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3D CE MRV)技术对正常腰椎静脉的显示情况。方法:应用3D-FFE序列对62例不同年龄组自愿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扫描,观察腰椎各节段椎管内、外静脉的显示率,获取最佳腰椎静脉显示的扫描时相。结果:42例腰椎管内各静脉和36例椎管外各静脉均得到良好显示,且上位腰椎静脉系显示明显优于下位腰椎,除了L1~2水平左右吻合静脉外,40岁以下组静脉显示率优于41岁以上组,注入造影剂后50~150s扫描显示腰椎静脉系最佳。结论:3D CE MRV成像能比较清晰的显示正常腰椎静脉的各主要分支,使得无创地深入研究腰椎静脉系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增强MR下肢静脉造影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例可疑股浅静脉狭窄患者,经足静脉注入造影剂Gd-DTPA10ml,应用三维稳态快速激发序列获取股浅静脉影像。结果:造影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静脉造影图显示股浅静脉中段狭窄,横径3mm,上下范围4cm。结论:增强磁共振下肢股静脉顺行造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病变以往多以椎管内X线造影 ,椎管内CT造影 ,近年来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为椎管内病变尤其是肿瘤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开辟了广阔前景 ,磁共振成像诊断椎管内肿瘤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我院自1 998年 3月至 1 999年 6月对 50例椎管肿瘤病人进行了磁共振检查 ,现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50例病人中 ,男性 3 2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 8~ 60岁。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 ,病程最长为 2年。1 2 方法设备为PHILIPSGY1 0scanTS NT超导磁共振 ,颈椎用颈正交线圈 ,胸椎、腰椎用胸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与大鼠肾脏大体解剖的对照,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大鼠肾实质各层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 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分别应用平面回波成像(EPI)DWI(选取不同b值)和普通成像序列T1WI及T2WI扫描正常大鼠12只,比较各序列显示肾实质层次的特点,并比较不同b值对肾实质的显示情况,测量DWI肾实质各层的厚度,并与大鼠肾脏的大体解剖结构相对照分析.结果 大体解剖大鼠肾实质可分为清晰的皮质层(CO)、外髓层外层(OS)、外髓层内层(IS)(OM)及内髓层(the inner medulla,IM)四层结构和肾盂、肾盏等结构.MR不同序列对大鼠肾实质各层结构显示不同:T1WI显示CO和髓质层(medulla)两层;T2WI清晰显示CO、OM及IM 3层结构;而DWI则能清晰或较清晰显示CO、OS、IS及IM四层结构,ADC图显示更为清楚.DWI对大鼠肾实质结构显示优于T1WI及 T2WI,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体标本大鼠肾实质各层厚度分别为:CO(1.45±0.09)、OS(1.01±0.25)、IS(1.01±0.14)和IM(1.14±0.11)mm;DWI上各层厚度分别为:CO(1.39±0.15)、OS(1.01±0.17)、IS(1.11±0.19)和IM(1.06±0.1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选取不同b值对肾实质层结构的显示并无影响,不同b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DWI所显示大鼠肾实质四层结构与大体解剖结构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MRA)和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同时行3DTOFMRA、3DCE-MRA及DSA检查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MRA图像由4名医师分成2组在工作站上进行读片。第1组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分别独立阅读3DTOF法重建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和原始数据图像(source像),第2组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独立阅读3DCE-MRA重建图像。以DSA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3DTOFMRA和3DCE-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正确率。结果 3DTOFMRA提示的87例动脉瘤疑似病例中,3DCE-MRA否认4例,最后行DSA共检出84枚(81例)动脉瘤。3DTOFMRA总体诊断正确率为93.10%;3DCE-MRA总体诊断正确率为97.59%。第2组诊断有效性较高。结论 3DTOFMRA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发现颅内动脉瘤,结合分析原始数据图像可减少部分假象对诊断的影响;3DCE-MRA可更清晰显示病灶细节,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且较DSA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对比剂安全、用量少、价格便宜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D-CE MRA、2D-TOF MRA和3D-PC MRA技术对正常颅内静脉不同解剖部位的显示能力.方法28例无颅脑病变的受检者分别行斜冠状位2D-TOF、矢状位3D-PC及矢状位3D-CE MRA检查.3种MRA技术的原始图像均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处理.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的图像上对预设的颅内各解剖部位的静脉血管图像质量逐一进行分级比较.结果对颅内上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双侧乙状窦、大脑中浅静脉及Galen静脉的显示,3D-CE MRA与2D-TOF之间及3D-CE MRA与3D-PC之间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3D-CE MRA对下矢状窦、窦汇的显示优于2D-TOF(P值均<0.01),对大脑上静脉、Trolard静脉、Labbe静脉的显示优于2D-TOF和3D-PC(P值均<0.01).结论3D-CE MRA能快速提供高质量的颅内静脉结构图像,尤其是对窦汇区静脉结构的显示优于2D-TOFMRA、对大脑皮层浅静脉的显示优于2D-TOF及3D-PC MRA.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正常骨骺和生长板软骨在MR增强扫描成像中的表现.方法分析10头乳猪的40个股骨近端和远端骨骺MR表现及不同解剖区域的增强率,并将MR表现与相应组织学发现进行对照.结果 Gd增强MR成像能够区别骨骺软骨和生长板软骨,显示骨骺内的血管槽.生长板软骨的增强率明显大于骨骺软骨(P<0.005).结论生长板、骨骺软骨和骨骺软骨内血管槽具有不同的增强MRI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3D-CE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部位、程度、肿瘤相关静脉及侧支静脉循环通路的显示能力。方法:10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患者进行3D-CEMRV和DSA检查。两位放射学医师共同阅片取得一致意见,在原始图像、MPR像和MIP像上记录肿瘤侵犯静脉窦的部位、程度、肿瘤相关静脉及侧支静脉循环通路并和DSA及术中记录进行比较。结果:术中见上矢状窦壁侵犯1例、部分闭塞2例、完全闭塞7例。10例窦旁脑膜瘤静脉窦受侵部位3D-CEMRV所见与DSA和术中所见一致。对上矢状窦受侵犯程度的显示,3D-CEMRV和DSA所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u=0.0000,P=1.0000),而且MIP联合MPR及原始图像优于单独应用MIP(u=-1.8796,P=0.0301)。3D-CEMRV多种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肿瘤相关静脉和侧支循环通路的总体显示率为78.26%(36/46),DSA的总体显示率为97.83%(45/46,P=0.0016)。结论:3D-CEMRV可以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部位、程度在术前做出准确评价,但是对肿瘤相关静脉及侧支静脉循环通路的总体显示能力仍低于DSA。  相似文献   

9.
3.0T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3.0T MR脊髓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及MR平扫疑诊脊髓血管病的14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13例于3~5天内接受DSA检查,6例接受手术治疗,对比分析MRA与DSA及手术结果。结果 CE-MRA诊断8例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5例为髓周动静脉瘘(PMAVF),1例为脊髓动静脉畸形(SCAVM);与DSA检查结果对照,14例中,MRA可以准确判断11例的供血动脉及瘘口。结论 3.0T 3D-CE-MRA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及瘘口,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时间飞跃法静脉成像(2D-TOF-MRV)与三维对比剂增强血管成像(3D-CE-MRA)在家兔颈部静脉成像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家兔24只,随机分成A、B两组(各12只),A组行单侧颈总静脉结扎,B组行双侧颈总静脉结扎。分别用两种成像方法于结扎前和结扎后的不同时相行颈部静脉成像,测量椎静脉直径,观察颈静脉结扎端的显示情况,并将椎静脉直径变化情况与兔神经功能评分做相关分析。结果结扎兔颈静脉前,椎静脉直径CE-MRA测量值较TOF-MRV测量值大,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扎兔颈静脉后不同时相椎静脉直径TOF-MRV测量值有恒定的变化规律,呈抛物线型分布,与脑血流灌注变化一致;而CE-MRA测量值的变化缺乏规律性。选择结扎兔颈静脉后6h椎静脉直径TOF-MRV测量值和对照的差值与神经功能评分做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负相关,但相关系数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对颈静脉结扎端的显示,CE-MRA明显优于TOF-MRV。结论 TOF-MRV与CE-MRA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应用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当颈静脉回流受阻时,椎静脉直径的测量有助于了解颅内静脉回流储备情况,其与脑功能损害的相关关系有待于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V检查,2例行DSA检查。 结果 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1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4例单纯乙状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MR平扫1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不显影、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 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及CT在诊断脑硬膜静脉窦血栓中的价值。方法:20例经MRI及MRV(其中15例曾行CT检查)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的病人,着重观察静脉窦内异常信号、脑肿胀、脑实质内异常信号及有无乳突炎等。结果:15例行CT扫描病人中,7例可见脑内异常密度影,1例可见上矢状窦增宽,有高密度影充填,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11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直窦或乙状窦血栓7例,左横窦及乙状窦血栓1例,右侧乙状窦血栓1例。SE序列显示脑实质内异常信号8例。显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高信号影14例。结论:硬膜窦内高信号影可提示本病,而MRV与原始图像结合在诊断静脉窦血栓及随访观察中有极大的价值,T1WI在显示脑肿胀、出血等方面优于T2WI,但T2WI对于乳突炎的显示又明显优于其他序列。磁共振检查的优越性是CT及血管造影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断有无ACL撕裂。结果 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2 % ,95 %和 93%。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与手术、关节镜完全符合 4例 ,1例诊断为完全性撕裂 ,2例假阴性。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胫骨平台骨折 ,骨挫伤 ,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PCL曲度异常 ,胫骨前移或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等。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均较高 ,对于慢性或部分性撕裂 ,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成像是检查肩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逐步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断,有必要了解肩关节MRI技术和正常断层解剖.本文将探讨常见的肩关节MRI技术以及主要层面的MRI断层解剖,以便了解肩关节MRI的正常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5.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作MRI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MRV,3例有MRI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结果: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常腰椎骨髓MRI信号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正常人体腰椎骨髓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类型及其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了436例正常腰椎的MRI照片,以T1WI为重点,进行回顾性观察,将腰椎内出现的信号变化归类总结,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型(九亚型)。统计学显示信号形态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腰椎椎体内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了解其形态及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MRI对A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临床诊断为ACL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术前的MRI检查资料,依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进行对比.结果:MRI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1%,93.3%和95.0%.MRI和关节镜对ACL损伤具有极好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0.结论:MRI对ACL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进行18例CT和MRI检查与手术病理-光镜、电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结果:肿瘤位于脑室系统14例,小脑4例。CT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合密度肿瘤伴钙化;MRI T1WI呈低信号或混合信号,T2WI呈高信号。光镜和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单层或复层排列,有胶原纤维、毛细血管、钙化小体等。免疫组化:vimentin、S-100、cytokeratin、EMA、GFAP均表达阳性。对照组室管膜瘤则cytokeratin和EMA表达阴性。结论:提高CT、MRI对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有益于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内听道段神经、血管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听道段神经、血管的正常MRI表现及对神经形态予以量化研究。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60耳行内耳MRI FIESTA序列检查。观察并测量内听道段神经、血管,比较不同断面对神经、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薄层厚采集图像可清晰显示微小神经结构及其走行。内听道底部面神经直径为(1.00±0.03)mm;前庭上神经直径为(0.98±0.04)mm;前庭下神经直径为(0.71±0.03)mm;蜗神经直径为(1.03±0.04)mm;后壶腹神经直径为(0.47±0.02)mm。结论MRI能够准确清晰显示内听道段神经及血管的正常形态,并可对神经进行量化测量,为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