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9,(1)
通过智慧园区变配电设施的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智能化设备的运作效率,最终优化综合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综合能效评价体系的指引下,构建完善综合能源服务一体化管控平台。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共建筑设施管理成熟度的测评和优化,对其功能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公共建筑设施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其成熟度模糊综合测评体系:通过识别公共建筑设施管理关键实践以确定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关键实践权重,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成熟度等级。该方法应用于某高校设施管理成熟度评价,得出该校设施管理成熟度水平和改进方向。研究提供了公共建筑设施管理成熟度等级测评体系,对提升公共建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大型游乐园区运营指挥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大型游乐园区运营指挥中心智能化优化设计原则,提出优化设计措施,以此构建一个先进适度、安全适用、节能高效、运维便捷、性价比高的大型游乐园区运营指挥中心一体化智慧集成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华乐-环海花园”智能化园区的系统集成的工程实例出发,介绍实现园区智能化的关键是建设两大平台:数字信息平台和控制管理平台。同时介绍了“华乐-环海花园”实际智能化功能,包括园区安防系统、家居安防系统、园区“一卡通”系统、园区智能化管理功能和计算机物业管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长春明珠”智能化园区的系统集成的实例,介绍实现园区智能化的三大平台;物理平台、技术平台和操作平台;介绍“长春明珠”实际智能化功能,包括园区安防系统、家居安防系统、园区“一卡通”系统、园区智能化管理功能和计算机物业管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以中电海康总部基地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为例,探究基于大型产业园区智能化基础系统及网络建设,搭建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打破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孤岛状态.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的采集、集中处理、挖掘分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不断优化提升园区管理,达到智慧园区的宜居性、实用性、绿色节能要求,为园区的入驻单位、...  相似文献   

7.
陈烈 《绿色建筑》2014,(3):68-71
针对低碳智慧园区的建设要求,提出一种低碳目标实现的智慧园区信息化架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园区低碳建设的信息化需求,然后设计了低碳智慧园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管控、绿建建设与运营、用能系统的优化、碳排监测和交易4个模块,并结合全周期的理念、采用可扩容原则,设计了运营阶段低碳智慧园区信息化平台的体系架构。详细阐述了动态实时信息流的设计,并通过工程应用实现了本架构的部分功能,验证了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唐国宏 《建筑电气》2021,40(11):45-48
通过建设基于BIM的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从C端访客互动、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园区科技管理方面着手,通过将智慧访客、智慧安防、智能监控、智慧食堂、智慧能源、智慧设施管理等系统的管理集成到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上,达到完善安全管理、增强客户互动、降低人工成本、保证运行品质、降低运行能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周峻岭  夏海山  吴尧 《建筑经济》2021,42(2):114-117
分析地下空间智能化运营管理特点和功能,然后通过案例详细介绍地下空间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功能实现情况,并分析评价该平台的智能化管理效益,为地下空间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实现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精细化管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结合苏州现代传媒广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重点探讨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在能耗计量、能耗数据分析、用能安全管理、配电智能化、智慧照明、商业租户预付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平台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某科技园区为具体研究对象,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原则,结合园区自身特点,对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以及园区管理、服务、创新全方位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编制生态智慧园区建设评价标准,并通过预评价,验证并确保标准框架及内容设置的科学、合理、全面和可行可实施。指导并规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智慧园区建设,实现园区的高端化、生态化、智慧化、创新化发展,并以此推进绿色生态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王亚华  霍英 《城市开发》2022,(6):120-121
<正>在杭州滨江区,一座占地面积338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2138平方米的智慧园区引人瞩目。智慧园区依托智慧云平台项目,覆盖AB塔楼及地下室范围,集成BA楼宇自控、安防、消防、能耗、环境、停车等子系统,以“云、边、端协同计算智慧物联AIoT平台”为支撑,利用新ICT信息技术,赋能园区安全、管理、运营和服务各环节。智慧云平台项目坚持“以人为本,效益优先”原则,打造数字化技术赋能的新一代科技、高效、安全、绿色、健康的智慧园区。  相似文献   

13.
臧胜 《江苏建筑》2023,(S1):125-128
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新基建和新经济理念等催生了智慧城市快速发展。智慧园区作为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从全局出发。智慧园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园区自身的需求,还应为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3月14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主办、同方泰德承办的"智慧园区创新发展"的主题论坛现场人气爆棚,行业专家、设计院、业主及企业单位代表等人士齐聚论坛,共话智慧园区的建设与运营。同方智能建筑与园区总工吴悦明发表题为"物流园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演讲,分析了中国物流园区市场及现状,向大家传递了同方在智慧物流园区建设的"匠心建设、初心服务、恒心运营"的经营理念。2016年,同方服务的中鼎智慧物流园项目不仅是"山西龙头、国内一流"的物流产业集群智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难题,依托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搭建了数据导向下场馆可持续运营数据库和智能化评价模型,进而实现了可持续运营智能化评价平台的建构。通过对场馆运营性能指标的量化评价,实现前期设计阶段方案预测和性能评估反馈。研究旨在通过对既有对运营模式的规律探索,合理量化设计决策,促进场馆赛时赛后“双轮驱动”,为推动大型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和可持续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幸福林带地下空间采用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在系统安全、设备寿命、环境指标、运行能耗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将原本分散、独立的智能化子系统及各类设备通过集成技术连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上,使系统间及设备间的通讯变得毫无障碍,从而形成具备完整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服务地下综合体,提升建筑运营空间管理能力,实现地下空间高效利用。幸福林带地下空间的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对我国地下综合体运营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地下综合管廊智能互联运营监控系统的需求,构建智能互联监控系统架构,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智慧管廊综合监控平台四个子系统,为综合管廊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2022,(8):59-62
中铁四局集团研发的智慧建造平台,构建了“一平台、多系统”的应用模块,实现了数据智能采集、实时传递、智能预警。平台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研发了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工程现场人员管理等难题;基于姿态数据的工作状态判定方法,研发了工程设备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工程机械智能化管理。平台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的智慧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引入到大型建筑结构运营安全评价中,提出了包含建筑结构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在内的大型建筑工程评价影响因素.依托工程设计规范,结合专家调研,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降低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具有一 .定的应用价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了大型框架结构的运营安全评价,通过算例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智能建筑的“5A”、“ 4C” 说法出发,根据智能园区建设的实践,提出智能园区三大平台,即:综合布线—智能园区的物理平台、计算机网络—智能园区的技术平台、现场总线—智能园区的应用(操作)平台,指出扩大和发展智能园区功能、降低园区智能化系统集成建设成本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通用性强集成度高的现场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