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简要介绍一起液氨钢瓶爆炸事故,从事故钢瓶的使用情况、钢瓶制造及定期检验情况、钢瓶的充装情况、钢瓶的检测情况、钢瓶设计壁厚及强度校核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事故钢瓶使用环境温度进行模拟,得出了钢瓶爆炸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为气瓶安全管理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运用泄漏及火灾爆炸模型分析液氨钢瓶泄漏后果,定量地描述了液氨泄漏后达到爆炸极限的时间,爆炸总能量以及爆炸后的死亡区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与生产运行中预防爆炸发生的一些措施,并对制订相应应急预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纪东 《氯碱工业》2013,49(7):38-39,45
通过对一只发生爆炸泄漏的液氯钢瓶的常规检验和其充装及使用过程的全面调查,确认了该次事故造成的主要原因:氯气与气瓶内的丙烯腈发生了剧烈反应,产生的反应热使瓶内温度急剧升高而引发爆炸。提出对液氯钢瓶的细化管理,包括进一步完善客户信息和对用氯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现有的《液氯充装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本着"举一反三"的原则改进各装置工艺技术规程以及加强充装班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等。  相似文献   

4.
液氨是低压液化气体,通常用气瓶运输和贮存。气瓶是流动性压力容器,关于气瓶的安全技术,对于压力容器管理和化工生产操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气瓶的安全技术中,充装系数的确定,过量充装的危害与预防是主要内容。 液氨充装系数的确定 低压液化气钢瓶的充装是从理论上讲等于60℃时气体的液相密度和钢瓶容积的乘积(一般情况,正确使用时瓶内介质的温度经试验测定总是小于60℃)。但考虑到容积测量,衡器等误差,以及留有安全空间,所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液氨钢瓶发生爆炸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液氨在钢瓶或贮槽中的装填量过高,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出现外界温度偏高,是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某光电企业液氨钢瓶为例,通过定量计算,对液氨钢瓶泄漏进行估算事故的危害半径和人员伤亡情况,从而评价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液氨广泛应用于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在储存、使用和装卸过程中,储罐管道阀门发生破损、爆裂将导致氨气大量泄漏,若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容易导致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液氨的危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毒事故,液氨泄漏后迅速蒸发为氨气,未遇火源,高浓度氨气漂浮在空气中,人在短时间内吸入氨气会g1起急性中毒,随着氨气的扩散,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即液氨储罐破裂泄漏,遇到火源发生火灾爆炸。因此安全评价过程中对液氨储罐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液氨是化学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存在危险性的化学品.液氨取样钢瓶使用不当会发生爆炸,对人员造成伤害,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液氨取样装置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化工安全与环境》本期第3页刊登的《一起液氨钢瓶爆炸事故的分析》一文,作者对该起事故原因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但是,作者没有对2个食业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现根据近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液氨为可燃高毒物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农药的原料和冷库的制冷剂。目前,液氨是我国化学事故发生率最多的危险化学品之一。液氨的危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毒事故,若泄漏后的液氨迅速蒸发为氨气,未遇火源,高浓度氨气漂浮在空气中,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可引起急性中毒;二是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即储罐破裂泄漏,遇火源发生的火灾爆炸。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真空处理技术,将液氯钢瓶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瓶内氯气压力,并在密闭的真空处理房内进行处理,为安全处理泄漏液氯钢瓶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2.
对液氯钢瓶发生爆炸后泄氯事故的毒害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并对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预防爆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起爆炸泄漏的液氯钢瓶进行全面检验和充装使用过程的调查,确定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氯气与气瓶内的丙烯腈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反应热使充入瓶内的大约50kg液氯及其他物质温度急剧升高。由于温度升高,一方面使铜瓶耐压强度下降,另一方面液氯极速汽化,压力迅速超过铜瓶的承受压力,发生爆裂。提出对液氯铜瓶的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客户信息,对用氯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现有的《液氯充装操作规程》进行修订,本着“举一反三”的原则对各装置工艺技术规程进行改进;加强对充装班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4.
液氯(液氨)钢瓶的安全使用我厂生产次氯酸钠、饮用水消毒、医院污水处理等使用氯气,吐氏酸氨化、催化剂的配制、邻硝基氯苯氨化、冷冻站等使用氨气。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液氯钢瓶和液氨钢瓶在周转,给储运、存放和使用等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我们经常发现有的人...  相似文献   

15.
采用TNT当量法和模拟比法对液氨蒸汽云爆炸的严重度以及液氨泄漏毒害区进行计算,方法简单实用,可为液氨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对事故的预防预测、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判定冲击波的破坏伤害程度,亦可反推爆炸中心的爆炸能量。  相似文献   

16.
杨力  夏兰生 《大氮肥》2013,(3):210-213
针对液氨的理化性质,对液氨泄漏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和中毒后果进行定量模拟分析,为液氨的生产、储存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沈志华 《杭州化工》1996,26(3):38-38,41
液氨通常用钢瓶运输和贮存,钢瓶是流动性较大的压力容器,掌握其使用技术,对于压力容器管理和化工生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润庆 《应用化工》2005,34(9):582-583
对GB833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99版)中,就容积测定、水压试验压力、容积残余变形测定、水压试验合格的钢瓶使瓶内残留水流净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使有关技术工作者认识到检验与评定(99版)中新增检验内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3日16时20分左右,沈阳市某(集团)公司的东风化工厂空冷工段发生一起液氨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5人不同程度的灼伤,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济损失达47万余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达3l万余元。这次事故是惨重的,其社会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液氨与液氨泄漏的危害特性,指出液氨贮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有多种,但危害最严重的是液氨泄漏,引发的氨中毒或火灾、爆炸;详细分析了氨的毒性危害、火灾爆炸危险性、以及液氨贮存设施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利用挪威DNV公司SAFETI软件对液氨贮罐泄漏事故后果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液氨贮存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及生产安全管理,提出了防止液氨贮存设施发生泄漏的安全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