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竹木地板色泽丰富,纹理天然、美观,高雅豪华,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其作为地面装饰材料,脚感舒适、防潮隔音、富有弹性、冬暖夏凉,深受消费者喜受,已成为越来越走俏的地面装饰材料之一。近年来,多种形式的竹木地板被开发并进入市场,扩大了消费者的挑选范围,但也造成了竹木地板质量问题的多样性及问题的增多。笔者根据对竹木地板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专业的角度讨论竹木地板常见的质量问题。1竹木地板的种类竹木地板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种类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①按质地分类。有竹质地板、木质地板、竹木复合地板、人造板地板和软木…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木质仿古地板的类型和特征,介绍了国内外木质仿古地板表面成型加工技术的现状,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在木质仿古地板加工中的应用,指出了木质仿古地板数控加工技术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GML3S项目实际运营车辆上中间立柱地板连接座内的橡胶套外露、连接座周围地板布鼓泡以及地板布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立柱扶手地板连接座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后的立柱地板连接座结构,既方便了立柱扶手的安装,同时也避免了地板布的鼓泡和开裂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强化木质地板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萍 《林产工业》2000,27(3):11-13
介绍了强化木质地板概况;概述了我国强化木质地板发展现状与趋势;对目前强化木质地板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通强化地板生产工艺的改进,新型实木面层强化地板的生产的要求,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实现了强化地板面层的实木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地板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利好形势,开始起步。10年后,开始崛起。进入新世纪后,经过地板行业的共同努力,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地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本刊近期专访了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叶克林教授,就当前我国地板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今后走势等问题为读者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产业》2010,(3):31-34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地板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利好形势,开始起步。10年后,开始崛起。进入新世纪后,经过地板行业的共同努力,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地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本刊近期专访了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叶克林教授,就当前我国地板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今后走势等问题为读者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木基静音地板尚无相关测试标准的问题,本试验利用钢球自由下落撞击法,对地板的静音性能进行了测量和评价。试验证明:钢球自由下落撞击法对不同静音性能的地板可以给出精确的定量评价。为今后木基静音地板测试方法标准的起草和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强化木地板表面质量分类检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神经网络的RBF网络结构进行合格和缺陷两类地板的分类试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合格地板和缺陷地板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UV固化水性漆地板,在分析当前水性漆地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包括水性漆筛选、地板用树种筛选、涂装工艺优化等。以优化工艺制备的水性漆地板试样,按LY/T 1859—2009《仿古木质地板》和Q/YFL 0035—2018《水性光固化(UV)漆木地板》进行性能测试,其表面耐磨≤0.15 g/100r,漆膜硬度≥H;漆膜附着力1级~2级;TVOC≤200 ug/m3。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森林公园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将森林公园安全系统工程分为资源安全系统、游客安全系统、设施安全系统、环境安全系统和安全信息系统,遵循系统性与集成性原则、生态功能优先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通过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系统危险控制方法,提出构建安全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和具体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健康度的概念源自人类个体,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被应用到自然、社会—自然复合以及社会系统的综合评价之中。自然系统的健康度研究主要包括水体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和荒漠系统等。人工—自然复合系统的健康度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的健康度研究比较典型的是企业和市场系统,另外还涉及到产业集群、品牌、信息和高校教育等社会系统。各类自然、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应用健康度的概念是科学研究全面化、动态化、综合化的趋势,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各类系统的运行状态。系统健康度评价中还存在着指标不完善、方法不统一、结论不可对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森林工程的主体工程,确定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的主体系统,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装备系统、迹地更新造林工程装备系统、抚育采伐工程装备系统和低效林改造工程装备系统,进而构建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框架,即采伐装备系统、集材装备系统、清林装备系统、整地装备系统、栽植装备系统、幼林管护装备系统、监测装备系统。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工程装备系统的模式,根据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框架和模式构建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体系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共享的保障。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体系才能保障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可扩展性。标准的制定关系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统一、安全、稳定,是系统建设必不可少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德国的林务官制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德国的林业管理体系、林务官制度的发展简史、林务官的主要权利和职责、选拔和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和培训制度、工作环境以及社会地位, 最后对德国林务官制度的主要优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标准化在森林经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用的效率,建立了系统开发的秩序,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等作业的标准化进行研究.通过标准化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其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规范化、普及化,以期发挥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转化率的作用,实现林产品生产的合理化、高效率化和低成本化,并给林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从而实现其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旅游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结合生态旅游案例研究成果生态旅游四体学说和旅游系统理论,依据自组织理论、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包含需求系统、吸引系统、中介系统、支持系统以及监管系统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并探讨其运行的机制,以期对生态旅游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3S和Web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是一项集3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本文对此系统的体系结构做了阐述,并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建立此系统所需要的若干关键技术,如数字化采集系统、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贮技术、基于WebGIS的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等技术,为实现该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China: a survey and classific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classified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China by system type and system unit. A system type is defined as a homogenous group whose major compon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economically, soci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A system unit is defined as a basic functional unit that reveals the specific biolog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ajor components and requires similar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Seven system types and 26 system units are recognized in China. Among them, agrosilvofishery, silvomedicinal and agrosilvomedicinal systems have values unique to Chinese. Each system type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its geographical extent in China, main species components, and system units.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婚配系统是物种的一种基本进化策略。目前动物的婚配制度逐步被视为个体为获得最大生殖成功率而采取的一种普遍的行为,最终婚配制度被定义为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取配偶的一种行为策略。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的研究最早始于灵长类动物,经典的婚配制度的类型常常根据交配方式、获得配偶方式和数量等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主要阐述了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研究一般情况、影响动物婚配制度的因素、精子竞争与婚配制度和一夫一妻制度中的EPP等四个方面,最终可为动物的婚配制度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