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日语语言词源结构较为复杂,同义词近义词语相对较多,程度副词'很、极、非常'的日语表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词语的含义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各个词语的功能及其使用特征。日语中使用非程度副词来表达'很、极、非常'的用法更加显示了日语用词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日语中,'ノニ'和'テモ'常被作为表示逆接的接续助词来使用。至今为止,对这些连接助词进行的研究大多都是从语用论及构造论等方面展开的,而对于同作为逆接确定用法的'テモ'和'ノニ'进行的对比研究并不多。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分别从前件中出现的事件及事态的性质和特征、与表示时间的语句及疑问词的共起、语句的重复使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すみません”语言为例,阐述了大学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合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すみません”的文化价值。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有助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文作为SVO型语言与作为SOV型的日语都有着'格'系统,其中包括形态格与抽象格。中日语言的格形式主要是由格系统中的侧置词构成。通常来说,介词与格助词作为格标记在中日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共性,其特征不仅颇具一般性且便于研究。因此,中日语言的'格'表达是语言学中尤其是对比语言学中值得深入考察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文中的"气"有名词及动词两种词性,而且含有多种词义,可以作为单纯词使用,也可作为构成复合词及成语的词根使用。而日语中的"气"只有名词性用法,其中在表达自然现象等词义时,与中文中的"气"有相同或近似的含义。两国语中"气"的不同词义,主要体现在中文中动词性用法以及日语惯用句中出现的表达心情\精神等词义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对于"不"的表达,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明确使用,显得比较模糊和暧昧,由此给日本人在对外交流中带来障碍和误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与日语自身的语言结构有关,也与受到日本人的文化背景、语言心理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在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现代日语面临着是否应该改革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助词“の”格关系的显性与隐性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中句子成分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格关系既可以依靠格助词表面化,也可以通过其他格助词的替代得以表现。“の”在不同文脉的日语句子中具有颇多的替代功能:不仅仅停留在替代其它格助词上,它甚至还延伸至替代准动词、动词、形式名词等其它一些词。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所接续的前后项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理解上要根据具体的句子作分析。分别从显性替代和隐性替代两个方面探讨了“の”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使用敬语时还存在敬语误用、敬语贬值和双重敬语等复杂现象,由此使得日语敬语处于更加混乱的境地.“なさる”作为敬语动词,其特殊的活用变化规律应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其表示命令或指示的“~なさい”的用法,也应该引起日语学习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なさる”入手,在解说其用法的同时分析日语敬语贬值现象.  相似文献   

9.
有关的用法国内日语参考书中介绍甚少,一些日汉词典中通常都译为“每”、“每隔”、“隔…”等,不能正确表达这些词语的日文原义。尤其对的用法释义较为含糊,因而例句译文时而发生一些差错。由于对等的用法理解分析不同,造成在科技资料日文←→中文互译中含义大相庭径,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不少困难。本文拟对上述五个副助词和接尾词的用法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由于笔者日语水平很差在日语行家面前无疑是班门弄斧,错误一定不少,文章本意是抛砖引玉,以引起争鸣。全文内容按的顺序进行叙述(重点分析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対照研究·误用分析·验证調査"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对日语汉语程度副词"もっと"和"更"的习得状况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もっと"和"更"的差异.两者存在①句中位置的不同,②与语气成分搭配使用的不同,③与动词搭配使用的不同,④语义的不同⑤使用文体的不同等5点差异.然后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和日本汉语学习者使用的偏误例子中与日语和汉语差异相关的语料,并提出了两个可能是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而产生偏误的假说.假说1:中国日语学习者在"もっと"的习得中,与口语相比在书面语中更容易出现偏误"假说2:日本汉语学习者在"更"的习得中,当"更"修饰a动词短语,b"有"字句,c能愿动词,d"无界限变化动词"时,容易产生偏误.  相似文献   

11.
“给力”在古汉语作名词和动词使用,它的流行语用法借自日语汉字“给力”,以形容词用法为主。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到话语标记,该词的用法功能快速的演变。文章认为,参照点规律下转喻机制的作用使“给力”的用法出现名词动词化、名词形容词化和虚词化。文章同时针对其虚词用法,分析了该用法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认为其虚词用法体现了“给力”的共时语法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日语汉字缩略语"研究中,缩略语的构词形式和音节特征被广泛提及,但是对词素的研究并不多见。从焦点理论角度出发,本文采用推断统计法对522条常用"日语汉字缩略语"进行统计,并分析日语汉字缩略类型及其缩略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在日语汉字缩略语形成过程中,原词的首字就是缩略语的首选对象,即缩略语的信息焦点来自原词的第一个词素。  相似文献   

13.
浅谈日语的暧昧表达及其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暖昧文化是日语语言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主要体现在“阻心伍心(以心传心)”的委婉、含蓄表达代替直接吐露心声。本文拟从日语中的暧昧性表达及其形成的原因做以探究。  相似文献   

14.
“八卦”是最近几年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时尚词语。它的含义有了新的发展。从语义、语源、流行成因等方面论述“八卦”一词的新义新用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从词汇的构成特点来分析比较汉语和日语中的网络语言,发现两种网络语言中在对原有词语的替代、缩写、汉字拆分以及词类活用等方面,尽管具体变换方式不尽一样,但都具有共同特征。汉语网络语言对日语词汇的借用也构成了汉语网络语言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鄄城方言中,"血"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用法很灵活。分析了"血"的语义、句法、语用,并与另外两个程度副词"很"和"死"做了比较,进一步说明"血"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数'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传统语法对于它的描写和解释没有触及语言的深层规律和使用动机。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有界'与'无界'对英语名词的'数'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神精病”语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精病"是错误的用法,并不存在"神精病"一词。"神精病"一词,是"精神病"、"神经病"、"精神"、"神经"四个词语混用、乱用的结果。由于这四个词语在词音、词形和词义方面的相似性,才造成词义的混淆,最终导致误用。可从翻译、语音和语素构成三个方面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语对称词"あなた"的使用范围,从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年龄长幼以及是否受到恩惠两方面着手,对日语母语者及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日语母语者中相比较同龄者及年少者,年长的听话者在被称呼"あなた"时,不愉快的感觉要强烈。而不论年龄长幼,在受到对方恩惠时被称呼"あなた",要比不受恩惠时的反感度弱。较之日语母语者,初级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在区分年龄长幼而使用"あなた"方面不及日语母语者敏感。另外,在是否受恩惠而使用"あなた"上表现出与日语母语者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归纳总结了日语中有关原因、理由的各种表达方法及用法 .特别是就『から』、『ので』两个副词节的用法及意义 ,从接续方法、分句中前句的差别、分句中后句的句尾限制、前后分句联系的紧密程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总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