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树木死亡在森林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子是影响树木死亡的重要因素。为了阐明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死亡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 本研究以木论2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两次木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 分析了死亡个体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分布格局及其与生境的关联。结果表明, 样地内共有死亡个体17,306株, 隶属57科130属194种; 其中, 死亡率排名前三的科和属分别为八角枫科、蔷薇科、大风子科以及山麻杆属(Alchornea)、火棘属(Pyracantha)、八角枫属(Alangium); 在物种水平上, 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毛桐(Mallotus barbatus)、野桐(Mallotus japonicus)等死亡率较高。样地内死亡个体的平均胸径为3.83 cm, 最大47.11 cm; 径级分布呈倒“J”型。从分布格局来看, 样地内大部分死亡个体在0-50 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 部分大径级树木死亡个体趋向于随机分布。生境关联分析发现, 个体死亡率与山顶、陡坡、缓坡、洼地呈正关联的物种数分别为41种、13种、41种和38种, 呈负关联的物种数分别为38种、67种、33种和10种, 与各生境无关联的物种数分别为4种、3种、9种和35种; 多度排名前20的物种其个体死亡率均与4种生境类型呈现出正关联或者负关联; 不同径级个体死亡率都与山顶生境呈正关联, 与缓坡生境呈负关联, 其中5 cm ≤ DBH < 10 cm和10 cm ≤ DBH < 15 cm个体死亡率均与洼地生境呈正关联; DBH ≥ 15 cm个体死亡率与陡坡生境呈正关联, 与洼地生境呈负关联。在喀斯特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中, 死亡个体空间分布格局总体表现为聚集分布, 树木死亡受生境作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树木短期死亡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木死亡是森林群落动态的重要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a样地2004年和2009年两次调查数据,从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5年间样地中死亡树木的特征.结果表明:5年间样地DBH≥1 cm的独立个体树种数由52变为51,3个树种因权有的1个个体死亡而消失,新增2个树种;独立个体数从36,908变为34,926,死亡个体数为4,030,死亡个体数占2004年个体总数的10.9%,新增个体数为2,048,独立个体数净减少1,982;死亡量大的树种其新增量也较大,灌木树种的死亡量和新增量均多于乔木树种;有5个树种的平均胸径减小,44个树种平均胸径增加;从死亡个体的径级结构来看,小径级个体死亡较多,大径级个体死亡少,5 cm以下的死亡个体占总死亡量的81.5%,不同林层的优势树种死亡个体的径级分布与2004年该树种的径级分布基本相同;不同树种死亡个体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林层的优势树种死亡个体空间格局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小径级死亡个体在小尺度呈聚集分布,在其他尺度呈随机分布,中径级和大径级死亡个体在各尺度上都呈不同程度的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1-2016年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面积 1 hm2)4次调查的监测数据,研究了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与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各树种的径阶分布、空间分布、数量变化等.结果表明: 35年间,林分的树种组成变化不大,林分总密度呈下降趋势.总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 43~45 m2·hm-2和474~496 m3·hm-2,其中,红松的优势度最大,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57.8%~59.7%和62.5%~65.4%.所有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均呈随机分布.其中,红松的径级结构呈近似正态分布,乔木层全部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 “J” 型分布.小径级(10~26 cm)死亡个体的绝对数量最多,死亡比例为30%,而中径级(30~50 cm)死亡比例最高,为30%~50%.乔木层中除色木槭外的主要树种均没有明显进阶,死亡率高于更新率,特别是红松,完全没有更新或进阶,种群处于衰退状态.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紫椴等优势树种的更新受到阻碍,这些树种的种群维持可能需要自然干扰.  相似文献   

4.
云杉次生林是关帝山的优势森林植被类型,也是华北亚高山地区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的代表类型.为更好地了解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学过程和机制,于2010年在关帝山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4 hm2的云杉次生林固定监测样地(GDS样地).本文以第一次本底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样地树种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样地共有木本植物30种,隶属于11科22属.包括分枝的总个体数为26218(其中独立个体数为10266).植物区系组成属北温带成分;不同树种个体数、平均胸径和胸高断面积差异较大,导致群落成层分明,各层优势种明显.乔木层第一亚层树种径级结构呈双峰偏正态分布,乔木层第二亚层树种径级呈近似正态分布,灌木层树种径级呈“L”型分布.乔木优势树种青杄和华北落叶松的空间分布无论在个体数量还是聚集程度上均随径级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格局特征.相同径级的两树种,胸径(DBH)≥30 cm的华北落叶松在样地居多且聚集分布于样地中部,而DBH≥30 cm的青杄则相对较少,没有表现出空间聚集性.DBH≤10 cm的华北落叶松个体很少且散生于样地,而DBH≤10 cm的青杄大量聚集于样地中部.DBH≤10 cm的青杄在样地偏西北区域也有大量分布,而DBH≤10 cm的红桦主要分布于样地偏东南区域.灰栒子、土庄绣线菊和四川忍冬等灌木树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空间分布特征.树种分布格局受生境条件影响,同时与自身发育规律、更新特征及生态习性等相关.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于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实验林场布设了人工模拟氮沉降控制试验,共设置3个氮(N)添加梯度,分别为对照(CK 0 g·N·m-2·a-1)、低N(LN 2.5 g·N·m-2·a-1)和高N(HN 5.0 g·N·m-2·a-1),旨在探讨N沉降对天然次生林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鲜叶、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养分重吸收的影响,以及鲜叶光合特性的变化和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模拟N沉降处理下白桦、山杨鲜叶的C含量较对照均无显著影响,LN处理显著降低了山杨鲜叶N、P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C:N、C:P和N:P(P<0.05);HN处理显著增加了白桦鲜叶N含量和N:P,显著降低了C:N(P<0.05)。(2)白桦、山杨鲜叶N、P重吸收率在两个梯度N添加下均显著下降(P<0.05),且均为负值。山杨鲜叶N重吸收率与P重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鲜叶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3)N添加可以提高2种树木叶片氮素光合利用效率(PNUE)(P<0.05)、净光合速率(Pn)(P<0.05)。白桦鲜叶N含量与Pn、PNUE呈显著正相关(P<0.05);白桦、山杨鲜叶比叶重(LMA)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n与PNUE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季,白桦、山杨鲜叶中N、P均表现为富集状态,土壤养分及外源N可供林木较快吸收并促进其生长,无需从凋落叶中吸收养分。N添加可以增强白桦、山杨鲜叶的光合性能,进而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和叶片发育。HN对长白山天然次生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结合2011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5年间样地树木死亡个体的数量、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等。结果显示:2011年至2016年,样地有86.5%的树种出现了个体死亡的现象,死亡个体占个体总数的14.4%;死亡个体的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小径级个体死亡与周边邻体和环境的关联性较大;竞争是影响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云林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综合来看,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内树木死亡并非是一个完全随机的过程,而是树木本身特征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始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西部地区的地带性顶级植被类型, 经采伐干扰或火烧破坏后形成大面积次生林。参照CTFS (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技术规范, 于2005~2007年, 在长白山地区典型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椴树红松林内各建立了5.2 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了样地内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 初步分析了森林监测样地的群落组成和种群结构, 并应用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样地内5个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次生杨桦林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32种, 20 949株活个体, 隶属于13科21属。次生针阔混交林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31个种, 14 725株活个体, 隶属于12科20属。椴树红松林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20个种, 12 062株活个体, 隶属于11科13属。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及椴树红松林中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之和分别为24.74、32.07和56.64 m2·hm-2。紫椴(Tilia amurensis)是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带的重要组成树种, 其重要值、胸高断面积在3个森林监测样地内均居于前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ana)重要值和胸高断面积在次生杨桦林内均处于优势地位, 而在椴树红松林内优势地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等顶级树种所取代。次生杨桦林和次生针阔混交林中, 红松、色木槭(Acer mono)、臭松(Abies nephrolepis)、鱼鳞松(Picea jezoensis)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 而椴树红松林内, 红松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则呈单峰分布, 色木槭、臭松和鱼鳞松呈倒J型分布。g(r)分析表明长白山森林监测样地内5个优势树种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 聚集强度在同种个体周围(r≤4 m)达到最大, 随着距离增加, 聚集强度逐渐减小。次生林中树种空间格局的环境解释量较高, 而椴树红松林中环境因子对树种空间分布的解释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的甘肃小陇山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之一。以甘肃小陇山建立的6 hm2暖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动态样地为基础,以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对象,分析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探讨物种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 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41735株,除去分枝和萌生的独立个体有29251株,共计124种,包含33科65属,其中重要值≥1的树种有28个,占总多度的82.9%。样地中重要值最大的前4个种依次是锐齿槲栎、白桦、小叶乌药和榛,也是该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优势树种。样地内所有植株的径级分布整体表现为倒“J”型,群落自我更新良好。指示种分析发现,样地中有11个物种对不同生境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其中2个物种(铁木和四蕊枫)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冗余分析和偏分析表明,样地内的物种多度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锐齿槲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联性,本研究以秦岭皇冠暖温性落叶阔叶林25 hm2森林样地内优势树种锐齿槲栎为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其空间格局及其种内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锐齿槲栎径级结构呈“双峰”型,幼树(1 cm≤胸径DBH<5 cm)个体数较多,种群呈增长型结构,更新良好;中树(15 cm≤DBH<25 cm)比大树(25 cm≤DBH<35 cm)、老树(DBH≥35 cm)的个体数略多,但远少于幼树和小树(5 cm≤DBH<15 cm)。锐齿槲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海拔依赖性,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区。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分析表明,各径级个体在<60 m的大尺度范围聚集分布。使用异质泊松模型剔除生境异质性分析表明,各径级的个体转变为大尺度的随机分布,表明树种的分布明显受到生境变化的影响。在<40 m的小尺度范围内,径级差距小的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径级差距大的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转变为负关联和无关联;在>40 m的大尺度范围内,大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正关联,而幼树和其他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性为负关联或无关联。锐齿槲栎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是种群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芳  王顺忠  冯金朝  桑卫国 《生态学报》2018,38(16):5717-5725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是保存较完整的落叶阔叶次生林,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是次生林演替过程的重要体现,也是下一步演替发生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研究其演替动态、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以东灵山20hm~2样地为固定监测平台,分析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的活立木、枯立木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中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103702株,植株密度为5185.1株/hm~2;枯立木共有4543株,植株密度为204.9/hm~2二者均包括了分枝和萌枝的个体数。样地内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58种,分属于33属18科,DBH≥1 cm的枯立木共有33种,分属于23属15科。(2)活立木与枯立木整体分布随径级增大,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小径级个体多度在分布中优势显著。(3)活立木空间分布随径级增大,聚集强度减小,10 cm≤DBH20 cm、DBH≥40 cm此趋势明显,而20 cm≤DBH40 cm在0—50 m的尺度范围内,规则、随机、聚集分布均出现。枯立木的空间格局,DBH5 cm,DBH≥40 cm,尺度接近30 m时,随机分布;5 cm≤DBH40 cm,0—50m尺度范围内,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格局显示了径级大小在空间分布上互补,不同径级的个体占据了样地内不同的生态位。(4)不同径级活立木与枯立木关联性分析表明,小径级小尺度,关联显著,大径级大尺度空间关联性逐渐减弱。枯立木的产生,是活立木受密度制约调控、演替地位及演替阶段、生境异质性等因素调控的结果,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地清查和异速生长方程法,量化了处于衰退状态的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的森林碳密度和生产力.结果表明: 2011年森林碳密度总量为268.14 t C·hm-2,其中植被碳密度、碎屑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分别为74.25、16.86和177.03 t C·hm-2.2006—2011年,乔木层碳密度从80.86 t C·hm-2减少到71.73 t C·hm-2,主要树种冷杉、白桦、云杉和兴安落叶松的碳密度年均减少比例分别为0.5%、1.2%、2.7%和3.7%,毛赤杨、红松和花楷槭的碳密度年均增加比例分别为2.9%、3.9%和7.2%.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为4.69 t C·hm-2·a-1,地下部和地上部NPP比值为0.56,凋落物损失部分是总NPP的最大组分,所占比例为34.5%.森林生态系统中2个主要碳输出途径异养呼吸和粗木质残体分解的年通量分别为293.67和119.29 g C·m-2·a-1.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为55.90 g C·m-2·a-1.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衰退状态的谷地云冷杉林仍具有一定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我国亚热带(浙江)毛竹林生态系统的CO2通量,分析了毛竹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量(RE)和生态系统总交换量(GEE)的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毛竹林各月的NEE均为负值,7月最大,为-99.33 g C·m-2,11月最小,仅-23.49 g C·m-2,其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各月CO2通量平均日变化差异明显,9月最大,为-0.60 g CO2·m-2·s-1,1月最小,为-0.30 g CO2·m-2·s-1,且在NEE正负转换的时间点上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全年RE呈单峰型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夜间RE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全年NEE、RE和GEE分别为-668.40、932.55和-1600.95 g C·m-2·a-1,NEE占GEE的41.8%.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毛竹林的固碳能力极强.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1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和冬季(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开展的大面积综合调查数据,对海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海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3种,隶属于3门44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39属99种,占总种数的87.6%;甲藻门次之,共4属13种,占总种数的11.5%;金藻门仅1属1种.优势种中硅藻门主要以圆筛藻属和角毛藻属为主,甲藻门以角藻属为主,主要优势种为膜状缪氏藻、细弱圆筛藻、浮动弯角藻和派格棍形藻等,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海州湾各站位浮游植物的丰度为0.08×105~108.48×105 cells·m-3,年平均丰度为10.71×105 cells·m-3,其中,秋季最高(29.08×105 cells·m-3),夏季最低(1.69×105 cells·m-3).Shannon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海水表面温度(SST)、营养盐(NO3--N、PO43- P、SiO32- Si)和溶解氧(DO),尤其是一些浮游植物优势种的丰度和分布与上述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所处地属正规半日潮,为新近栽植的人工修复林带.采用Li-840便携式土壤二氧化碳分析仪测定主要红树群落土壤CO2排放通量,研究土壤CO2通量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泉州湾红树林处于幼林期,其土壤CO2通量较小;早、晚潮潮间期,秋茄和桐花树群落土壤CO2浓度和通量随退潮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CO2浓度和通量分别为557.08~2211.50 μmol·mol-1和-0.21~0.40 μmol·m-2·s-1,早、晚潮潮间期和晚、早潮潮间期CO2通量平均值分别为0.26和-0.01 μmol·m-2·s-1;对于同一退潮时刻,早、晚潮潮间期CO2通量大于晚、早潮潮间期.早、晚潮潮间期CO2通量与对应的即时CO2浓度呈“钟”型变化,CO2通量随CO2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近似高斯分布,据此可建立该系统土壤CO2通量与CO2即时浓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运用LANDIS Pro 7.0模型,模拟了2000—2200年小兴安岭地区10个阔叶树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在当前气候条件和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状况,并结合各树种的含碳率计算各树种的地上部分固碳速率.结果表明: 在模拟初始年份,水曲柳、黄檗、蒙古栎、春榆、色木槭的生物量低所占比例小,枫桦、白桦、山杨生物量较大所占比例较高.先锋树种白桦和山杨的固碳速率在模拟中后期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其他阔叶树种的固碳速率变化规律较复杂,蒙古栎和紫椴的固碳速率在整个模拟阶段分别在-0.05~0.25和0.16~1.29 t·hm-2·(10 a)-1范围内波动,水曲柳、春榆、色木槭和枫桦的固碳速率在模拟中后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模拟的第2(2050—2100年)和第4阶段(2150—2200年),黄檗、黑桦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间的固碳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树种的固碳速率在不同气候条件间无显著差异.小兴安岭地区阔叶树种地上部分固碳速率对未来气候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不确定性对大多数森林乔木树种地上部分固碳速率不会造成显著差异,且气候对森林固碳速率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4种植被类型的细根生物量和年生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强  李婷  袁志友  焦峰 《生态学杂志》2014,25(11):3091-3098
细根(≤2 mm)在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碳循环和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土钻法和内生长法,以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落叶灌木、退耕草地和沙蒿群落4种主要植被类型为对象,研究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和细根年生产量. 结果表明: 细根生物量与纬度呈线性负相关. 4种植被类型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落叶灌木(220 g·m-2)>刺槐人工林(163 g·m-2)≈退耕草地(162 g·m-2)>沙蒿群落(79 g·m-2). 退耕草地直径≤1 mm细根生物量占直径≤2 mm总细根生物量的74.1%,在4种植被类型中最高;4种植被类型细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最大值均出现在0~10 cm土层. 退耕草地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占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的44.1%,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细根年生产量与纬度呈线性负相关. 4种植被类型0~40 cm土层细根年生产量大小顺序为退耕草地(315 g·m-2·a-1)>落叶灌木(249 g·m-2·a-1)>刺槐人工林(219 g·m-2·a-1)>沙蒿群落(115 g·m-2·a-1),其中退耕草地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 退耕草地0~10 cm土层细根生产量占0~40 cm土层总细根生产量的40.4%,在4种植被类型中最高. 退耕草地细根周转时间为0.51 a,低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7.
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所处地属正规半日潮,为新近栽植的人工修复林带.采用Li-840便携式土壤二氧化碳分析仪测定主要红树群落土壤CO2排放通量,研究土壤CO2通量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泉州湾红树林处于幼林期,其土壤CO2通量较小;早、晚潮潮间期,秋茄和桐花树群落土壤CO2浓度和通量随退潮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土壤CO2浓度和通量分别为557.08~2211.50 μmol·mol-1和-0.21~0.40 μmol·m-2·s-1,早、晚潮潮间期和晚、早潮潮间期CO2通量平均值分别为0.26和-0.01 μmol·m-2·s-1;对于同一退潮时刻,早、晚潮潮间期CO2通量大于晚、早潮潮间期.早、晚潮潮间期CO2通量与对应的即时CO2浓度呈“钟”型变化,CO2通量随CO2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近似高斯分布,据此可建立该系统土壤CO2通量与CO2即时浓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指导干热河谷不同恢复模式下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养分管理以及造林模式的筛选,以元谋干热河谷10年生印楝和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对其纯林及混交林内N、P、K、Ca、Mg主要养分元素的积累、分配和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5种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分别为333.05、725.61和533.85 kg·hm-2,印楝纯林各器官养分积累量为枝>干>根>叶>皮,大叶相思纯林与混交林均为枝>干>叶>根>皮.印楝纯林内5种养分元素的积累量为Ca>K>N>Mg>P,大叶相思纯林与混交林一致,均为Ca>N>K>Mg>P.林分养分年存留量为62.72~162.19 kg·hm-2·a-1,总归还量为48.82~88.86 kg·hm-2·a-1,年吸收量为111.54~251.05 kg·hm-2·a-1,均以大叶相思纯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印楝纯林最低.林分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为0.34~0.39,循环系数为0.35~0.44,周转期为6.54~8.17 a.印楝纯林内N和P的归还量小,循环速率低;大叶相思纯林内N和P的循环速率较大,有利于林地养分的维持;混交林内养分吸收量和归还量为印楝纯林的186.2%和167.2%,N、P和K的循环速率大于印楝纯林,Ca的周转期短于大叶相思纯林的50%.印楝和大叶相思混交种植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产力的维持.
  相似文献   

19.
沿368~591 mm降水量梯度选取7个调查地点、共63个调查样点,在每个样点选择恢复年限相近的林地、草地和农地,调查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分析气候、土层深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黄土丘陵区368~591 mm的降水量范围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草地(8.70 g·kg-1)>林地(7.88 g·kg-1)>农地(7.73 g·kg-1),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为草地(20.28 kg·m-2)>农地(19.34 kg·m-2)>林地(17.14 kg·m-2).林地、草地、农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据分析表明,不同降雨梯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01),土壤有机碳含量(r=0.838,P<0.001)与年均降水量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以最北端鄂尔多斯为起点),土壤有机碳含量沿着368~591 mm的年均降水量梯度的递增速率为0.04 g·kg-1·mm-1,土壤有机碳密度的递增速率为0.08 kg·m-2·mm-1.年均降水量、土壤黏粒含量、林下枯落物蓄积量和农作物根系密度可较好地模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甘肃省胡麻高产栽培方案,以‘天亚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播种量(X1)、底施氮肥(X2)、底施磷肥(X3)、底施钾肥(X4)、叶面施钾肥(X5)、叶面施硼肥(X6)、生长调节剂(多效唑,X7)、生育期灌水量(X8)的8因素均匀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因子对高产优质胡麻‘天亚9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对胡麻产量与各栽培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胡麻产量的因素为播量、底施氮肥、底施钾肥、生长调节剂、底施磷肥、叶面喷施钾肥;其相关性依次为播量>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底施氮肥>底施磷肥>叶面喷施钾肥>底施钾肥.进一步进行最高产量模拟寻优,采用频数分析法得到胡麻产量大于173.58 kg·hm-2的优化栽培因子为:播量4.68~4.92 kg·hm-2,底施氮肥11.59~14.75 kg·hm-2,底施磷肥17.26~21.95 kg·hm-2,底施钾肥7.00~12.50 kg·hm-2,叶面肥(磷酸二氢钾)1.41~1.81 kg·hm-2,生长调节剂(多效唑)751.74~954.04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