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海绵城市以及如何构建海绵城市尚未取得充分共识,笔者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5个方面的技术思考。1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目前业界提及海绵城市时,言必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甚至将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海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积极加快了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城市水生态系统,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因此破解这一难题,才能推动城镇化平稳致远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解决城镇化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和谐的问题,建设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核心是转变排水防涝思路。综合考虑城市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的问题,引入地下水库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水头差自然地将降水补给到地下,使降水能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达到内涝防治、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友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2021年夏天,郑州等多地上演看海模式,再次提醒我们海绵城市建设及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3年,我国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来,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然而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系统论述,如何将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做法应用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也较少,相关研究更不够系统.本文...  相似文献   

6.
项目开发的排水战略的重点是应采用适当的排水系统,选用渗透塘、调节池、渗水池等设施达到减排和暴雨消峰的效果.通过分析英国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建设的经验,介绍英国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采用调节池和流量控制器相结合的措施,可很好的达到这个目标;国际上发达国家长期执行项目开发可持续性排水的效果已证明,严格执行项目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径...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圩垸地区的城市排涝问题,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城市圩区排蓄工程总费用现值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下的泵站外排能力、排涝设计标准下的泵站外排能力与圩内水面率和下沉式绿地率等排涝主要参数的关系、城市生态需水量等为约束条件,以泵站外排能力、水面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为决策变量,构建非线性数学模型,采用罚函数法进行求解。对常州市新北区北部新城高铁片区排蓄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排涝流量为61.28 m3/s、水面率为11.97%、下沉式绿地率为51.77%、透水铺装率为15.00%的优化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圩垸地区城市排涝主要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西安市政府大力推进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近年来,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虽小有成绩,但是仍存在排水管网系统未进行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南昌市可充分借鉴西安市西咸新区的先进建设管理经验,组建独立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实施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知识宣贯,倡导全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助力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为出发点,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意义,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河流域具有漫长的历史,粗线条梳理了海河水系形成过程、海河流域防洪排涝发展历程、农田水利发展历程、水土资源保护历程、水利管理发展历程等基本情况,并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进展、雨洪管理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及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现状及建议成果。经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对比分析,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即海绵城市建设在核心技术方面需结合城市特点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责任制以及加强对城市水科学方面的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多尺度海绵城市系统雨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使城市洪涝灾害的产生具有多尺度特征,海绵城市系统中也存在多种规划建设层级与尺度,且各层级尺度下的规划建设内涵与雨洪控制目标各不相同。本文基于SWMM模型,以位于广州市的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局域集水单元、城市汇水区、城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解析、海绵改造方案设计与模拟的方式,对不同尺度海绵系统雨洪控制措施的合理设置,以及实现城市排水治涝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控制目标进行系统性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海绵系统中应通过微观控制措施实现系统径流、出流要素控制,在中、大尺度海绵系统中应通过兼顾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管渠与调蓄设施、源头与终端结合的控制措施,分别实现流量峰值的控制与积水情况的缓解。研究可为海绵城市的统筹规划建设及不同单一尺度区域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提供明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讨论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可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性城市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理念和技术,以及一些雨水管理法规与奖励政策,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排水系统改造、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推进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2022年冬奥会协办地张家口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阐述张家口中心城区洪涝灾害现状,分析了中心城区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试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分别对现状、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的径流总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和验证。为促进张家口市海绵城市建设及人水和谐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系规划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桂林水系思想重点在于在峰值负荷时给水以更多空间,实现峰值蓄水和季节性蓄水。本文针对当前多数城市化建设面临的城市内涝问题,通过分析现代桂林内涝积水原因、古代桂林水系格局及其排涝优势和古桂林水系思想在现代桂林水系中的典型应用,给出了基于古桂林水系的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地下水库系统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在介绍地下水库的概念、分类和国内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海绵城市的内涵和要求,地下水库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优势及地下水库调蓄、净化、水循环路径等基本原理,论证了地下水库系统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基于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设计了囊括地表拦蓄、陆域雨水收集、补源、地下蓄水、取水、泄水、污水排放及处理、中央监控等八大系统为主体的地下水库系统工程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内涝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水问题,讨论了海绵城市与雨水收集利用的关系,提出城市暴雨管理的一种新观点——雨水雨能联合利用(Co-use of Rain WaterRain Energy,RWRE)。以屋面雨水收集为例,给出了其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模式,介绍了实现RWRE的雨能发电、雨水电化处理、积水助排等几项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世界上第一座采用RWRE模式建成的雨水电站——位于金华市茂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内的小型雨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系统,分析了RWRE的应用前景。分析认为,相对于传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RWRE具有环境友好、节能降耗、产投比高、能协同缓解城市水问题等优势,可以通过雨水管网连接和自然能互补发电两项措施分别解决RWRE雨水收集量不足和雨能品质差的问题,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传统灰色基础设施带来的"城市病"越发凸显。突发罕见的暴雨所导致的城市内涝给我国多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绵城市建设是防治城市内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将排水功能归还于自然。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福寿沟通过利用自然本身进行雨洪调蓄,其精妙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对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从国内外海绵城市的研究现状入手,充分挖掘海绵城市的深层含义,探究海绵城市构建的哲学思想,再引入福寿沟的建设理念,通过剖析福寿沟结构、工作原理、建设思想,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基本原则,最终得出福寿沟建设理念对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启示,即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核心是"天人合一";生态优先,统筹建设,关键是"以人为本";根除病根,城镇转型,方法是"绿色先行"。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在兴隆大明湖片区内实施五大系统海绵工程措施,通过对该试点区典型工程实施水量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试点区域雨洪调蓄能力增加,外排流量减小,地表径流有效减小,内涝积水点全部消除,马路行洪得到极大缓解,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等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