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主要共有物质的含量,明确丹红注射液中主要物质的组分结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0.4%甲酸水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数据统计分析及作图采用GraphPad Prism 6。结果:该方法测定了丹红注射液中12种主要物质基础的含量,并将其与丹参注射液中的11种共有成分和红花注射液中的2种共有成分进行比较。丹红注射液中含量较高者为腺苷、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除迷迭香酸和紫草酸,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的主要共有物质基础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含量测定比较后确证丹红注射液中含量较高的主要物质基础基本为来自丹参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少量为来自红花中的核苷类和酚类化合物,且部分活性较强的物质组分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药效差异的原因。而5-羟甲基糠醛不是三者安全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为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仍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丹酚酸A原料药中特定杂质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C。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2%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6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样品室温度4℃,进样量20μL。以丹酚酸A为内标,建立丹酚酸A原料药中特定杂质(紫草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丹酚酸A原料药中特定杂质,并比较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性。结果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迷迭香酸、紫草酸均在0.2~2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在线性浓度范围内,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C与丹酚酸A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52、2.09、2.33、1.06。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丹酚酸A原料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C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8,(4):433-437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与其原料药材核心成分间的相关性,为丹红注射液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丹红注射液原料药材、中间体、成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8种核心成分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 8种成分从原料药材到丹红注射液中的转移率如下:丹参素87.76%、原儿茶醛152.3%、迷迭香酸20.71%、紫草酸2.296%、丹酚酸B 1.451%、对香豆酸125.5%,丹酚酸A与丹酚酸D为生产过程中转化生成的新成分。结论本研究对于丹红注射液的生产以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30):4247-425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丹参药材中多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酮类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的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预测丹参药材中上述指标成分含量的定量模型:根据参考值,采集143批样品,以一阶导数法预处理光谱,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酮类成分的最佳波段分别为6 773.98~3 981.12、6 670.85~3 996.54、8 544.66~3 936.28、8 188.06~3 875.31 cm~(-1)。结果: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酮类成分的定量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9 0、0.832 2、0.821 5、0.925 6,校正均方差分别为4.46、0.48、1.34、0.71;外部验证R2分别为0.852 6、0.957 3、0.819 3、0.953 1,均方差分别为9.77、0.28、0.94、0.6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无污染,可用于丹参药材中多指标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丹参素、原儿茶醛等体外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将结果与同等浓度条件下每个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多组分之间是否存在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为丹红注射液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的体内药动学,及其在临床联合用药时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HPLC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及每种成分单独透析平衡时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果在3种浓度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1.88±0.58)%、(78.35±1.72)%、(63.48±2.17)%、(87.72±0.78)%、(82.77±2.83)%、(71.59±0.81)%和(70.55±1.34)%;而同等浓度条件下,这7种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3.34±1.06)%、(79.32±1.41)%、(78.97±0.08)%、(92.37±0.66)%、(84.95±0.38)%、(79.15±5.47)%和(75.49±0.75)%。与单体化合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相比,丹参素、p-香豆酸和紫草酸在丹红注射液样品中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有显著性;在本实验的药物浓度范围内,只有紫草酸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浓度呈线性;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实验条件下,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均>60%,且在样品体系中这7种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比单独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结合,但竞争影响可能较弱。考察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对该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时,其组分间的相互竞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临床用药配伍使用量,制备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配伍溶液,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光谱及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多指标含量。结果 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6 h内,溶液性状、pH值、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呈下降趋势,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3%),紫草酸含量下降了17.41%,丹酚酸A的含量下降了78.64%。结论 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在配伍6 h内部分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建议减少配伍或配伍后尽快输注,以提高输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丹红注射液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的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迷迭香酸在4.0~1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25);回收率在85.0%~101.4%之间,日内、日间RSD<8%;紫草酸在4.0~1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1 1);回收率在84.4%~93.9%之间,日内、日间RSD<9%;丹酚酸B在2.0~2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回收率在80.0%~97.4%之间,日内、日间RSD<5%。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好、准确率高,可用于丹红注射液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4%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尿苷、腺苷、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60,260,280,280,310,320,286nm;柱温为30℃。结果:尿苷、腺苷、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分别在1.56~58.4,0.57~21.2,15.7~590.0,6.8~255.2,1.69~63.2,4.2~156.0和13.7~514.4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96.5%,100.6%,100.6%,102.9%,99.5%和100.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红注射液中尿苷、腺苷、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目前常见丹参类注射剂品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同时测定8个厂家生产的6种丹参类注射剂(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冻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香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香冠心注射液)中6种主要化学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含量;比较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丹参类注射剂的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很大;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类丹参类注射剂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很大。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丹参类注射剂中上述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各种丹参类注射剂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各品种不能随意替换;部分丹参类注射剂品种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丹参及其同属植物的水溶性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莲娘 《中国药学》1997,6(2):57-64
经化学研究,自9种鼠尾草属植物中获得各种多酚酸类化合物,其中11个成分为缩酚酸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是由R-(+0-β-(2,4-二羟基苯基)乳酸和咖啡酸的衍生物或咖啡酸的二聚物酯化而成,除了迷迭香酸和紫草酸以外,此类缩酚酸未曾从其它植物中分离得到,因此命名其为丹酚酸A,B,C,D,E,H,I,J和异丹酚酸C。丹酚酸F,G和甘肃鼠尾草酸A为新的多酚酸类化合物,药理研究结果说明这些多酚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这些化合物的心,脑损伤保护作用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建立丹参中6个丹参酚酸类和4个丹参酮类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半仿生方法对丹参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探讨口服给药经胃肠消化转运过程中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比例的变化和生物可及性。结果表明, 10个指标成分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1.35%~105.65%;经过体外模拟消化后,丹参人工胃、肠液消化提取物化学成分种类无明显变化,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含量比例降低,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的含量比例增加;在模拟胃液消化过程中,生物可及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丹参素(50.19%)>丹酚酸B (33.44%)>紫草酸(27.34%)>丹酚酸A (21.71%)>迷迭香酸(12.31%);在模拟肠液消化过程中,生物可及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5.45%)>丹参酮Ⅰ(3.67%)>隐丹参酮(3.29%)>丹参酮ⅡA(3.01%)>丹酚酸A (2.39%)>紫草酸(1.57%)>丹酚酸B (1.02%)>丹参素(0.41%)>迷迭香酸(0.34%)。综上,本研究建立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以等基线多波长覆盖融合技术结合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方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等基线三波长覆盖融合后以丹酚酸B为内标成分,建立迷迭香酸、紫草酸与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比较等基线多波长覆盖融合结合校正因子法与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8批丹参药材中3个指标性成分,采用等基线多波长覆盖融合结合相对校正因子法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基线多波长覆盖融合结合相对校正因子法可用于丹参中3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丹酚酸B是丹参中含量最高、活性较强的酚酸类成分,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文献报道丹酚酸B在弱酸性、低温和低离子浓度的体系中较为稳定。此外,一些抗氧化剂以及丹参酚酸成分的加入可以减缓丹酚酸B的降解。丹酚酸B的降解途径主要有酯键水解、呋喃环开环和脱羧反应等,降解后产生丹参素、紫草酸及其异构体、原儿茶醛和丹酚酸A、C、D、E、F等产物。本文从影响丹酚酸B降解的因素和丹酚酸B的降解途径两方面对丹参酚酸B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8个厂家74批次丹参片中6种酚酸类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1 mL·L~(-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4 min,6%B→23%B;14~20 min,23%B→39%B);柱温:25℃;样品管理器温度:4℃;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进样量分别在0.203 1~8.125 0,0.020 8~0.832 0,0.087 9~3.516 0,0.085 3~3.412 0,0.125 8~5.034 0和0.125 4~5.015 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99.6%,99.5%,98.7%,99.3%和98.9%,RSD值分别为0.49%,0.79%,0.48%,0.92%,0.40%和0.8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丹参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9,(12):2149-2153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建立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Y相对于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评价一测多评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各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单,可以用于该产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丹参总酚酸提取物UPLC指纹图谱及成分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V模式;电压2.5kV;离子源温度100℃;雾化温度300℃;雾化气600 L.h-1。结果:本方法在10 min内完成1次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分析,各主要成分峰分离度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1.0%。对指纹图谱中的15个主要成分峰进行了鉴定,分别为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F、丹酚酸H/L、丹酚酸G、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异丹酚酸B/E、丹酚酸C和丹酚酸A。结论:本方法实现了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的快速、高效测定,同时解析了提取物中的化学组成,为高效、快速、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神康宁丸中斯皮诺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 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Platisil ODS(250mm×4.6mm,5mm)为分析柱,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40nm,进样量:20μL。结果斯皮诺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32~10.32、0.460 0~4.600、1.736~17.36和21.12~211.2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n=6)。斯皮诺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101.3%、100.4%和99.8%(RSD≤1.5%,n=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神康宁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因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以其有效成分制成的丹参类制剂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围绕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丹参类制剂及其单体成分(如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等)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方面开展了大量药理机制的研究,表明其可以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抑制凋亡等药理作用。归纳总结丹参中的单体化合物及丹参类制剂对心脑血管系统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理作用,以期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建立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的含量,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1。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A的含量,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μl,流速1ml·min-1。结果: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A在49.4~247μg·ml-1,706~3 530μg·ml-1,50.2~251μg·ml-1,50.4~252μg·ml-1,0.8~4μg·ml-1,24~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结论:此方法测操作简单、数据准确、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心舒宝片中11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为心舒宝片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 (2.1 mm×150 mm, 1.8μm)色谱柱;柱温为25℃;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量为3μL。利用UPLC法对心舒宝片中包括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隐绿原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等11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各化学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回收率均在98.37%~101.15%,RSD在1.20%~2.81%,且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分析要求。结论:本实验采用UPLC法高效、快速、全面地对心舒宝片的11种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与含量测定,为心舒宝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生物效应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