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介绍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和Pubmed数据库(1990/2009),以"高分子材料,抗肿瘤药物,载体"或"polymer,anticancer drug,carrie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主题内容与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结果: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共纳入24篇文章。从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高分子材料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率的可调节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都为药物制剂的创新提供了便利和可能。药物载体材料的结构,提高载药效率,以及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物降解性能、降解产物对机体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抗肿瘤药物高分子载体的研究重点目前在于寻找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的载药材料。结论: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可以通过剂型改变,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从而使释放到体内的药物浓度比较稳定,还可以通过释放体系使药物送达体内特定部位,而对身体其他部位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中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化神经是运用组织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神经再生的生物学特性,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载体物质与有活性细胞(Schwann细胞等)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复合体,用于桥接神经断端,达到引导和促进神经再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酵母细胞分泌型载体pPIC9k表达人可溶性补体受体(sCR1),研究重组人sCR1融合蛋白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获得人sCR1全长cDNA,然后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细胞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gk中,构建含人sCR1的重组质粒(pPIC9ksCR1),经测序鉴定正确,电转化入毕赤酵母细胞SMD1168中,将经G418抗性筛选出的重组sCR1酵母细胞株进行PCR鉴定,经甲醇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通过Ni2 -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获得毕赤酵母细胞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sCRI,经G418筛选及PCR鉴定得到高拷贝整合的重组酵母细胞株,经甲醇诱导含pPIC9k-sCR1的酵母SMD1168细胞表达出重组sCR1融合蛋白.此蛋白在SDS-PAGE上表现为Mr,约31 1300的蛋白区带,在Western blot分析中可被sCR1的CD35单克隆抗体(mAb)识别.经Ni2 -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较纯的sCR1融合蛋白及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人sCR1融合蛋白在酵母细胞表达系统中的高水平表达,并且有与人体天然蛋白相同的抗原性及其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形态发生蛋白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需要有合适的载体 ,目前已经有多种材料用作 BMP的载体 ,包括生物陶瓷、骨水泥、高分子多聚体、胶原、纤维蛋白凝块、异体骨、异种骨等。这些材料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各不相同 ,因而与 BMP复合后也各具特色。本文介绍了不同载体与 BMP复合成人体骨的各自性能特点 ,并回顾了各种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亲合传感技术测定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方法 :多粘菌素B与一定浓度的内毒素混合后 ,分别用生物亲合传感技术和鲎试验法 ,测定多粘菌素B中和内毒素的比值 ,同时用生物学方法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 :多粘菌素B中和内毒素的比值 ,生物传感器技术为 0 .3 5ug∶1ng、动态浊度法为 0 .5mg∶1、基质显色法为 1mg∶1 ,生物学测定结果与生物亲合传感技术测定结果相同。结论 :运用生物亲合传感技术测定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的结果更为准确、方便、快速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的研究@吕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小鼠跨膜型PD-L1与红色荧光蛋白(R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及其效应初步研究.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载体, 脂质体转染NIT细胞株, 以流式细胞术(FCM)和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以FCM测定脾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融合基因在转染的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并呈膜分布, 转染PD-L1/pDsRed2-N1的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表明PD-L1/pDsRed2-N1融合蛋白中分子标签未影响PD-L1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结论:PD-L1与DsRed2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成功, 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需要有合适的载体,目前已经有多种材料用作BMP的载体,包括生物陶瓷,骨水泥,高分子多聚体,胶原,纤维蛋白凝块,异体骨,异种骨等,这些材料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各不相同,因而与BMP复合后也各具特色,本介绍了不同载体与BMP复合成人体骨的各自性能特点,并回顾了各种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单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7(rhscIL-27)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rhscIL-27基因片段从pcDNA3.1载体克隆到腺病毒载体pAdTrack-CMV,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构建AdIL-27腺病毒载体并转染293细胞包装、扩增腺病毒颗粒。将重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荧光显微镜、RT-PCR及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蛋白表达情况,IFN-γ诱生实验检测rhscIL-27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AdIL-27腺病毒载体,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后感染HepG2细胞观察到有GFP表达,RT-PCR及ELISA检测到细胞有rhscIL-27表达,IFN-γ诱生实验证实表达的rhscIL-27具有诱导产生IFN-γ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重组人单链IL-27(rhscIL-27),并具有诱导产生IFN-γ的生物学活性,为研究IL-2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肝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AITRL胞外区基因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重组人活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胞外区蛋白(sAITRL),分析AITR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全长质粒AITRL-pMD18-T中扩增sAITRL cDNA,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将重组质粒转化至 E. coli M15,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蛋白用Ni2 -IMAC柱纯化、复性并Western blot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sAITRL重组蛋白的结合活性,增殖试验分析sAITRL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sAITRL-pQE30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15 KD的重组蛋白;sAITRL能与活化淋巴细胞上的天然受体AITR结合,低浓度的sAITRL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高浓度下则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AITRL重组蛋白,AITR-AITRL相互作用在调节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人淋巴细胞中克隆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表达、纯化,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为深入研究和利用hTNF-α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淋巴细胞中克隆hTNF-α基因,并分别插入到pGEX-6P-1的GST标签和pHisSUMOexpression 的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标签下游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hTNF,和pHisSUMO-hTNF-a.将两种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比较两种载体hTNF-α表达量及可溶性的差异.选择表达效果较好的重组载体对hTNF-α进行诱导表达,经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成熟hTNF-α蛋白.以1929细胞为靶细胞,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克隆得到hTNF-α编码基因,利用pGEX-6P-1载体表达的GST-hTNF-α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低温诱导后可溶性提高了约50%,但表达量有所降低.而利用pHisSUMO-expression表达的SUMO-hTNF-α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以上,且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本实验中选择SUMO系统表达hTNF-α,纯化后成熟蛋白纯化产物纯度达98%以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成熟hTNF-α对1929的细胞毒活性为5.01×108U/mg.结论:与GST标签相比,SUMO利于hTNF-α的可溶性表达.经过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HBV中和抗体MA18/7轻链可变区基因 (VL)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融合蛋白 ,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EGFP基因克隆到载体pTO T7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MA18/7的VL基因按照读码框插入到无终止密码子TAA的EGFP基因的 5′末端 ,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通过ELISA和相对荧光强度测定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活性。结果 :构建了EGFP MA18/7 VL 表达载体。SDS PAGE表明 ,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荧光测定显示 ,融合蛋白保持了GFP的荧光性质。ELISA的结果表明 ,融合蛋白与重链可变区 (VH)片段结合成的Fv ,能特异性地识别HBVpre S1抗原。结论 :成功地获得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 ,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卡介苗HSP70(BCG HSP70)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BCG HSP70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分析.再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正确的阳性克隆子后,用IPTG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并通过脾增生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扩增的BCG HSP70基因经序列测定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70 000处有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纯化产物在Mr约70 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蛋白纯度约96.5%.脾细胞增生试验显示,该蛋白能够明显刺激鼠脾细胞增殖.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BCG HSP70,为进一步研究BCG HSP70及BCG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原核表达小鼠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胞外段(exPD-L1)蛋白基因并在体外初步验证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小鼠脾脏细胞总RNA,反转录PCR克隆exPD-L1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pGEX-4T-1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exPD-L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到E.coli BL21(D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复性和纯化。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证明其正确后,采用GST pull-down检测融合蛋白和PD-1的相互作用,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exPD-L1,并在宿主菌中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55 000的重组蛋白,包涵体成功复性和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法证明其正确表达,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蛋白的GST pull-down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克隆和表达小鼠exPD-L1蛋白,并证明其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4.
小鼠IL-33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白细胞介素-33(mIL-33).方法: 用PCR技术扩增小鼠IL-33成熟蛋白的编码区, 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4连接, 构建pET-44-mIL-33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IPTG诱导表达, 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 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 MTT法测定纯化IL-33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44-mIL-33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可溶性mIL-33, SDS-PAGE分析纯化产物纯度为95%, 表达产量为95 mg/L.细胞增殖实验表明IL-33有抑制P815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 获得了有活性的重组IL-33蛋白纯品, 为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hIL-17F/His重组蛋白并初步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RT-PCR法克隆得到hIL-17F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hIL-17F基因片段装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hIL-17F/PQE3.0。将该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M15,经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产生hIL-17F/His重组蛋白,并用Western blot实验确认。结果:原核表达的hIL-17F/His重组蛋白变性、复性后,经过HiTrapTM亲和层析得到纯品蛋白。体外活性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上调人巨噬细胞TNF-α、IL-6等分子表达的作用,并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结论: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L-17F/His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分子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背景:氧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水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对受损组织起保护支撑作用,也可作为药物载体实现局部缓释作用.目的:制备缓释抗菌微球复合型组织工程材料水凝胶,研究其理化性能、生物学性能、骨诱导性能和抗菌性能.方法: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和透明质酸钠为材料,通...  相似文献   

17.
2.诊断用高分子乳胶 (1)诊断用高分子胶胶的合成及乳乳诊断试剂 2.1 诊断胶乳合成 采用合成高分子胶乳微球作为载体,制备成胶乳诊断试剂,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具有简便、快速、灵敏、价廉及操作容易等优点,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能否提高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和远期疗效。方法 :把组织工程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 ,体外将具有促进MSCs增殖分化、抑制多种炎性介质活性及免疫排斥反应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TGF β1基因转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首选种子细胞MSCs,并与涂覆多聚赖氨酸的聚DL乳酸可降解多孔仿生基质材料复合移植 ,修复同种异体兔关节软骨缺损。以单纯空载体转染MSCs为对照 ,通过组织学、电镜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 :转基因细胞 /仿生基质材料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证实TGF β1基因修饰的MSCs增殖分化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体内实验组织学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关节面平整 ,软骨下骨完全再生 ,与宿主骨软骨结合紧密 ,未见免疫排斥反应 ;对照组则新生软骨质量欠佳 ,与宿主骨整合欠佳 ,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排斥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基因细胞可继续表达TGF β1至少 4周以上。结论 :利用分子组织工程学 ,使TGF β1持续高效发挥作用 ,使提高关节软骨缺损、特别是创伤和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和远期疗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pcDNA3.1-mOX40-Ig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进行稳定表达,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mOX40-Ig融合蛋白.方法:RT-PCR法扩增获得hIgG1Fc段基因,构建pcDNA3.1-hIgG1Fc重组质粒并经测序证实.从本室保存的pIRES2-EGFP-mOX40重组质粒中PCR扩增mOX40胞外段,将其插入pcDNA3.1-hIgG1Fc重组质粒中构建pcDNA3.1-mOX40-Ig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用RT-PCR与ELISA法检测其表达,蛋白A亲和纯化后,SDS-PAGE进行鉴定.3H-TdR掺入法研究OX40信号对B细胞的体外促增殖作用.结果:测序证实hIgG1Fc段、mOX40胞外段及mOX40-Ig基因序列正确,RT-PCR与ELISA证实mOX40-Ig的表达,SDS-PAGE证实其为mOX40-Ig融合蛋白,3H-TdR掺入法显示mOX40-Ig在体外能有效地促进B细胞增殖.结论:成功地构建pcDNA3.1-mOX40-Ig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mOX40-Ig融合蛋白的稳定表达,为进一步开展OX40相关领域的横向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IL-18结合蛋白A在CHO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克隆人IL-18结合蛋白A(hIL-18BPa)的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自人白血病血细胞株Jurkat中获得hIL-18BPa的cDNA。将其克隆至T-vector中,经测序确证后,将该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以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CHO细胞,用G418筛选抗性克隆,ELISA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的IL-18BPa的cDNA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cDNA序列一致。将hIL-18BPa插入载体pcDNA3.1后,成功地构建稳定表达的载体。转染CHO细胞2后,获得可稳定表达hIL-18BPa的基因工程细胞株。经纯化后,证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地克隆hIL-18BPa基因,并实现了在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为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