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探寻我国在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完善该评价体系的建议.方法:搜集我国、CAC、美国和欧盟现行有效的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体系与暴露评估方法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CAC、美国、欧盟和我国在有关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机构、暴露评估方法和安全性评价程序等方面不尽相同.结论:我国在暴露评估方法及暴露量数据、安全性评价程序、毒性资料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对食用香料的安全性评估,并进行使用效果评价,建立较为完善、便于查询的毒性资料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2.
食用香料香精安全性与国内外法规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用香味物质是化学结构明确的物质,来自化学合成或得自动植物.通常它们不直接用于消费.食用香精由食用香味物质、天然香味复合物 (如精油) 和非香味的食品成分 (食材和食品添加剂) 组成,用于食品加香.食用香精配方按使用情况而变,食用香精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全部组分的安全性.如果食用香精的全部组分均符合法规要求,则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本文对食用香料香精的安全性和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了回顾和论述,并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食用香料香精法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香料香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目前国际上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香精多达几千种,因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进行监管及评价很有必要。美国及欧盟等相关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监管及安全评价体系,在国际香料监管及评估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重点介绍了欧美关于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监管机构和组织:美国食品用香料香精主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但其将香料评价工作交由食品香料与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执行,FEMA主要工作是通过FEMA GRAS计划确保食品用香料的安全;欧盟食品用香料的监管工作主要由欧洲理事会(COE)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负责,其中EFSA是制定食品安全法规的权威机构,主要公布欧盟许可的食品用香料名单。总结了欧美关于食品用香料香精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暴露量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方法。在美国,人均摄入量(PCI)×10法是最被认可的暴露量评估方法,每日最大摄入量(MSDI)法被EFSA认为是最适合一般使用的香料物质摄入量的评估方法。在毒理学评估方面,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法是目前欧美基因毒性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欧美对于香料香精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为我国食品用香料香精监管及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毒理学的发展是实施食品安全保障的技术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食品毒理学的进展,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政府对保健食品等产品的审批提供技术支撑、制定修订法规和标准的角度进行介绍。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保障食品安全和确保食品食用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科学研究、检验和评价法规、标准等领域仍有许多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检验的规范性及检验结果的国际认可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体系以及GLP管理规范下的质量保证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用香料香精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2004,25(10):373-375
食用香料是食品添加剂中数量最多、使用面较广的一类添加剂。近几年我国食用香料香精发展较快,国标GB2760-1996中规定的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总共有1283种,本文对我国的食用香料香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多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包括用不同动物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新型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标准化等,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食用芳香醛类香料是一类重要的食用香料,该研究首先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使用的30种食用芳香醛类香料分别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4种受试菌的抑菌圈直径,结果显示,大多数食用芳香醛类香料具有抑菌性;然后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与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相比,绝大数芳香醛类食用香料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水杨醛、苯丙醛、肉桂醛、2-呋喃丙烯醛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最后简单地总结了食用芳香醛类香料的抑菌效果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异硫氰酸酯不仅是一类重要的含硫含氮香料化合物,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被鉴定出来;一些已经被评价认为作为食用香料是安全的。由于这类香料化合物具有典型的刺激性气息和辛辣味道,可用来调配食用香精。目前美国食品香料与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对外公布的一般认为安全(GRAS)的异硫氰酸酯类香料有19种,我国GB 2760-2014中允许使用的异硫氰酸酯类香料有15种。对这些异硫氰酸酯类香料化合物的天然存在、香气特征、理化性质、形成机理以及合成方法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9.
食用香料及其标准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香料是指能够并通常用于影响食品味道和/或气味的物质(FAO/WHO)。我国习惯上分成3类:天然香味物质、天然等同香味物质和人造香味物质。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香料工业的发展,在许多食品中,香料是不可缺少的配料,因此,需要确保香料的安全性和香料法规的国际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从松节油制得的食用香料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节油作为价廉、易得的天然香料,不仅可以从中分离出食用香料,还可以它为原料合成许多食用香料。本文主要对从松节油中得到的我国GB2760中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的香气特征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程雷  孙宝国  宋焕禄  陈海涛  徐虹 《食品科学》2010,31(21):409-412
食用香精香料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安全性研究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尽完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香精香料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对食用香精香料特点、安全性问题以及国内外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提出目前安全性评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食物调味品评估中常见的问题,并介绍了美国、欧共体和联合国负责相关评估的机构以及他们所采用的评估手段。最后介绍了食物调味品评估领域的现状、挑战和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省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开展情况,探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正式实施,第三十二条对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及时掌握标准执行的情况和实施的效果,不仅是标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项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开展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影响评估方法,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载体。本文系统性回顾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相关研究,从“党政同责”、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社会共治等四个治理主体,构建生产规范、产业转型升级等27个评价指标的治理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暗查暗访、现场检查、体系评估、示范引领答辩等形式,按照一定的评价流程、评价标准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实现食品安全现代化目标的重要载体。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包括“治理载体—治理主体—治理标准—治理目标”。食品安全治理成效与跟踪评价、群众满意度以及体系评估高度关联。  相似文献   

16.
美欧食品安全管理和国际食品标准评估体系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食品标准、评估水平代表一个国家在食品安全性、食品质量方面的保护水平,而这个管理能力、保护水平在我国食品加工贸易领域还较低。通过对这方面的阐述,了解发达国家的食品监管体系和国际先进标准的制定与评估,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国民身体健康和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利益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淑玲  赵德才 《酿酒》2010,37(6):78-80
白酒勾兑和评价是我国酿酒行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传统工艺,传统的人工方法易导致勾兑、调味、评酒结果的不准确性。选用VB.NET、SPSS等工具,使用了聚类分析、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现白酒勾兑与调味、评价的生产管理系统。系统具有总结、提高、学习的能力,对科学评价白酒的质量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各国近年来高度关注的话题。进出口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利益,而且关系国家的声誉与形象。在近期由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加拿大农业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联合举办的"加拿大风味"农业食品周活动中,来自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赵增连处长为与会嘉宾从法律法规体系、组织结构、进出口食品监管新政策、食品召回制度等多方面,介绍了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了中加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专业化监管手段的不足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升面临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专业化监管领域的有益经验和措施,提出构建中国食品安全检查员的制度建议和具体措施,细化食品安全检查员制度的资质条件、检查内容、培训考核、监督管理等举措,以期逐步构建中国食品专业化监管制度,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杜琳  温圣军  袁刚 《食品与机械》2022,(11):82-85,124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作为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科学原则。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有效的数据归集和数据分析策略,通过监测、分析、评估等方式来实现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以更加科学准确的食品风险数据管理和评估体系支撑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