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度处理钻井废水的混凝-催化氧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混凝-催化氧化技术对钻井废水的深度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钻井废水的混凝处理,去除了废水中的绝大多数污染物。在催化氧化处理过程中,采用Fenton试剂(H2O2/Fe2+),并通过Fe2+催化技术降低了钻井废水中的COD值。结果表明,钻井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色度和浊度(或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COD值有了明显降低,达到综合污水排放二级标准(GB 8978—1996)。该技术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能较好地适应钻井作业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气田聚磺泥浆钻井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混凝-二次絮凝-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钻井废水。实验取200mL普光301—3井钻井废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废水吸附pH值为1.5,活性炭加入量40g,吸附时间为1.5h,吸附后出水调整pH值9.0。处理后钻井废水COD去除率大于90%,色度去除率100%。  相似文献   

3.
钻井废水达标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地阐述了钻井废水的来源、组成、污染特征及处理现状,并针对具体情况,设计了酸化-混凝-氧化的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可以有效地降低钻井废水的COD值、色度和悬浮物;用PAC混凝沉降可进一步降低酸化处理后污染物的浓度,其中色度和SS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可以使钻井废水的COD值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混凝-臭氧氧化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臭氧浓度、pH值和反应时间对混凝-臭氧氧化去除COD和色度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处理成本和降解效果的前提下,提出反应体系的最佳工艺参数:PAC投加量为100 mg/L,臭氧浓度为100 mg/L,pH值为10.61,反应时间为30 min。最终COD去除率达到80.05%,色度降低96.74%,比单独臭氧氧化分别提高29.19百分点和19.9百分点。处理出水COD浓度为53.87 mg/L,色度可以降为6倍,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聚硅酸铝在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并在室内合成出絮凝剂样品聚硅酸铝,将其应用于钻井废水处理,结果发现,由于聚硅酸铝的电中和能力强,吸附架桥和卷扫作用均优于PAC,具有更好的去除COD和脱色功能.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元坝气田钻井废水的污染特性和常规处理方法,在分析钻井废水常规处理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盐钻井废水深度达标处理的方法——SUF膜处理技术,并通过实验考察了SUF膜技术对元坝气田钻井废水深度达标处理的适用性。实验水样选用元坝气田钻井废水10 m3,处理前后共取了10组对比样。实验结果表明,SUF膜技术处理钻井废水的产水率大于70%,SUF膜技术对于钻井废水的COD和氯离子去除效果较好,10组水样出水COD都降到100 mg/L以下,氯根离子浓度降到400 mg/L以下,COD去除率在98.5%以上,氯离子去除率达到96%以上,对COD指标小于9 000 mg/L的钻井废水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GB 8978-1996)一级标准,通过在永页1井的应用,验证了SUF膜技术在元坝气田钻井废水深度达标处理的可行性,为钻井废水的高规格和高标准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钻井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满足钻井废水的高规格和高标准处理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聚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经化学混凝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cr)仍然较高,有时高达1000mg/L以上,须进一步进行处理.用Fenton试剂的强氧化性结合活性炭吸附对聚磺钻井液体系钻井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可达90.7%,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可生化性也得到提高.该方法可在浓度较高的聚磺钻井液体系钻井废水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油田压裂废水的絮凝-Fenton氧化-SBR联合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压裂作业废水矿化度高、悬浮性固体(SS)含量高和有机物含量高且性质稳定的特点.采用絮凝-Fenton氧化-SBR联合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了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废水COD值为2000mg/L-3000mg/L时。聚合硫酸铁(PFS)加量为50mg/L、聚丙烯酰胺(PAM)加量为4mg/L、搅拌速度100r/min下进行絮凝沉降30min,再于H2O2投加量为1000mg/L、FeSO4投加量为150mg/L反应温度为40℃条件下氧化处理45min后,进入SBR反应器曝气8h和沉降1h后。处理后压裂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5.43%.出水COD值降至125.84mg/L.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某化工企业乳聚丁苯橡胶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可溶性磷酸盐的问题,采用了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为518~1 142 mg/L时,总磷质量浓度为59~124 mg/L,出水COD为53~385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1~10 mg/L,各项指标均达到后续污水处理场进水标准;处理后的出水可生化性提高到0.40以上,处理效果良好,处理废水药剂直接成本为8.20元/t。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由兼氧塘、好氧塘和水生植物塘串联而成的生态塘系统处理石化废水尾水,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其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经处理后,污水的COD降低率为25%~50%,系统出水的COD稳定在40~50 mg/L范围内,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中对COD的要求,但石油类物质浓度指标略微超标;温度是影响生态塘系统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净水效果呈季节性变化,温度较高时处理效果较好,其对总氮(TN)去除的影响大于COD和总磷(TP);光照对COD降低率、TP和TN去除率的影响较为相似,最高去除率均出现在16:00左右,夜间三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钻井废液一直是油田治理环境风险的难题,本实验以某油田钻井废液为研究对象,其COD值高达67 920mg/L,通过酸化-混凝-催化氧化等联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重点考察新型混凝剂PAZC的制备及其二氧化氯催化氧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后其COD值能降到126.9mg/L,达到GB/T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页岩气开采用滑溜水压裂返排液组成、特性及处理现状分析,结合页岩气开采现场及国家对水资源的资源化利用、环保要求,提出了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及磁分离处理滑溜水压裂返排液研究思路。实验研究了影响电催化氧化技术及磁分离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讨论了电催化氧化作用机理,研究得到处理优化工艺条件。电极板选择铝板电极,极板间距为4cm;催化剂选择二氧化钛,加量为3.0(w)%;处理时间为40min;电催化氧化处理电流为0.06A,电流频率为1 800Hz;磁铁粉加量为0.3%(w),絮凝剂HPAM加量为20mg/L。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技术及优化工艺条件处理滑溜水压裂返排液,处理后水质COD值、SS、油含量、色度、pH值等指标均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硅藻土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吸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硅藻土、硅藻土与氯化铝、硅藻土与氯化铁为吸附剂,考察并对比了3种吸附体系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硅藻土与铝盐和铁盐等无机絮凝剂复配后,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提高,其与氯化铝复配的吸附效果要优于与氯化铁复配。硅藻土与氯化铝复配时,当m(氯化铝)/m(硅藻土)为1时,其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化学需氧量、浊度、色度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40.14%,38.82%,37.81%,11.56%;与氯化铁复配时,当m(氯化铁)/m(硅藻土)为1时,其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化学需氧量、浊度、色度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36.01%,33.45%,19.35%,5.87%。  相似文献   

14.
油气井低密度钻井废液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油气田钻井废液的形成、污染、处理状况的基础上,探索了油气田低密度钻井废液的处理工艺、处理剂配方。研究表明,通过减量-化学混凝法处理钻井废液,既可以降低处理难度,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所筛选出的PJJ破胶剂、HNJ-1混凝剂及ASNG、HNZJ-1助剂对低密度钻井废液进行处理效果好。其COD去除率达到99.67%,把COD为18000 mg/L的原始钻井废液处理后其COD值为58. 8 mg/L,处理水质指标达到GB8978-96的一级排放标准。从研究的工艺过程可以看出,利用减量-化学混凝技术对油气井低密度钻井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工艺简单,切实可行,能够实现零排放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油气井钻废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渤海油田PEM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废弃物固液分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分离水的污染特点,首先针对渤海油田PEM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废弃物固液分离水进行了混凝剂优选,优选出凝聚剂HNJ和絮凝剂HXN;然后对分离水pH值、混凝剂加量、体系温度、混凝时间以及水力条件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确定了适合渤海油田PEM废弃物固液分离水混凝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后出水的水质明显变好,其中色度、浊度和悬浮物SS的去除率均高达95%以上;COD、BOD均有所下降,具有较好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Macroporous weak basic anion exchanger(D301R)was used to remove organic substances from drilling wastewater.The effect of pH,temperature and contact time on adsorp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in batch experiments,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removal ratio of drilling wastewater was approximately 90%.and the COD of treated wastewater was below 70 mg/L under 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A mixed liquor of NaOH and NaCl was selected as desorbent because of its better elution performance.The results of column dynamic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showed that the COD of wastewater could be efficiently removed bv D301R resin,and the resin was easily regenerated by the selected desorbent.  相似文献   

17.
Macroporous weak basic anion exchanger (D301R) was used to remove organic substances from drilling wastewater. The effect of pH, temperature and contact time on adsorp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in batch experiment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ratio of drilling wastewater was approximately 90%, and the COD of treated wastewater was below 70 mg/L under 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 A mixed liquor of NaOH and NaCI was selected as desorbent because of its better elu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column dynamic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showed that the COD of wastewater could be efficiently removed by D301R resin, and the resin was easily regenerated by the selected desorbent.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油田对含油污水的处理主要采用自然沉降、混凝沉降、过滤、气浮等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河南油田对难以用常规处理方法的含聚含硫采油污水进行研究试验,最终采用生物膜水解酸化一生物膜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对双河联合站多余的含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该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中的石油类、硫化物和挥发酚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6.5%,99.7%和83.3%,对COD的去除率为75%。外排污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对其他油田污水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