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ICC堵管再通处理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堵塞时的临床处理和预防。方法 2006年以来共发生PICC导管堵塞18例,对无法使用肝素钠冲管及尿激酶溶栓再通的8例患者采取末端剪管加抽吸冲管法。结果 18例堵管者有16例再通成功;末端剪管加抽吸冲管法的再通成功率为75%(6/8)。结论 在患者使用PICC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非完全性堵管或非血栓性堵管,可采取药物溶栓;在无法溶栓的情况下,可采用末端剪管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PICC堵管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神经内科23例脑卒中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23例PICC导管堵塞经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后20例导管再通,3例予以拔除。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范脑卒中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防治PICC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方法:选择159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对34例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PICC导管堵塞34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30例再通,4例拔除PICC导管。结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导管,正确应用药物,掌握封管技术,加强输液的管理,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汪秀云  田勇梅 《华西医学》2010,(11):2091-2093
目的通过肝素钠注射液抗凝的原理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塞进行疏通,观察肝素钠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5-10月对80例需化疗的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治疗,其中6例PICC导管堵塞,将PICC导管接口的肝素帽更换为三通管,一接口连接吸好少量生理盐水的20mL注射器,另一接口连接吸好肝素钠的5mL注射器,利用导管内负压将肝素液吸进导管,反复抽吸进行疏通。结果 6例PICC导管堵塞患者中有4例再通成功,2例失败予拔管;再通成功率为66.7%(4/6)。结论在患者使用PICC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导管堵塞;肝素钠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有效,对临床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寻找预防PICC导管堵塞的有效护理措施,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方法对521例PICC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输入液体成分、封管间隔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堵塞有无相关性。结果521例PICC患者发生导管堵塞39例(7.49%),其中完全性堵塞21例(4.03%),部分性堵塞18例(3.45%);男性28例(7.78%),女性11例(6.9%);〈45岁9例(6.21%),≥45岁30例(7.98%);输液期间导管堵塞25例(4.8%),其中输入大分子药物堵塞20例(11.83%)、小分子药物堵塞5例(3.45%),输液间隙期导管堵塞14例(2.69%),其中间隔1d封管堵塞4例、间隔2d堵塞4例、间隔3d堵塞6例;导管留置时间〈60d者发生堵塞11例(5.79%),留置时间≥60d者堵塞28例(8.46%)。PICC导管堵塞与患者年龄、性别、导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入的液体成分、输液间隙期封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0,9.847;P〈0.01)。结论患者输入的液体成分、输液间隙期封管时间与导管堵塞有相关性,针对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PICC通畅性,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C-L”导管维护程序用于预防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 对30例PICC患者按“A-C-L”导管维护程序(A-导管功能评估,C-冲管,L-封管)维护,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未发生导管堵塞.结论 PICC按“A-C-L”导管维护程序维护能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杜艳鸣  王蓓  王水 《护理学报》2017,24(8):35-37
目的 探讨运动操在预防置入耐高压型PICC后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乳腺科收治的置入耐高压型PICC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操锻炼,观察比较2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发生导管堵塞有9例,观察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2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0,P=0.031).结论 运动操可早期预防置入耐高压型PICC患者导管堵塞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堵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刘洋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31-1132
目的探讨用脉冲式方法降低PICC输注浓缩红细胞导管堵塞率的效果。方法将85例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在输注浓缩红细胞过程中脉冲式冲管1次,对照组患者直接输注浓缩红细胞,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应用PICC输注浓缩红细胞过程中,试验组导管堵塞发生率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用脉冲式方法冲管可降低PICC输注浓缩红细胞导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针刺置管空肠造瘘(needle catheter jejunostomy,NcJ)肠内营养导管维护中更有效的冲洗导管方法.方法 将76例行NCJ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维护方法中的脉冲式冲管法冲洗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缓慢直推的方法冲洗.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导管通畅情况比较对照组通畅20例,不畅12例,堵塞4例;观察组通畅35例,不畅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脉冲式冲管法冲洗导管科学安全,简单可行,有效减少堵管,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冲式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封管法封管,观察组运用脉冲式封管法封管.观察两组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回抽血液阻力,透析机静脉压,最大稳定血流量,堵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封管法对维护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作用明显,能有效降低导管堵塞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 (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 ,1L 1B)对血浆巯基物质的影响。方法 对球囊损伤动脉内膜犬行 1L1B ,观察 1L1B对血浆巯基物质的影响。结果  1L1B后血浆巯基物质含量可显著升高 (P <0 .0 1 )。结论  1L1B可提升血浆巯基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60例冻疮患者。结果治疗2周后,痊愈53例,痊愈率88.3%;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未见不良反应。MEBO治疗冻疮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氟替卡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 9例年龄 2~ 16岁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纳入本研究。氟替卡松剂量为 :轻度哮喘 12 5~ 2 5 0 μg/d ,中度哮喘 2 5 0~ 3 75 μg/d ,重度哮喘 3 75~ 5 0 0 μg/d。根据病情按需使用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时间共 12周 ,其间进行 3次随访 ,对患儿症状、体征及肺功能进行评价和计分 ,并记录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1) ,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 <0 .0 1或 0 .0 5 )。在合并过敏性鼻炎的 2 2例中 ,治疗后 17例鼻炎症状完全控制 ,4例症状减轻。总的疗效评定显示 ,2 2例达临床控制 ,13例显效 ,4例好转 ,无无效病例。在 12周的治疗中 ,未发现咽部感染、声音嘶哑及支气管痉挛等药物副作用。结论 氟替卡松具有疗效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等特点 ,适用于儿童哮喘的长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