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措施残液对原油破乳剂YT-100和XL的脱水率以及其他指标具有较大的影响,残酸的存在使破乳剂对原油脱水发生困难,酸液的存在使其脱水更加困难;压裂液的存在同样使得破乳剂对原油的脱水发生困难,但是影响较小,压裂残液对其影响更小。措施残液对原油脱水率的影响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大而加剧,粘度越高,措施残液的影响越大。室内影响现象为脱出水颜色发黑、发黄,脱出水浑浊,有大量底渣存在,油水界面不齐,挂壁严重,启动速度降低,过渡带加长。归纳为措施残液对破乳剂YT-100和XL脱水率的影响主要是pH和颗粒杂质的影响,pH越低,颗粒含量越多,影响越大。针对酸化后原油pH值较低的特点,选择碳酸钠作碱化剂,对YT-100和XL进行了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破乳剂的脱水率明显提高,脱出水颜色清,油水过渡带清晰,保证措施返排液的pH值保持在6~8的范围内,从而确保现场破乳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类非聚醚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合成了一系列亲水、疏水基团比例不同的四元共聚物破乳剂。主要考察了合成的LG系列非聚醚破乳剂及其与工业聚醚破乳剂LP复配的破乳性能,以及破乳性能与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关系,并分析了温度对界面膜强度的影响,而且对产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在85℃,LG系列破乳剂中LG2的破乳效果相对较好,加量120mg/L时脱水率达80.36%,当LP与LG2按V(LP)∶V(LG2)=1∶1复配后破乳效果最好,脱水率达93.33%,高于LP单剂的脱水率90.91%,2种破乳剂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破乳剂和温度是影响界面膜强度的重要因素,破乳剂降低界面膜强度的能力越强,破乳效果越好。同种破乳剂相同破乳时间内,温度越高,界面膜强度越低,越有利于破乳。  相似文献   

3.
原油低温破乳剂FP330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军  汪丽 《化学工程师》2007,21(1):60-62
以大庆采油六厂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油水组成乳化油的粘温关系;对低温破乳剂FP330的破乳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0℃时,加入破乳剂的量占乳化油的体积比为80μg.g-1时,脱水效果较好。破乳剂有助于液滴并聚,破乳速率符合一级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次采油脱水困难,目前的大多数破乳剂遇到瓶颈,将有机硅改性破乳剂与其他4种聚醚破乳剂进行破乳性能考察,比较得出经过硅改性破乳剂用量为50 mg/L,破乳温度为65℃,破乳时间为30 min时的破乳效果都优于其他聚醚类破乳剂,经过硅改性的破乳剂在用量、破乳温度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点,适合对三次采油进行破乳。通过复配破乳剂189和硅改性破乳剂在加剂量分别为100 mg/L和50 mg/L时,破乳脱水后的三次采油油水界面齐整,脱出的水质清澈,达到生产中破乳脱水效果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次采油脱水困难,目前的大多数破乳剂遇到瓶颈,将有机硅改性破乳剂与其他4种聚醚破乳剂进行破乳性能考察,比较得出经过硅改性破乳剂用量为50 mg/L,破乳温度为65℃,破乳时间为30 min时的破乳效果都优于其他聚醚类破乳剂,经过硅改性的破乳剂在用量、破乳温度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点,适合对三次采油进行破乳。通过复配破乳剂189和硅改性破乳剂在加剂量分别为100 mg/L和50 mg/L时,破乳脱水后的三次采油油水界面齐整,脱出的水质清澈,达到生产中破乳脱水效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温卫东  朱晓明 《广州化工》2012,40(21):93-94
克拉玛依油田百重七稠油处理站原油乳状液中含有大量泥砂,泥沙体积含量0.6‰~1‰,给原油脱水造成困难。本文以百重七原油处理站所处理的综合原油为研究对象,研制出破乳脱水用的KXDS破乳剂;同时考察了影响原油破乳脱水的几个因素,确定出最佳破乳温度和破乳剂最佳加量。KXDS破乳剂应用于现场后,破乳剂用量由120 mg/kg降低到80 mg/kg,破乳脱水温度由85℃降低到65℃,脱后原油达到外输优质标准,污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处理站所处理老化油含水处理化学药剂、脱水困难等特点,选用KXDH破乳剂与亚硫酸钠相复配制得老化油破乳剂,对六东区原油和污水站老化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破乳脱水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老化油掺入比例小于10%时,脱水温度60℃,KXDH破乳剂中掺入亚硫酸钠10%,药剂总浓度为100mg/l时时,脱水脱水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8.
针对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27#集输站含水原油破乳脱水过程中存在的脱水速度慢、乳化层厚等问题,研制了由两种聚醚和添加剂复配成的SW-111破乳剂,在27#集输站,替代原用破乳剂,加药量降至200 mg/L,使净化原油含水降至0.2%,低于油含水最低标准(0.5%),与原用破乳剂相比,SWT-111破乳剂具有脱水速度快、脱水效率高、使乳化层变薄的特点,解决了27#集输站原油破乳脱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原油乳状液中天然表面活性物质 ,如沥青质、胶质、固体颗粒物以及石蜡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组成、HLB值等物化性质、破乳剂用量、复配与原油破乳脱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几个系列破乳剂。  相似文献   

10.
生物优势菌破乳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优势菌技术应用于生物破乳剂的制备研究。从菌种采集开始,经增殖及定向培养,得到了可用于O/W型乳状液破乳的优势菌群,并对其破乳性能及影响破乳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破乳时间48h,生物优势菌破乳剂的破乳效率可达约90%。破乳菌浓度、pH值、破乳时间、菌龄等对破乳性能产生影响,而灭菌处理对破乳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古城油田稠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稠油脱水处理问题,通过稠油高效破乳剂的室内筛选试验研究,减少稠油药剂投加量及满足含水、水质要求。测定了7种破乳剂对含水20%稠油的脱水效果,破乳剂Z61和A-20的脱水效果均优于其他破乳剂。随后进行了低温稠油破乳剂试验,对破乳剂进行了精选,同时开展了投加温度对破乳效果影响的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出,Z61优于A-20药剂;结合单个站点的试验情况,建议净水药剂的投加浓度为50 mg/L,具体的增减视分离器出水和2 000 m~3污水缓冲罐进口水质而定。  相似文献   

12.
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几种破乳剂,与自主研制的破乳剂DH进行复配,得到DH-fp破乳剂体系,无论是室内还是现场应用,均取得良好的破乳脱水效果,达到外输油含水率低于O.5%和脱出污水含油率低于50mg·L-1。的标准。采用稳定性分析法与传统瓶试法对破乳效果进行评价,新方法与旧方法的结果一致,但可以较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丙烯酸(AA)与自制丙烯酸壬基酚聚醚酯(NPEAA)为原料,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的条件下,引发聚合制备了二元共聚物稠油破乳剂,采用FTIR、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GPC测试了分子量;采用荧光光谱仪与表面张力仪测得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5g/L,表面张力为25.684mN/m。并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量为衡量指标,探讨了不同因素下聚合物破乳剂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确定最佳破乳条件:温度55?C,时间2h,用量0.5g/L时,脱水率为88.5%,脱出水中含油量为198.4mg/L。研究了聚合物破乳剂对乳状液表观粘度、体系稳定性、油水界面的影响以及微观破乳过程,探讨分析得出聚合物破乳剂在油水界面更易润湿扩散,脱水速率快,破乳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渤海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破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的聚合物驱采出液,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对渤海油田聚驱采出液破乳效果的影响,通过油水界面动态界面张力的测定,对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溶性高分支破乳剂ICO-89针对模拟聚驱采出液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对于ρ(聚)=50 mg/L的模拟采出液,破乳2 h脱水率达到85%,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脱水率呈下降趋势,当ρ(聚)=300 mg/L时,破乳2 h脱水率降至81%。破乳剂的分子结构与油水界面吸附能力的强弱是影响破乳脱水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辛铖  何林  隋红  李鑫钢 《化工进展》2022,41(7):3534-3544
重质油包水(W/O)乳液普遍存在于石油开采与加工过程中,因其高黏度、高密度、强界面稳定特性,导致重质油包水乳液分离困难,生产成本增加。为了提高重质W/O乳液的分离效率,本文探究了温度与甲苯加入量对重质油黏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述降黏过程与脱水率之间的协同机制。采用自制的TJU-3破乳剂对重质W/O乳液进行破乳,通过调整破乳剂在乳液中的浓度和破乳温度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构建了重质油平均分子模型并计算了SARA四组分在不同甲苯含量的重质油中的扩散系数,分析了甲苯添加量对重质油中SARA四组分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沥青质分子和TJU-3破乳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重质油的黏度降低到1500mPa·s时,可实现在1h内完全破乳;黏度降低到50mPa·s时可实现在20min内完全破乳。当破乳剂在乳液中的浓度为400mg/L时,乳液的脱水率最高;破乳温度为60℃时,破乳速度最快。SARA四组分中胶质的扩散系数增大最显著,是重质油的黏度能被甲苯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TJU-3分子能够破坏沥青质界面膜,进而实现破乳。该协同机制和工艺条件可为石油工业中重质W...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渤海油田聚合物驱稠油采出液,研究了聚合物对其稳定性影响;合成了不同结构原油破乳剂和絮凝剂,讨论了药剂结构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制出了一种原油破乳剂和一种絮凝剂。结果表明:(1)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升高,原油乳状液中水珠直径与污水中油珠直径都逐渐变小,同时污水中油珠的Zeta电位逐渐升高;(2)具有分支结构的原油破乳剂脱水率比具有线性结构的原油破乳剂脱水率高,具有星形结构的原油破乳剂脱水率比具有梳状结构的原油破乳剂脱水率高;(3)针对该污水体系,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浓度为1%、阳离子度为40%、反应温度为5℃,引发剂浓度为0.15mmol·L-1;(4)破乳剂FA01在脱水温度为70℃,用量为200mg·L-1,脱水时间为60min条件下,脱水率达到86%;(5)絮凝剂WS05在温度为60℃,用量为50mg·L-1,时间为30min条件下,能将含聚污水中含油率降到50mg·L-1以下。  相似文献   

17.
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的方法在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探究了反应物物料比n(AA):n(BGF-10)、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2h、n(AA):n(BGF-10)=1.6:1、阻聚剂用量0.6%(占反应物总质量)、催化剂用量5%(同上)时,酯化率高达93.23%,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确认;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作用下将自制BGFAA和丙烯酸(AA)引发聚合制备了新型稠油破乳剂(BGFAA)n,并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其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当破乳温度为60℃、破乳时间为2.5h、破乳剂用量500mg/mL时,脱水率高达86.8%、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1.05,表明(BGFAA)n在稠油乳液中具有脱水率高、脱出污水含油低水质清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稠油破乳剂合成与复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聚合物驱稠油,合成了5种非离子聚醚破乳剂和3种阳离子反相破乳剂,研究了不同类型破乳剂间的复配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在非离子破乳剂中,多分支结构的破乳剂比线形结构破乳剂脱水性能强,星形高分支结构破乳剂比梳状高分支破乳剂脱水性能强;(2)非离子聚醚破乳剂之间没有产生协同效应,非离子聚醚与阳离子反相破乳剂之间产生了较好的协同效应;(3)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对脱水速度和脱水率影响较小,但对脱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4)复配破乳剂FH36对含聚合物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