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绪合  王国干 《心脏杂志》2013,25(4):473-475
脐带血是妊娠时期连接母体和胎儿之间的通路,可提供胎儿重要的营养及氧气,被认为生命的连接线。除此之外,近年来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作用引起关注,不仅对各种血液系统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由于脐带血干细胞分化的潜能,在治疗各种病理性病变如神经系统病变和心血管病变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概念、细胞类型、临床试验及选择脐带血干细胞作为移植来源的优势和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脐带血移植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一份脐血是否足够成人移植,血缘无关供者的脐血和HLA不完全相同的脐血移植能否成功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问题,根据国外文献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17岁,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5个半月”于2019年8月30日入院。患者自诉2019年3月15日发现皮肤瘀点、瘀斑,外院血常规:WBC计数正常,血红蛋白(Hb)83 g/L,PLT计数31×109/L;行骨髓涂片、骨髓活检等(具体结果不详)检查后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多系血细胞发育异常,口服达那唑(每次0.2 g、每日3次)治疗5个月余效果不佳,间断输注PLT,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移植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1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介入下经皮经肝穿刺至门静脉注入脐带血于细胞治疗.治疗后第2、4和8周检测血清ALT、AST、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3d治疗组患者(100%)乏力、纳差症状改善,而对照组只有2例(6.4%)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6.4 ±7.8)g/L和(26.4±8.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分别为(57.2±11.8)%和(46.8±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TBil在两组间变化不明显.随访两组甲胎蛋白(AF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经门静脉移植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胎盘提取物、脐带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出生婴儿附属品的胎盘和脐带血(脐血)在婴儿出生后大多会被丢弃.其实这是胎儿降世时带来的厚礼.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脐血和胎盘来源的细胞和蛋白成分成功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胎盘和脐血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移植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门静脉治疗组30例和肝动脉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或经股动脉穿刺至肝固有动脉,注入相同数量的脐带血干细胞。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ALT、AS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白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全部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改善,且两组间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移植治疗后8周,门脉组和肝动脉组血清白蛋白分别升高至36.4±7.8g/L和37.1±9.1g/L,PTA分别上升至57.2±11.8%和55.6±12.5%,而ALT、AST、TBIL、AFP在门脉组分别为46.2±14.6IU/L、53.6±15.4IU/L、30.1±12.0μmol/L、13.2±2.8μg/L,在肝动脉组分别为48.2±10.8IU/L、50.2±13.8IU/L、32.1±10.2μmol/L、16.0±3.0μg/L,两组间观察指标在基线水平、变化值和观察终点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移植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可行,两种移植治疗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近20多年来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使恶性血液病根治率提高到50%以上,使某些恶性肿瘤疗效大为提高,现介绍我们近年来所进行的151例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经验,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87...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恶性血液病11例,并随机选择病种、年龄及性别相似的13例应用常规化疗的恶性血液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造血重建,白细胞降至0的中位时间为6(3~10)天,持续5(1~14)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18(13~24)天.在不输血小板情况下,维持血小板计数>20×109/L中位时间为23(17~42)天.中位持续完全缓解时间(CCR)667.7(83~1885)天.3年无病生存率46%,而对照组3年无病生存率仅为18%,P=0.035.提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长期生存的情况。方法: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12例,其中同胞HLA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7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5例。结果:11/12例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同胞PBSCT或BMT慢,1例UCBT移植后46d造血功能未重建,回输自体骨髓后恢复自体造血。11例Allo—HSCT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开始于移植后30d,死亡2例,均为移植后复发病例。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过程及目前概况,并着重指出了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趋势、优缺点、适应证及存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血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和脐血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 g/L 上升至(34.6±7.1)g/L和由(34.6±7.1) g/L上升至(37.8±8.3) 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和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在骨髓组分别为(45.6±12.3) IU/L、(28.1±13.5)μmol/L和(11.3±4.1)μg/L,在脐血组分别为(47.2±11.8) IU/L、(30.7±14.8)μmol/L和(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的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的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SCT)是指应用大剂量的化疗或(和)重组人造血强胞刺激因子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中,然后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浓集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含造血干/祖细胞)并冷冻保存,待大剂量化/放疗尽可能杀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再回输给患者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力达治愈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目的[1]。我科对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选用ABSCT疗法,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4月~2006年6月10例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19~57岁,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4例,霍奇金淋巴瘤(HD)1例,急性髓细胞…  相似文献   

13.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十年以来,脐血细胞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脐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脐血造血干细胞成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良好替代品,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技术稳定并且成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保证,近年来,用脐血细胞作为基因转移的靶细胞,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把目的基因导入其中,可以研究目的的基因在体外培养的脐血细胞中的表达特性,或者将带有目的的基因的脐血细胞直接输入患者体内,治疗遗传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并发症以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非血缘关系HLA配型相合的外周血造血于细胞对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CsA联合MMF、MTX并加用ATG;PG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症。结果:Ⅰ~Ⅳ度aGVHD发生率为37.50%,cGVHD的发生率为41.66%。24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2.5%;随访时间为2~38个月,16例生存,8例死亡。结论:URD-HSCT能提供更快的造血功能恢复,GVHD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而移植相关死亡率并无明显增加,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相当部分患者可通过移植获治愈,但移植后疾病复发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治移植后复发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因子及基因水平等四个方面,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也没有金标准。该文对有关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治疗性血管生成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包括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  相似文献   

17.
治疗性血管生成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包括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1]。  相似文献   

18.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3月,其中2例采用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9例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为11.3 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为16.3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严重GVHD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1(2~24)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减低剂量的氟达拉宾、白消安和环磷酰胺(FBC)方案预处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影响。方法: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进行减低剂量的FBC预处理。采用磷酸氟达拉宾(Flud)30mg/m2·d-1静脉滴注5d。白消安(Bu)0.6mg/kg、4次/d,共3d。环磷酰胺(CTX)30mg/kg·d-1静脉滴注,共2d,随后施行HLA配型的同胞或父亲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及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全部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1.4±4.6)d。中性粒细胞升至0.5×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1.9±6.7)d;血小板升至20×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2.2±3.5)d。供者细胞完全植入15例,混合嵌合性植入4例,1例出现宿主排斥移植物(HVG)反应,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2次后,达到完全供者嵌合。11例出现急性GVHD(57.89%),7例出现慢性GVHD(36.83%),2例HLA配型不完全相合者死于急性GVHD。结论:减毒的FBC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髓移植 (ABMT)因不受供体来源的限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因其缺少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即抗微小残留病 (MRD)的作用以及回输的自体骨髓中存在较多污染白血病细胞 ,因此 ,复发仍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有单用自体骨髓活化治疗白血病的报告[1] 。我院对 9例高危恶性血液病采用外周血干细胞 (PBSC) ,同时加用少量活化骨髓自体移植以净化MRD ,并回顾性与本院 2 4例经ABM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病例 :观察组 9例患者均系我科 1996年 7月至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