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这种快速性异位心律失常患儿多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有潜在的生命危险,因此,来诊后需给予紧急处理,力争尽快转律,但少数病例病情复杂,给定性诊断和用药选择带来困难,偶有误诊误治情况发生。现就结合儿科急诊的具体病例,对诊断与治疗中的几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儿科医生对此病的应诊能力。  相似文献   

2.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逮(简称扭转型室速)在儿科临床上少见,国内偶有报告。但由于它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常引起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如不及时处理,可转交为心室纤颤,甚至发生猝死。近年来我科收治4例,现就诊断与治疗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女各2例,年龄分别为6个月、5、7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1例婴幼儿PSVT的临床表现、发作时心率、并发症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PSVT发作时可出现精神萎糜、拒乳、面色苍白、呼吸喘促。平均心率260次/min,15例并心功能不全。无并发症患儿予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ATP)、胺碘酮静脉推注,可转复窦性心律;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予地高辛或联合应用多巴胺、硝普钠,改善心功能后再推注抗心律失常药,可安全复律。结论 婴幼儿PSVT症状隐匿,发作时心率快,易并心功能不全;在心功能正常或改善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可使患儿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4.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PST),并非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但属完全可以治疗,药物反应良好的儿科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所以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3个连续的房性或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PST)是一种可以治疗的心脏急症。本症在儿童的发病率估计为1∶25000。实际上发病率可能比此值为高,因未来就诊或未逢发作期。如不能及时治疗,发作可能持续,病情很快恶化。若不预防再发亦可发生危险。儿科文献对本病记载很少,因小儿发病原  相似文献   

6.
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在首次发病一年内复发者占35~65%。作者报告了47例的随访研究,平均年龄为14岁(10~26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14例,3/4患者初次发作小于生后2个月。39例属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上看不到有扑动波形。其余8例属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在心电图的某  相似文献   

7.
<正>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新生儿期急诊之一。发作时心率可达230~350次/min,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预后好。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及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PSVT新生儿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例1:男,22天。患儿于上感后反复出现气急、发绀、咳嗽、时有呕吐。听诊心率数不清,肺部闻及湿罗音,肝肋下3.5cm,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伴心衰。经抗感染、吸氧、强心剂等治疗,上述表现时有反复,至入院第七天心率140次,ECG检查为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阻滞,考虑为洋地黄中毒所致,并拟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第9天患儿又发作时,ECG示异位心率300次,各导联P、T重迭不易辨认,QRS形态同窦性,TⅠ、ⅡaVF浅、倒置,STV_2V_5段压低,0.1mv。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多巴胺是治疗循环性休克的一种有效药物,在成人中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室性节律失常。最近研究发现,在儿童中应用的剂量与成人相同时,未见心律失常发生。作者报告1例流脑婴儿,应用多巴胺时产生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这种副作用以前还未曾报导过。病例报告:6个月女婴,患流脑并发DIC,心律齐、心率150次/分,心音正常无杂音,胸透,心电图,心肌酶均正常。入院后1小时血压由120mmHg下降至50mmHg,脉搏无力。立即静脉输入多巴胺10μg/kg/分,未见有明显反应。当总剂量达50mg时,发生PSVT(心率300次/分)压迫迷走神经无效,静脉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2天,呕吐3天,拒奶1天,以败血症收入院。第二胎,第一产,孕期正常。三天来呕吐,非喷射性。精神萎靡,嗜睡,一天来拒奶,查体:T3620℃,P220次/分,R80次/分,体重3400g,呼吸急促,前囱稍饱满,眼睑略浮肿,口唇轻度紫组,双肺呼吸音粗,心率220次/分,律整,尚有力,肝助下scm,剑下4cm,质韧,余阴性。血Hb200g/L,WBC4.4×109/L,N0.69,L0.18,E0.01,M0.02,X线脑片示双肺炎症,心外形正常。按肺炎心衰经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吸氧治疗14天,病情好转,心率降至120次/分,肝助下1.scm,第15天突然出现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小婴儿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气促、烦躁、汗多等;儿童表现为胸闷、心悸、腹部不适、乏力等。将电复律、食管调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以食管调博转复率最高,物理治疗转复率最低;普罗帕酮、地高辛、胺碘酮3种药物的转复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略。治疗PSVT方法多样,可先试行兴奋迷走神经,无效者再采用药物治疗,也可以使用电复律和食管调搏术,其中食管调搏术复律成功率较高。治疗PSVT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选择药物需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室性心动过速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其主要危害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有的患儿甚至可转变为心室颤动致心源性猝死.所以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则无论发病年龄,还是有无基础性疾病的存在,往往需要急诊有效处理~([1]).但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困难,医生在处理时表现得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Fifty-four spontaneous episodes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in 23 patients, varying in age from one day to fourteen years,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verapamil according to a specific protocol.
Stable sinus rhythm was obtained promptly with no side effects in 76% of episodes. There was no response in 9%; an unstable rhythm in 7.5%; and severe side effects (hypotension, sinus bradycardia and cardio-respiratory arrest) in 7.5%. All severe side effects were associated with larger than recommended doses of verapamil.
Intravenous verapamil reverted 100% of all episodes of idiopathic PSVT in eight patients; 83% of episodes in five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only 57% of episodes in nine patients with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It was ineffective in one neonate who had had intra-uterine SVT.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发病特点、急诊处理方法、转归及收住院诊治情况。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6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PSVT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儿科急诊共诊治65例PSVT,年龄8d~16岁,平均6.45岁,其中~1岁11例,~3岁4例,~6岁8例,~16岁42例。各年龄组通过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治疗大多能成功复律。65例患儿中,收住院22例(34%)。婴幼儿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拒奶、烦躁、气促、水肿,其中并发心力衰竭9例;年长儿组(3~16岁)多表现为心悸、胸闷,无一例并发心力衰竭。不能复律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或需特殊检查或因其他疾病收住院者共22例(26例次),其中<3岁14例,占住院患儿的64%。以脓毒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待查等诊断收住院者5例,均为<1岁的患儿。结论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心力衰竭多,病情重。年长儿组诊断容易,处理及时者大多数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16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由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确诊;临床症状、查体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进一步明确患儿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状况;根据其原发病、心率及心功能状况选择有效的强心剂及β-受体阻滞剂。结果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与患儿心率快、有原发性器质性心脏病有直接关系。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特点P′波具有3种以上的形态,P’P’,RR,RP’绝对不等;易伴有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心衰者加用地高辛治疗,不伴有心衰但有心率增快者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肯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多于一年左右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新生儿期,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健全有关。心电图和HOLTER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是有效的治疗药物。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患儿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制,用心内电生理学方法检查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儿。结果:房室结折返9例,均为慢快型;房室折返共22例,其中隐匿性附加束11例,预激综合征10例,Mahaim束1例。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可使双通道显示,三通道变为双通道并利于室上速的产生。如双通道和附加束同时存在,室上速开始时折返环可以不固定。提示,室上速以房室折返为主,同一病例中可以有不同的折返回路及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