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2000年四川省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 (NeonatalTetanus ,NNT )是由于出生时脐带的剪切或包扎不当 ,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一种病死率很高 ,危害严重的疾病。由于NNT发病早 (出生后 2~ 2 8天 ) ,病情重 ,预后差 ,又多发生在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 ,病例就诊率低 ,医务人员不易发现 ,故有“无声杀手”之称。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估计 ,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 75万新生儿被NNT夺去生命 ,NNT是计划免疫针对的 6种疾病中危害性居第二位的疾病[1] 。中国政府已将在本世纪消除NNT的目标列入《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向国际…  相似文献   

2.
由于产前保健和破伤风免疫的不力,新生儿破伤风(NNT)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仍约有500000人死于NNT。在努力改善破伤风类毒素(TT)供应的同时,对未受TT保护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预防NNT需要新的策略。为确定抗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破伤风 (NNT)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消除NNT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卫生部于1995年下发了《全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 ,提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普及消毒接生、在高危地区开展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 (TT)接种以及加强NNT监测等策略。为掌握成都市育龄期妇女人群破伤风免疫状况 ,给今后开展育龄期妇女TT常规接种和制定消除NN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进行了育龄期妇女和新生儿的破伤风抗体水平研究。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在大邑、崇州、温江、彭州 4县 (市 )随机抽取婚前体检的育龄期妇女及…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新生儿脐带侵入后产生的外毒素与神经组织结合而导致牙关紧闭、全身强直性痉挛的一种严重急性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用不洁的器械切割脐带或用受污染的敷料处理脐带造成脐带残端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病死率高。为了解陆川县新生儿发病情况,我们对该县1999~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陆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室历年疫情统计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表1 1999~2005年陆川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年度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病…  相似文献   

5.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新生儿破伤风(NNT)是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的死亡率高的疾病。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土壤中常见的菌群之一,从土壤标本中20%~47%可分离到破伤风芽孢杆菌,人与动物粪便中也含该菌,马粪中破伤风芽孢杆菌检出率为8%~30%。在黑土地带,潮湿的气...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新生儿破伤风防治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tetanus,NT)是在新生儿出生时使用不洁的器械切断脐带或出生后对脐带进行不洁的卫生处理造成脐带残端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几乎为100%。在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它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麻疹。...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 2 0 0 0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NNT)的目标 ,为今后制订消除策略提供依据 ,提出适合粤西贫困山区的有效预防措施 ,本文对德庆县 1 988~ 1 998年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1 资料来源病例资料来源于 1 988~ 1 998年全县各级医院、卫生院的法定传染病常规报表 ,部分住院病历及个案调查表。根据接生时脐带处理不当病史 ,在出生后 3~ 1 4天发病 ,出现典型症状等作出诊断。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2 结果2 1 流行概况1 988~ 1 998年全县共报告NNT病例 2 1 6例 ,年均发病率 3 5 7‰ ,年均病死率 35 6 5 %。…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1996~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破伤风 (NNT)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 ,为掌握该病的流行规律及发病因素 ,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 ,现对江西省 1996~ 1999年NNT疫情进行分析。1.流行强度 :1996~ 1999年共报告 6 5 6例 ,死亡 10 2人 ,发病率 0 .2 4‰ ,死亡率 0 .0 4‰ ,病死率 15 .5 5 %。 1996~ 1999年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表 1)。表 1 江西省 1996~ 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分析年份 发病例数 死亡例数 发病率(‰ ) 死亡率(‰ ) 病死率(% ) 发病率 >1‰的县1996117180 .160 .0 2 15 .3 819971842 0 0 .2 80 .0 3 10 .87…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1990~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1990~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报告的分析表明,1990~1997年本市户籍NNT的发病率为0.04/1000活产儿(‰).1997年加上外省户籍病例,NNT发病率≤0.1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发病率为1%的消除水平.本市NNT疫情受外省来京人员的影响较大,1997年外省户籍病例占全年发病的8462%。加强NNT疫情监测有重大意义,1997年开始将外省户籍病例纳人管理,NNT升为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处理,更实际地反映了北京市NNT的疫情特点。外省户籍病例均为在家分娩,旧法接生,且放弃治疗的较多,因此加强外省来京育龄期妇女的卫生保健,对高危人群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本市消除NNT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破伤风 (以下简称NNT)是一种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 1 995年我国将NNT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 ,纳入常规疫情报告。本文分析了 1 996年至2 0 0 0年廉江市NNT发病水平以及影响因素 ,以探讨消除NNT的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全市疫情监测系统 ,以及妇幼保健机构每年对NNT病例开展的个案调查及漏报调查资料。1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取“捕捉—标记—再捕捉”的方法即 :Capture mark recapture,简称CMR方法。根据CMR方法设计要求 ,1 996年由省、地、…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隆德县新生儿破伤风 (NNT)的实际发病情况 ,为育龄期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 (TT)常规免疫接种、NNT监测与消除NNT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全县 1995~ 1999年所有出生后 2~ 2 8天不明原因发病或死亡的新生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共筛查出NNT疑似病例 18例 ,经调查核实确诊 13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 11/ 10 0 0活产儿 (‰ ,下同 ) ,死亡 10例 ,病死率 76 92 %。其中 ,1995年 5例 ,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患儿母亲TT接种情况 :13例患儿母亲中 ,接种 3针 (TT3)仅占 7 6 9% ,接种 1针 (TT1)…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1999~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浙江省新生儿破伤风 (NNT)监测系统根据卫生部要求于 1999年 1月建立。为了进一步加强NNT监测工作 ,巩固消除NNT成果 ,现将浙江省 1999~ 2 0 0 1年NNT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如下。资料来源浙江省NNT监测系统 1999~ 2 0 0 1年各市 (地 )、县(市、区 )报告的主动监测报表、疑似病例报表和个案调查表 ;人口资料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局。结 果1 发病率  1999~ 2 0 0 1年浙江省NNT监测系统共报告NNT疑似病例 32 2例 ,经个案调查排除 3例 ,3年报告的NNT病例数分别为 96例、 10 7例和 116例 ,发病率为 0 19‰、0 17‰和…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旧方法接生使用污染到破伤风杆菌的剪刀(或其他用具)断脐,或用旧布、旧棉纱包扎脐带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 NT)是在新生儿出生时使用不洁的器械切断脐带或出生后对脐带进行不洁处理造成脐带残端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几乎为100%.我们对1998~2002年我院收治的59例新生儿破伤风急救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破伤风(NT)是在新生儿出生时使用不洁的器械切断脐带或出生后对脐带进行不洁的卫生处理造成脐带残端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病死率高,1996年开始,国家卫生部将NT由丙类上升为乙类.现将慈溪市自1997年至2003年报告的病例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破类免疫——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概况 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和发病机理已经阐明,世界卫生组织(WHO)自本世纪60年代就倡导为孕妇实施破伤风类毒素(以下简称“破类”)免疫,以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破伤风。 据1985年WHO全球扩大免疫规划顾问小组估算,全部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每年大约出生8000万儿童,但有8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约占每年出生儿童的1%。新生儿破伤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作为优先控制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于推行新法接生和科学接生以及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它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实践中我们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新生儿破伤风,降低了死亡率。一、资料本院自1988~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3例(男38,女5),年龄为5~21天。旧法接生37例(86%),乡村医生接生(新法接生)6例(14%)。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多以张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是破伤风的一种类型,约占破伤风病例的80%左右,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非住院分娩是NT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浙江省浦江县2004年以前新生儿NT疫情平稳,累计报告NT患儿7例,新生儿年均发病率均低于1‰,但2005年以后,NT发病率迅速上升,现将2005-2008年浦江县NT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解放后,在预防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普遍开展新法接生,新生儿破伤风已明显减少。但在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可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位。因此,新生儿破伤风仍是危害农村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破伤风治疗的近况和进展综述如下,供临床参考。新生儿破伤风是一严重疾病,很多病儿由于严重痉挛导致窒息,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因此在治疗上除尽早用抗  相似文献   

20.
熊瑛 《医疗保健器具》2012,(9):1561-1562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破伤风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及其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要点。结果痉挛护理,脐带护理和口腔呼吸道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要点。结论做好新生儿破伤风要点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