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思琦 《吉林中医药》2012,32(5):482-483
目的:观察消疕汤治疗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血热风燥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生地黄、牡丹皮、白芍、白鲜皮、玄参、白花蛇舌草、丹参、蚤休等),对照组30例口服消银胶囊.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8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可明显改善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治疗血虚风燥型白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白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内服“消银颗粒”,对照组内服迪银片。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并观察给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61.67%,有效率92.67%;对照组基本痊愈率40.44%,有效率7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消疕汤配合封包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PASI评分、体温、皮损总面积、焦虑情绪、皮损及瘙痒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疕汤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指标观察。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病患血清中的TNF-α、s ICAM-l及MCP-1水平均有所下降,而采用中医治疗的治疗组TNF-α、s ICAM-l及MCP-1水平明显比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消疕汤治疗银屑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损害状况,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病理机制和致病机制极有可能与TNF-α、s ICAM-l及MCP-1血清指标相关。且消疕汤治疗银屑病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润肤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2组均外用玉泽屏障修护身体乳.观察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瘙痒缓解程度、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疕合剂治疗血热风燥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服用消疕合剂,50 m L/次,2次/d;对照组服用消银颗粒,3.5 g/次,3次/d。2组均于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后前外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8水平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合剂治疗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TNF-α和IL-8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牛皮癣洗剂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门诊患者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外用牛皮癣洗剂,对照组外用卡泊三醇软膏(达力士),在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2、4、6周,对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76.09%,对照组:75.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皮癣洗剂与卡泊三醇软膏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牛皮癣洗剂无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0.00%,对照组复发率12.5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评价消屑灵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法,对照药为1%迪维霜。在治疗开始,治疗15天、治疗30天,记录患者红斑、鳞屑、最大皮损面积、瘙痒指标以评价其疗效,并监测不良事件。结果共观察病例192例,有效病例174例,治疗组89例,对照组85例,30天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2.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消屑灵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者,且按照1:1: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内服组和紫外线组(每组36例)。紫外线组采用UV 100 L紫外线治疗仪进行全身照射,中药内服组采用中药汤剂内服,联合组采取紫外线照射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治疗4个疗程(8周)判定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高于中药内服组和紫外线组,而半年后复发率低于中药内服组和紫外线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ASI评分和瘙痒量化评分优于中药内服组、紫外线组。[结论]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自拟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76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2012年5月—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6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白三烯水平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32%,显著低于实验组(94.74%),P0.05;治疗后,两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白三烯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38例患者的复发率为50.00%,显著高于实验组(15.79%),P0.05。结论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自拟消风散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白三烯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虚风燥汤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曲安奈德益康唑,2次/d,均匀涂抹于皮损处;西替利嗪,10mg/次,1次/d。治疗组45例血虚风燥汤(当归12g,刺蒺藜、白芍各15g,牡丹皮10g,何首乌、蛇床子各15g,全蝎3g,生地黄20g,白鲜皮15g,甘草6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200m L/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损面积、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18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虚风燥汤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消疕汤治疗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42岁,平均年龄23.3岁;病程最短者6周,最长者3年。临床症状:银屑病分为点片状和斑块状两类:①点片状14例(66.7%),皮损从白色点片状的色素沉着开始,逐渐扩大至1cm2大小,散在性分布于躯体四肢,皮损面平,基底  相似文献   

16.
正荨麻疹(urticaria)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突然出现不规则风团,同时伴有瘙痒、恶心、头痛、腹泻,严重者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其临床特点是消退快且不留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润肤汤,对照组40例口服依巴斯汀片,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优于对照组依巴斯汀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风穴”为主埋线联合当归饮子口服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疗效,探讨其对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8例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加信封法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46例。联合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口服治疗,中药组单用当归饮子口服治疗,西药组单用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积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临床治疗有效率及3个月后复发率;采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IL-4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水平。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U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中药组及西药组(F=5.2541,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3.48%(43/46)]高于中药组[80.43%(37/46)]及西药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联合组随访复发率[6.52%(3/46)]低于中药组[19.57%(9/46)]及西药组[39.13%(18/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均降低(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FN-γ 水平均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4水平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治疗后CD3+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三风穴”为主埋线联合当归饮子可有效缓解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与调节免疫相关因子,升高CD4+/CD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用当归饮子+维生素E软膏;对照组用开瑞坦+维生素E软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29%,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拟消疕汤(黄精、土茯苓、地肤子、紫草、蝉退、乌梢蛇等)治疗银屑病26例,结果治愈13例,基本治愈7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认为本病既有血虚风燥,又兼湿毒蕴积,治疗宜养阴凉血润燥,祛风除湿解毒并举,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