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伤在历次战争中约占全身各部位伤的 10 %~ 17% ,但其阵亡率、伤死率、伤残率均居各部位伤的首位。为此 ,本研究以某型钢珠弹作为爆源 ,对其所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旨在探讨该爆炸性武器对脑组织的致伤特点与规律 ,并为平战时救治严重颅脑损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  弹药 :某型钢珠弹 3发 ,内装烈性炸药及预制破片。  动物及布放 :东北地区绵羊 30只 ,雌雄不拘 ,体重 ( 2 9.73±7.49)kg ,测试伤前生理参数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及心电图等。根据该钢珠弹的装药量、破片密度、有效杀伤半径等致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某型钢珠弹对四肢的致伤特点及规律,为四肢爆炸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现场实验的方式,观察某型钢珠弹引爆后对实验动物的致伤作用。结果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53.3%,伤后6h达70.6%,四肢残片伤的发生率为56.7%,其中软组织损伤占66.7%,骨折发生率为23.3%,且均为粉碎性骨折。合并伤以胸、腹部最为多见,分别为70.6%和64.7%。结论 四肢爆炸伤在该试验中发生率高,局部组织毁损严重,骨折均为粉碎性骨折,合合并全身多处损伤。  相似文献   

3.
颅脑投射物伤合并爆炸伤的动物模型及损伤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可供实验室应用的颅脑爆炸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与雷管同步启爆模拟爆炸性武器产生破片和冲击波,用不同的弹速与冲击波压力组合致动物颅脑伤,观察致伤能量与损伤程度间的关系及伤后病理改变的特点。结果 动物伤后可存活6h以上,局部伤情和病理改变能体现颅脑爆炸伤的特点。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用于颅脑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坐骨神经火器性震荡伤模型。方法 大耳白兔 2 6只分为A、B、C、D、E组 ,以右大腿后部坐骨神经体表投影线中点为靶点 ,致伤武器为 5 3式 7 62mm滑膛枪 ,致伤弹为 0 3 8g和 1 0 3g钢珠。测钢珠致伤速度 ,计算传递能量 ,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变化。结果 A、B、D组表现典型坐骨神经火器性震荡伤 ,C、E组损伤程度较轻 ,B组致伤速度为(93 9 8± 16 0 )m s ,传递能量 (80 0± 8 5 )J。结论 B组用 0 65g药量驱动 0 3 8g钢珠 ,既能造成典型坐骨神经震荡伤 ,动物伤情较稳定 ,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高速小质量投射物所致火器伤的酶活性改变规律,我们对高速钢珠弹所致猪软组织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的变化作了观察,其结果如下。 1 材料方法 健康猪12只,体重32.6±6.4kg,动物在麻醉下作双后肢致伤,钢珠弹质量1.03g,撞击速度为1644.6±22.8m/s。致伤后做颈总动脉和肺动脉插管,给予基础水量,不作其他治疗。致伤前采集1次正常血液,然后分别在伤后1、2、4、8、12和24h取血,进行CK、LDH及其同工酶活力测定。  相似文献   

6.
某型炸弹致伤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引爆某型炸弹战斗部致伤动物,观察分析其对动物致伤的伤情特点,从而为爆炸伤的临床救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某型炸弹战斗部放置于离地面一定高度,通过直流电引爆致伤动物,动物为西北地区健康山羊32只,围绕爆心呈扇形布放于10~80 m不同距离处,所有动物均右侧面向爆心,伤后严密观察动物伤情,存活至24h的以股动脉放血方式处死解剖观察.结果在32只实验动物中,21只(65.6%)于伤后即刻死亡,3只于伤后12~16 h死亡,存活至24h的有8只(25.0%),10 m和15 m战壕内动物的存活率分别为1/3和2/2.破片伤和冲击伤为主要损伤方式,40m内破片和冲击波复合伤的发生率高达86.9%.结论炸弹对动物致伤主要由爆炸时破片和冲击波所致;高速破片有加重冲击伤的作用;近距离的动物合并轻度烧伤.损伤后伤情复杂,现场死亡率高,救治困难.战壕对破片、冲击波和烧伤均有一定程度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武器的发展 ,高速小口径、小质量投射物造成火器伤与以往相比 ,伤情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颌面部火器伤较为常见。但国外学者对颌面部火器伤认识不一 ,Andren等[1]认为 :颌面部火器伤时 ,不会有瞬时空腔形成 ;Shelton等[2 ] 根据临床观察 ,推测颌面部火器伤与其它部位火器伤一样 ,有瞬时空腔形成且引起周围组织损伤。本实验以高速钢珠致伤狗下颌部 ,通过高速微秒X光摄影观察方法试图证实瞬时空腔是否存在 ,以及面神经损伤机理和特点。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致伤火器 采用五·三式滑膛弹道枪 , 5 .5 6mm钢珠致伤 ,…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17只犬的实验研究,报告了4.763毫米0.44克钢珠弹三种速度致伤早期血清肌酸激酶(SCK)的变化,以及它与组织吸收动能、伤道周围坏死组织清除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伤后6小时内SCK活性随钢珠弹致伤速度增高所致的组织吸收动能、伤道周围坏死组织清除量等生物效应值的增加而升高,并有显著相关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肢长骨爆炸伤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某型导弹战斗部对四肢的致僵规律与特点,为四肢爆炸伤的救治提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某型导弹战斗部作为爆源,将绵羊45只呈扇形布放于距爆源不同距离处后引爆,致伤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 在45只实验动物吸23只(占51.1%)于导弹战斗部后速发死亡;共有21只动物四肢长骨损作,共有34处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28处,占82.4%,且都 其它部位的损伤。结论 在该现场试验中四肢长骨爆炸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历次战争中 ,四肢战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 6 0 %~70 % ,因而四肢战伤的急救与早期外科处理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的部队的残废率及战斗力。随着武器的不断发展和战略战术的转变 ,爆炸性武器的应用越来越广 ,使得四肢发生爆炸伤的机率也随之增加[1~ 3] 。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肢体爆炸伤的动物模型 ,以供对肢体爆炸伤的病理、病生以及修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新西兰白兔 2 8只 ,体重 2 .4~ 3 .5kg ,由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致伤物  采用钢珠和雷管复合致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