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屋面砖混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设置构造柱增强墙体的抗侧移刚度。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际,从理论上论述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成因及对顶层墙体强度裂缝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际 ,从理论上论述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成因及对顶层墙体强度裂缝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现象作了扼要分析.着重对控制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的结构设计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砖混结构的震害进行分析,使砌体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外因是地震动,内因是结构特性。提出多层砖混结构抗震构造措施,规范规定的构造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增大延性。在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验算中,指出多层砖混结构抗震验算的实质是对墙体的水平抗剪强度进行复核。并探讨了建筑物采取的抗震措施,包括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施工质量以及目前多层砖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砖混结构的震害进行分析,使砌体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外因是地震动,内因是结构特性.提出多层砖混结构抗震构造措施,规范规定的构造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增大延性.在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验算中,指出多层砖混结构抗震验算的实质是对墙体的水平抗剪强度进行复核.并探讨了建筑物采取的抗震措施,包括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施工质量以及目前多层砖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砌体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现象作扼要分析,重点提出控制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的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健  于江 《新疆工学院学报》2000,21(3):196-198,207
砖混房屋墙体裂缝由来已久,尤其顶层墙体裂缝现象带有普遍性,主要由温度引起,虽然对整个房屋无重大影响,但仍给房屋的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在采取传统的裂缝预防措施的同时,还需从新的角度出发,探求切实可行的预防墙体裂缝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现象作了分析,对防止温差和干缩变形引起墙体裂缝的结构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砖混结构房屋顶层砌体温度裂缝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砖混结构房屋顶层温度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因其易导致渗漏、影响正常使用而一直困扰着用户,特别是在温差较大的地区,这一问题尤其明显。普通砌体结构的抗拉强度有限,当其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时,由于砌体结构与砼结构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导致两种不同材料相连处产生开裂,这一现象已成为建筑行业通病治理的重点。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多年的探索,已有多种解决的办法,其中采用设置滑移层、提高隔热层高度等方法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等特  相似文献   

11.
砖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是从砌体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结构体系,该种结构在砼墙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建造这种结构的房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底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砌体结构房屋对底层大空间的功能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单位对底层框架结构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底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是研究的重点,抗震试验多采用小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方法.而对于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多孔砖来说,这方面的抗震研究还较少,采用小比例模型试验也存在制作上的困难.以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多孔砖为对象,通过抗震试验研究其底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底部框架结构是一种抗震不利的结构体系,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该结构体系能够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兼承重、保温双重功能的新型节能多孔砖砌体,该砖采用了混凝土多孔砖与EPS板的一次成型工艺,混凝土多孔砖、EPS保温层与保护层三者采用燕尾及钢丝连接。通过对该砖砌体传热性能、组砌方式、墙体设计等关键问题的应用研究,采取将保温层置于墙体内侧及热桥部位局部处理的措施。避免了传统外墙外保温的裂缝和外墙内保温热桥部位结露问题,满足了国家节能65%的要求,该砌体与传统外墙外保温的粘贴相比,具有保温层与建筑物同寿命,保温性能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造价降低约30%。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底部两层框墙砖房中,在底部两层的横向和纵向应设计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由于这些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高宽比大于1.5。因此,底部两层框墙砖房与底层框墙砖房的受力特性明显不同,通过对规范GBJ11-89及DBJ53-6-97有关抗震设计的研究。针对8度区底部两层框墙砖房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9层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7度地震设防区建筑9层砖砌体结构的可行性,说明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及配筋砌体在抗震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具有构造措施的9层砖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为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作用下砌体房屋破坏机理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洪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导致房屋损毁和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由于地形条件限制,我国山区房屋大量分布在较为平坦的泥石流堆积扇上,成为泥石流爆发时的危害对象。针对砌体结构这一山区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提高其在泥石流作用下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泥石流对房屋作用特点,提出砌体结构房屋中关键承重结构的破坏模式。以墙体弯曲应力破坏准则为基础,结合泥石流冲击力与流速流深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基于泥石流流速流深的砌体墙结构破坏模型,找出了不同砌体墙的破坏临界条件。从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砌体结构抵抗泥石流冲击能力极低。以240mm厚的墙体为例,当泥石流流速为4m/s时,一旦泥石流深度超过0.4m,受到正面冲击的墙体将会发生破坏。在考虑砌体墙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泥石流危险区砌体房屋优化方案。进而,通过七盘沟泥石流灾害调查中的房屋破坏实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提高受泥石流作用影响的房屋的抗灾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扩张网材料性能试验以及采用扩张网与相同用钢量的冷拔低碳钢丝网砂浆加固面层破坏砖房的抗震性能对比试验基础上,根据扩张网及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参照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公式的形式,提出了扩张网砂浆面层的抗侧承载力的砖墙抗侧力的抗侧承载力平均值计算方法—组合作用法。该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墙的裂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竖向灰缝模型的求解其等效断裂韧度(线弹性断裂力学中裂缝发生失稳扩展的临界值)的实用解析方法.首先,运用修正的剪滞理论,分区引入变异层,建立了分层剪滞模型;然后,根据能量法则,推导出了求解其等效断裂韧度的解析计算模式.通过与3组11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该解析解的均方差和变异系数更小,且其等效断裂韧度是与试件尺寸无关的等效断裂参数,这为研究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墙的开裂与破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工程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布加固砖墙抗震受剪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碳纤维布加固开洞砖墙模型进行往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墙体加固后的抗震性能进行探讨分析,建立了碳纤维布加固砖墙的力学计算模型。结合相关国家规范中砌体抗震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碳纤维布抗震加固后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碳纤维布与开洞砖墙共同工作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