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肝癌这种异质性恶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组织学分型.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 TME)是一个由肿瘤细胞及肿瘤相关基质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 HCC可以通过多种血管生成模式形成肿瘤相关血管,已有研究表明TME各组分通过多种方式介导HCC的血管生成,使其临床抗血管生成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就HCC的血管生成模式、TME对HCC血管形成调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供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肿瘤,也是世界癌症死亡的第3大原因,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多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miRNA作为一种在恶性肿瘤发生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短链非编码RNA,通过与其靶基因的特异性结合从转录后水平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1]。自miRNA被发现以后,在多种生物体中发现并调查了更多的miRNA,目前,miRNA被公认为可以影响几乎所有生物过程的关键中介,包括发育、免疫反应、分化、增殖、凋亡、入侵和转移。本文从miRNA对HCC的免疫微环境、炎症微环境、血管生成微环境等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Hh信号异常激活可加速肿瘤的生长。Hh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串扰与肿瘤的生长和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抑制Hh信号在抑制肝细胞癌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h信号异常激活在肝细胞癌和肝癌肿瘤微环境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潜在的治疗意义作一综述,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年研究显示,血小板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发现血小板不仅参与止血,还作用于肝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作为一种细胞介质通过免疫应答等途径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此外,血小板及其衍生物可作为肝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辅助策略应用于肝细胞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肿瘤的发生、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CAF的募集、活化、促血管生成及调节肿瘤免疫等方面对CAF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T淋巴细胞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主要免疫细胞,能够通过产生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酶(穿孔素、颗粒酶B)等途径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从而控制肿瘤进展。同时,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髓样抑制细胞等免疫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常见免疫细胞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涉及T淋巴细胞功能调节的关键信号通路在HCC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HCC更优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协助诊断、监测肝细胞癌(HCC)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肿瘤标志物对HCC的诊断、预测肿瘤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价值。新的肿瘤标志物不断被发现,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和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 (BMP9)对肝细胞癌(HCC)肿瘤干细胞(CSCs)干性、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肝癌CSCs,采用RT-qPCR法检测BMP9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MP9蛋白表达。采用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肝细胞癌肿瘤干细胞(HepG2-CSCs)以敲低BMP9表达,并分成HepG2-CSCs组、HepG2-CSCs-BMP9敲低组。加入MAPK/ERK信号激动剂(DIPQUO)后,将细胞分为三组:HepG2-CSCs组、HepG2-CSCs敲低组及HepG2-CSCs敲低+DIPQUO组。采用RT-qPCR实验检测HepG2-CSCs干性相关分子CD44、SOX2和OCT4表达,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MAPK/ERK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比,肝癌细胞和肝癌肿瘤干细胞(HepG2-CSCs)中BMP9表达上调(P<0.05)。HepG2 CSCs细胞中BMP9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HepG2细胞(P...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属于细胞因子家族,其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近年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趋化因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后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生长、转移、血管生成、炎性反应及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趋化因子与其受体在肝癌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其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具有促癌和抑癌的双重特性,其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使肝癌细胞发生增殖、侵袭和转移。外泌体同样可调节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从而对肝细胞癌具有调控作用,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转移,进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出通过免疫调节、重塑肿瘤微循环等可使外泌体成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鼠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大鼠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二乙基亚硝胺为诱癌剂制造大鼠肝癌模型,分离培养肿瘤细胞,按照卵圆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Kit、Thy—1、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7、CK8、CK14、CK18、CK19和Y-谷氨酰转肽酶]分选肿瘤细胞,比较各个表面标记物阳性肿瘤细胞亚群与阴性肿瘤细胞亚群移植裸鼠后成瘤能力的差异,找出成瘤能力差异大的亚群细胞组,比较成瘤能力强的细胞与一般细胞的生长特征,并对其细胞周期分布进行研究。结果Thy—1阳性细胞、CK7阴性细胞与AFP阳性细胞成瘤能力明显大于对应细胞亚群(P〈0.01),具备初步的肝癌干细胞特征,这三种细胞比对应亚群细胞具有较低的增殖能力、更长的倍增时间与更小的最大增生倍数,细胞周期检测发现,无论是S期比例,还是(S+G2/M)期比例,这三种细胞也较对应亚群细胞为低,说明其体外增殖能力较弱。结论CK7阴性、Thy—1阳性和AFP阳性细胞具备大鼠肝癌干细胞的初步特征;大鼠肝癌干细胞可能具备增殖能力较低的生物学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丙烯醇致肝损伤微环境定向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丙烯醇导致的肝损伤环境对大鼠骨髓来源的Thy-1+β2M-细胞(BDTCs)向肝脏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磁分选方法分离雄性F344大鼠BDTCs,以PKH26标记后经门静脉输注入受者雌性F344大鼠体内。30只受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丙烯醇损伤+BDTCs移植组;B组:正常+BDTCs移植组;C组:丙烯醇损伤+等渗盐水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行血清生物化学检测,经荧光标记细胞定位、原位杂交检测Y染色体sry基因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移植的BDTCs在受体肝脏内分布、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和sry基因原位杂交均发现,供体BDTCs在丙烯醇所致的坏死汇管区附近呈片状或索条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汇管区附近的部分新生细胞序贯性表达OV-6、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和白蛋白,而B组肝内几乎未见阳性细胞出现;A组和C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9.8±3.1)d和(13.7±4.2)d。结论丙烯醇致肝汇管区坏死的微环境有利于BDTCs整合至肝细胞板中并向成熟的肝细胞分化,BDTCs在向肝细胞分化的同时还可能促进内源性的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肿瘤标记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用于肝细胞癌血清学诊断的主要肿瘤标记物,包括岩藻糖化甲胎蛋白,葡糖胺化甲胎蛋白,脱-γ-羧基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移酶同功酶Ⅱ,α-L-岩藻糖苷酶,C-反应蛋白和碱性磷酸同功酶I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扩散与转移的基础,根治肿瘤就要根除肿瘤干细胞。我们以往研究发现,肝癌是一种干细胞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间接反映肝癌干细胞药物敏感情况,有希望利用MSCs发展针对肝癌干细胞的药敏试验。脂肪基质干细胞(ASCs)与MSCs特性相似,取材更加简便,近来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ASCs是否与MSCs一样可以反映肝癌干细胞药物敏感隋况,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分离肝癌大鼠肝癌细胞、ASCs与MSCs,了解ASCs与MSCs反映肝癌干细胞药敏隋况差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干细胞与普通肝癌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的差别。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HepG2、Hep-11、Hep-12细胞株中对CD34、CD56、CD117、CD133、Nanog、OCT4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CD34、CD117、CD133在Hep-12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最高,在Hep-11中表达的阳性率下降或为阴性,而在HepG2细胞中均为阴性;CD56在Hep-12及Hep-11细胞中表达强度相当,在HepG2中为阴性;Nanog及OCT4在3种细胞株中均表达阴性。结论 CD34、CD117、CD133可能在鉴别肝癌干细胞与肝癌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癌是造成世界癌症负担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都有所上升,肝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肝细胞癌(HCC),是绝大多数肝癌诊断和死亡的原因。本文主要对于原发性HCC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循环DNA、高尔基蛋白-73、骨桥蛋白、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对HCC致癌机制、检测疗效、其相关治疗靶点、切除术后生存、复发率及相关GALAD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7.
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阐明了导致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使得我们对HCC发病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步.迄今,HCC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根据已报道的研究结果,在病毒或肝毒性化学物的作用下,肝组织内出现了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引起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显著改变,另一方面导致细胞内基因表达出现异常,最终形成了肿瘤.  相似文献   

1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473-1476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未成熟骨髓细胞,其大量存在于肿瘤患者体内,诱导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近年来,其在肝癌微环境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在肝癌微环境中募集、分化的相关机制仍未有清晰的阐述。主要总结了肝癌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如肝星状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相关内皮细胞等对MDSC分化、募集的作用机制,提出靶向MDSC作为辅助疗法以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强大的增殖分化潜能,可产生许多不同类型的基质细胞,后分化成不同功能的肝细胞,分泌一系列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能够抑制肝细胞炎性反应,减少肝细胞凋亡,甚至达到逆转肝纤维化,增强肝细胞功能的效果。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BMSCs与肿瘤的转化、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多种肿瘤增殖及侵袭等相关〔1〕。本文综述了目前BMSCs的研究情况,探讨BMSCs用于治疗HCC的机制;并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由于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HCC治疗的总体预后迄今仍无突破性改观.除了HCC病灶多中心发生的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HCC极易早期门脉转移导致肝内肿瘤播散,而且因肝内转移而复发的肝癌较多中心发生的HCC预后差[1].HCC侵袭转移涉及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并与肝脏的组织和解剖学特点有关.1 肝内转移和门静脉癌栓由于HCC容易早期肝内播散及高度恶性的特点,患者往往在尚未出现远处转移时即告不治,因此临床上HCC肝外转移相对较少.HCC转移能力与肿瘤的增殖活性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肝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