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哈密熔盐塔式50 MW光热发电项目的熔盐吸热器系统由东方锅炉自主设计和供货,其中,电伴热系统在吸热器系统的设备和管线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哈密光热项目,文中介绍了电伴热系统的选型原则及在光热电站吸热器系统上的应用,并对电伴热系统在吸热器管屏、集箱、出口缓冲罐和熔盐管道上的布置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上海石化蒸汽输热管道的实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宇  刘东  苗青  沈辉  贺孟春 《节能技术》2008,26(2):140-144
通过对上海市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用事业公司蒸汽输热管道的测试,详细说明了测试方法、散热损失的计算方法.以其中16号管为例,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各种测试情况下散热损失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管道保温情况综合分析各因素对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从而为蒸汽输热管道的建设和评价及节能改造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立 《节能》1997,(10):32-35
对目前厂、矿自备热电站热力管道热损失问题的原因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并对控制热损失在设计、施工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国标GB4272-84设备与管道保温技术通则4.1.1条中规定:为减少保温结构散热损失的保温层厚度应按“经济厚度”的方法计算,并且其散热损失不得超过规定值。传统的“经济厚度”的定义是保温层的年散热损失费用与保温工程投资的年分摊费用之和为最小值,这个保温层厚度就叫做“经济厚度”。国标GB8175-87设备与管道保温设计导则5.3.1条中规定对于园筒面的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公式为:式中:Do-保温层外径(m);S-投资年分摊率;Di-保温层内径(m);S=fn-热单价(元/106KJ);i-银行利率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KC…  相似文献   

5.
电伴热和高温水伴热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国 《节能技术》2003,21(1):36-37
通过电伴热与高温水伴热在技术性能上的对比,并就大庆石化总厂化工厂1300m长工艺管线的保温,采用电伴热和高温水伴热两种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了采用电伴热性能可靠,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壁进行的热绝缘措施称为保温。 保温的具体目的可以是: 1.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损失、节约燃料。 2.减少生产工艺过程中介质的温度降,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保温管道经济评估的优化设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磊  王岚 《节能技术》1999,17(1):18-19,25
本文介绍了保温管道经济评估优化设计方案和三个优化设计模型。包括保温管道的单双层结构和最佳保温材料的优化选取,最佳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优化设计模型中的传热模型采用管道分段求解方式,管道散热损失的计算分成水平管和竖直管两种,并考虑了支架的散热损失。保温管道的经济模型分为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两种。  相似文献   

8.
由于施工质量、外力破损、保温材料性能等多方面原因,管道保温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工缺陷。热工缺陷的存在导致保温结构局部外表面温度过高,散热损失过大,对整条管线热损失有一定影响。而目前所进行的管道保温效果测试与评价工作很少考虑保温结构热工缺陷的影响,导致管线散热损失计算存在一定偏差。本文介绍了管道保温结构热工缺陷位置散热损失测试与计算方法,并提出热工缺陷散热附加系数来衡量热工缺陷对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为今后研究保温结构热工缺陷散热损失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熔盐、导热油、硅油在光热电站中的应用及选择,研究了塔式光热电站结构特点及熔盐蓄热储能循环系统的设计,讨论配置熔盐蓄热储能的槽式光热电站结构特点及导热油循环系统的设计。介绍以水作为热载体吸热介质的塔式光热电站结构特点及配置中压中温水箱进行蓄热储能的设计,总结了蓄热储能型光热电站在未来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测试输热保温管道表面散热损失的新方法北京市煤炭节约办公室刘履高一、问题的提出据统计,全国每年消耗在供热系统(不包括发电)的燃料约2.2亿吨标准煤,而输热管道的表面散热损失约占总能耗的10%,即2200万吨标准煤。因此输热管网的保温状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开展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实验测试了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同时对输送介质温度、聚氨酯导热系数、土壤温度及其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对影响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散热损失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数据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随输送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保温管道周围土壤温度与保温管道径向距离成反比,聚氨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影响较大,土壤导热系数在1.082-1.561 W/m·K时,土壤导热系数与保温管道散热损失成正比,但对保温管道散热损失产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汽轮机安装完毕后,需进行本体及管道保温。良好的保温可以减少汽轮机启动、运行和停机时上、下缸温差,确保机组安全、可靠地在上述工况下运行,同时可以减少汽轮机本体及其管道表面的散热损失,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因上对汽轮机本体部分的保温,从设计到施工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文章运用传热学基本知识,主要阐述了汽轮机保温设计中的平面及管道保温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对保温层结构、材料及施工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可供电厂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热网管道的保温设计,尤其是长距离热风管道的保温设计,对热网管道设计成功与否显得十分重要。而热电厂供热参数的高低不仅与经济发电相关,更主要的是跟热网的保温、散热损失有关。一般热能工程设计手册中,仅有经济厚度等计算方法介绍,而没有考虑保温散热损失对热化发电的影响。这对集中供热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于热电联产来说,似乎有点欠缺。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分析计算,来说明保温厚度、散热损失、热化发电的相互关系。以期重视热网管道的保温设计、施工,正确处理经济厚度与热化发电的联系,进一步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4.
热网管道热损失现场测试方法探讨程宗颐扬子石油化工公司节能办公室一、引言实验室内园管稳态热流,热损失测试方法比较成熟,但热网管道现场热损失测试时,遇到的往往是非稳态情况,增加了测试的难度。笔者谨以多年从事保温节能与现场热损失测试的实践,以现场实测与室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型保温材料在电厂的应用效果及节能效率,采用实验室管道模拟装置测试了材料的保温性能。在600 MW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管道、给水管道和锅炉水冷壁上,对保温结构进行热态考核,得出散热损失。与硅酸铝棉的对比测试数据显示,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厚度低,保温效果优良,节约设备空间,在单位主蒸汽管道上每天减少热量损失3 731.8 k J,节约标煤0.13 kg。新型保温材料可有效阻挡热量传递,减小能量损失,经济性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力系统保温技术比较落后,又得不到足够重视,浪费能源现象十分严重。热源(锅炉)、热输送系统(热力管道)和热用户(用热设备等)统称热力系统。其中热力管网散热损失一般占供热总量的10%左右。据调查全国该项节能潜力约340万吨标煤。厦门市热力系统同样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一、厦门市热力系统现状。三年来,厦门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对本市主要热力系统进行监测,发现三分之一的锅炉表面散热超标;35%左右热力管道保温不合格;95%以上的蒸汽阀门、法兰裸露。如果对上述设备管道进行有效的保温,全市一年…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溥 《节能》1992,(1):39-42
<正> 保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设备和管道表面散发的热量,从而节约能源。在评价一个保温工程的质量时,除了需考察工程的设计、选材、施工和验收外,还需要对设备及管道的表面散热损失和表面温度进行测定,从而对保温工程的保温效果作出定量的评定。保温效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安装完毕后,需进行本体及管道保温。良好的保温可以减少机组启动、运行和停机时上、下缸温差,确保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可以减少机组本体及其管道表面的散热损失,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减少缸内外壁温差,从而减少缸体热应力。因此对燃气轮机本体及管道的保温,从设计到施工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该文运用传热学基本知识,主要阐述了M701F燃气轮机保温设计中的本体及管道保温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对保温层结构、材料及施工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可供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贾培英  崔成云 《锅炉制造》2022,(2):29-30,46
本文论述了拟建的100MW塔式光热电站熔盐吸热器热损失主要组成项:辐射热损失、对流热损失及导热热损失,其中辐射热损失可由公式直接算出,由于本项目计算的雷诺数大,对流热损失关联式已不适用,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流热损失计算.分析了吸热器外壁温、环境风速、环境温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计算出本项目的吸热器热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热网管道保温技术中,评价保温效果和经济效益时,需要尽量准确地测定输热管道的散热损失。常用的测试方法为焓降法、内外温差法,表面温度法和热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