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癌侧支循环的DS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肝癌侧支循环的DSA表现。方法:对35例肝癌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造影。其中5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30例以碘油抗癌乳剂有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1)肝内侧支15例,其中叶内侧支10例,叶间侧支5例。(2)肝外侧支24例,其中膈下动脉7例,肠系膜上动脉4例,胰十二指肠动脉弓3例,胃左动脉3例,肝固有动脉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胃网膜右动脉及右肾动脉各1例。结论:(1)侧支循环形成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膈动脉供血对肝癌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高度选择性插管到给肿瘤供血的膈动脉进行DSA造影, 并行栓塞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本研究45例病例中有膈动脉供血者10例, 经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后, 肿瘤供血消失, 病变均明显缩小。6个月生存率100%, 1年生存率86.6%。结论 膈动脉是肝癌常见的供血侧支动脉, 及时发现并栓塞该动脉对防止肿块迅速增长, 转移及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情况,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共见57条肝外动脉,其中膈下动脉16条,肠系膜上动脉13条,右肾上腺动脉及右肾动脉10条,胃左动脉7条,胃十二指肠动脉5条,胃网膜动脉2条,...  相似文献   

5.
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能否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的疗效,是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减轻 毒性反应的作用。方法:7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肝动脉灌 注栓塞化疗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40~50ml静脉滴注10~15天,对照组单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两组所用的化疗药均为 DDP、5 Fu和HCPT。结果:治疗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对照组有5例未完成。近期疗效: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2.9%、 39.4%(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有明显提高,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副作用:治疗组骨 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热、皮肤瘙痒和皮疹的发生率略高于 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有效率,改 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毒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半年于1998年7月16日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KPS80分,心肺正常,肝脏于右肋下可及,剑突下约8.0cm,质地硬,边缘清,有触痛,表面无结节感,脾脏不大。CT示左肝叶巨块型肝癌。AFP>400n...  相似文献   

7.
吕江  陈茂恩  李冲 《癌症进展》2016,14(7):703-70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生情况及其对介入栓塞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3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外侧支血供的发生率、发生部位、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及肝外侧支供血动脉的发现时机等。结果350例患者中发生肝外侧支血供73例,占20.86%,其中肝外侧支动脉85条,主要以右膈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为主,分别占41.18%和18.82%。经1次介入治疗,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现率为6.86%,经多次介入治疗其发现率为14.00%,随着介入治疗次数的增多,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现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外侧支血供动脉中插管成功率为90.59%(77/85),手术结束1周后,甲胎蛋白(AFP)值下降者占87.67%(64/73)。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动脉发生率较高,且分布复杂,对肝外侧支血供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利于提高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tocellular carcinoma PH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王赫  杨光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1648-1649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配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3例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采用得力生注射液配合介入化疗。对照组单用介入化疗,化疗方案相同。得力生注射液给药方案:介入前3天开始得力生注射液50ml/d静脉注射连用3天,然后用EADM60mg、5-Fu1.0,并行MMC20mg、碘化油及明胶碎屑栓塞,同时术后每天静点得力生注射液1次,50ml/次,4周1疗程,28天后重复前方案,共用2疗程。结果:治疗组肿瘤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显著。治疗组血常规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对照组2例WBC低于3.0×109/L时使用升白药物。结论:得力生注射液与化疗药物同时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疗效,增强免疫力,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CEUS),对56例经过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5个病灶治疗前后进行诊断,并与常规彩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比较常规彩超和CEUS对肝癌的诊断,发现CEUS对原发性肝癌和<10 mm肝癌病灶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彩超,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肝癌介入的诊断情况与增强CT的诊断结果比较,有一致性,Kappa>0.72,P<0.05,而与常规彩超检查结果不一致,Kappa>0.45,P<0.05。结论 CEUS是一种判定肝癌介入治疗疗效并及时指导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62例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注射碘油抗癌药混悬剂栓塞化疗(LP-TAE)后随访4~5年,生存3年以上52例,其中27例生存4年以上,8例生存5年以上,3、4、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1.04%,11.64%和4.03%(寿命表法)。与同期生存3年以内的210例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病程分期、肝功能、肿瘤大小与生长方式、肿瘤供血丰富程度、是否伴有门脉癌柱与A-V分流、是否加用明胶海绵栓塞、Lp-TAE后碘油沉积范围、治疗后肿瘤缩小程度、AFP是否降为正常、是否伴发肝内外转移是影响肝癌Lp-TAE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岩舒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需实施肝动脉插管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名,随机分成治疗组42名,对照组40名。治疗组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全程给予岩舒静脉滴注,对照组仅实施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24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区疼痛、腹胀、乏力、发热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较大缓解(P<0.05)。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对肝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静脉注射岩舒,可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超声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HCC)在经皮肤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剂Levovist经肘静脉注入的方法,检查12例HCC患者在TAE治疗前后血供的变化情况。要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半定量测量方法,判定栓塞前后肿瘤血供的丰富程度,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血管造影与DSA在探查肝癌TAE治疗前后肿瘤血供方面无差异(P〉  相似文献   

14.
Pulsed 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analyze hepatic artery wave forms near the porta hepatis. The Resistive Index (RI) = [pcak systolic frequency shift (A) - minimum diastolic frequency shift (B)] / [peak systolic frequency shift (A)] has been calculated from this information. Two populations have been compared; 30 fit hospital staff members, 23 male, 7 female, age mean 37 years and range 19 to 73 years, and 33 cirrhotic potential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16 male, 17 female, age mean 48 years and range 11 to 78 years. The RI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in 94% of the potential transplant patien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 of the controls (mean = 0.72, SE = 0.2, n = 27) and the cirrhotics (mean = 0.82, SE = 0.2, n = 31), P<0.0001. Using a cut off of greater than 0.77 this index has a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overall accuracy of 68%, 70% and 6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技术,化疗及栓塞联合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法,在引导导丝的导向下,导管超选择至2~3级肝动脉内,超选困难者,采用SP超微同轴导管,直到最接近肿瘤的主供血动脉;灌注平阳霉素8~16 mg,缓慢推注鱼肝油酸钠与超液状碘油混合硬化栓塞剂.结果 本组对11例巨大型肝血管瘤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率100%,治疗后肿瘤内皮细胞变性、萎缩、退化,微血管损害破坏,纤维化,复查B超及CT肿瘤平均缩小5.15 cm×8.95 cm,术后随访16个月以上均健在,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操作简便,损伤性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ax基因对肝癌细胞促凋亡作用及转基因途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双腺病毒载体系统介导Bax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QGY7703,并将Bax基因通过鼠尾静脉、肝动脉进行转染,观察细胞凋亡及不同转染途径对靶器官的影响.结果:1)Bax基因转染导致人肝癌细胞凋亡.实验组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2)肝动脉插管组LacZ在靶肝细胞转染率高;非靶器官分布表达少,靶/非靶比值大(P<0.05);阻断血供有利于以较小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转染率;尾静脉组靶肝细胞转染率低,在非靶器官分布表达多.结论:应用肝动脉超选择技术,经肝动脉传输Bax基因治疗肝癌具有安全、低毒和靶向选择性,为Bax经肝动脉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肝转移瘤DSA表现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不同类型肝转移瘤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 10 6例大肠癌肝转移瘤DSA表现 ,介入治疗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价。结果  10 6例中 ,单结节和少结节转移灶 (病灶≤ 3个 ) 3 0例 ,占 2 8.3 % ;DSA造影表现以富血供为主 ,多发转移瘤 76例 ,占 71.7% ;DSA造影表现以乏血供为主单发富血供转移瘤行化疗栓塞 ,余经动脉药盒 (PCS)行规律化疗灌注 ,前者生存期较后者明显延长。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瘤以多发、乏血供的转移为主 ,介入治疗为肠癌肝转移瘤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CTA方法评估右膈下动脉(RIPA)的起源以及肝癌时其内径的变化,为介入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依据.方法 125例患者均进行MDCT动脉期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进行RIPA重组.结果 所有125例中,RIPA均得到显示.RIPA起源部位多变,起源于腹主动脉者51例(40.8%),腹腔干49例(39.2%),胃左动脉3例(2.4%),肝固有动脉2例(1.6%),右肾动脉20例(16.0%).此外,左右膈下动脉共干者35例.在肝癌患者中,RIPA增粗,血管内径明显高于正常肝脏者(P<0.05).结论 PIPA起源于多个动脉;就RIPA内径而言,肝癌患者血管内径明显高于正常人;CTA在评估肝外供血动脉方面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