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分析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9年7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前臂桡骨远端复杂骨折98例。骨折类型以基于AO Müller法分类的桡骨远端通用的分型:Ⅱ型,关节外骨折、有移位,57例;Ⅳ型,关节内骨折,有移位,41例。Ⅱ型干骺端粉碎性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Ⅳ型骨折整复不理想,小切口整复加外固定架+骨移植治疗。远端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患者,整复后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随访2~8年,平均5.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前臂远端及腕关节的外形,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其中优35例(36%),良46例(47%),可11例(11%),差6例(6%)。优良率为83%。5例患者出现尺倾角<10°,腕关节僵硬;3例关节面骨折块分离和移位>2 mm,其中1例因关节面塌陷,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远端尺桡关节不稳定,前臂旋转功能障碍;1例腕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结论 根据分型选择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疗效满意,能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倾角及恢复远端尺桡关节的稳定,并预防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2012年5月共收治的骨折患者22例(骨折23例次)。AO/ASIF分型包括C1型9例、C2型12例和C3型2例。桡骨克氏针固定10例,螺钉固定1例;临近尺骨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1例。结果术后随访4~40个月。术前尺偏角为-5°~10°,掌倾角为-20°~20°;术后尺偏角为10°~25°,掌倾角为8°~17°。腕关节疗效按Dienst功能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91.3%(21/23)。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中有限开放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获得良好复位和增加外固定架的稳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B1型骨折20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后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观察骨折愈合程度及关节面复位情况,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及尺骨变异。术后2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观察患侧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摄X线片观察有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1.5 h,术中出血5 ml。1例术后1个月出现肌腱粘连,经康复训练后好转。术后患侧桡骨掌倾角4~20°,桡骨尺偏角18~30°;桡骨茎突长度差10~16 mm(较健侧差2 mm),关节面平整度差1 mm,尺骨变异平均-0.6 mm。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时间8周,无移位、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2个月腕关节活动度明显好转,术后6个月握力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评定为优18例,良、可各1例,优良率95.0%。结论采用经皮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1型骨折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Barton骨折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6 7%[1 ] 。Barton骨折指骨折线通过部分桡骨远端关节面,且腕关节伴随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不同程度的移位。作者1 990~2 0 0 1年收治掌侧型Barton骨折1 6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32~80岁,平均39 1岁。右侧6例,左侧1 0例。骑自行车跌伤2例,行走跌倒9例,打篮球摔伤2例,车祸伤3例。新鲜骨折1 4例,陈旧性骨折2例。全部为掌侧型Barton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1例,尺骨茎突骨折3例,下尺桡关节分离2例…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为桡骨远端3cm以内发生的骨折,其发病率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临床上,对于移位不明显的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以及短缩不明显的稳定型嵌插骨折,可通过闭合复位、石膏管型或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多数情况下,桡骨远端骨折常涉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同时由于断端缺损,桡骨高度丢失,关节面不平整,极易导致后期的桡腕、桡尺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为了降低创伤后关节炎的发生率,并尽可能恢复腕关节的功能,常需要进行手术复位固定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海宁市人民医院骨科自1998年12月至2005年9月采用切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8例,经过早期骨折复位后选择合适的T型钢板及螺钉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6年 5月~ 1997年 7月用带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和桡骨茎突切除治疗舟状骨陈旧性骨折 2例 ,报告如下。1 手术方法取鼻咽窝部纵行切口约 5~ 6cm ,牵开拇长、短肌腱及拇长、展肌腱 ,显露桡骨茎突找到桡骨茎突返支血管 ,沿茎突返支纵轴在茎突三角内取 1 8cm× 0 5cm× 0 5cm骨瓣 ,取骨膜 >2cm×1cm ,骨膜与骨瓣不可分离 ,骨膜与骨瓣是“丁”字型 ,桡骨茎突返支向桡动脉干侧游离至舟状骨远端 ,切开腕关节囊 ,显露腕舟状骨 ,刮除骨折端硬化缘及囊性病灶 ,在腕舟状骨背侧以骨折线为中点 ,并与腕舟状骨纵轴垂直凿除与…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44-1846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72例,按照其是否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情况分为伴骨折组84例和不伴骨折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ra影像学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在手术治疗中,应注重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固定效果,这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cm内的松质骨骨折,约占骨折患者的1/6,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对于简单稳定的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对部分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和维持复位,从而导致桡骨远端短缩、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关节面不平、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是很难获得关节面的良好对位和稳定的固定,可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卡压,顽固性腕关节疼痛等并发症.从1999年6月~2004年1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AO"T"形钛钢板内固定技术,对1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T型肽钢板植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切开复位T型钢板植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选择桡骨远端骨折37例,切开复位,T型肽钢板植入内固定。分别于术后3d、4,8,12周复查X射线片,测量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并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术后12周时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相对尺骨长度基本正常;所有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  相似文献   

11.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并且对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的良好对位和稳定固定,而造成桡腕及下尺桡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卡压、顽固性腕关节疼痛等并发症。2002—2007年,我院对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行多针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尺骨发育不全临床罕见,现报道如下: 1病历简介 患者女,22岁,右上肢发育短。体检。右上肢较左上肢短约5cm,向尺侧变曲呈弧形,左上肢正常。 X线表现:右侧尺骨远端缺如,无骨性关节面及茎突,尺骨远段变细且向尺侧成角,缺如端呈子弹头样,右侧尺,桡骨骨于向尺侧明显呈弧形弯曲畸形,桡骨远端关节面与舟骨和月骨之桡侧1/2相关节。月骨尺侧1/2、三角骨和豆状骨关节面游离,且最近处之月骨与尺骨残端相距1.5cm,豆状骨呈半脱位改变,前臂弯曲的尺、桡骨周围软组织较对测明显萎缩变细(附图)。 2讨论 先天性骨与关节…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此处是松质骨及其与皮质骨的交界处,受到外力容易发生骨折,本病发生率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6.7%[1]。桡腕关节功能受损对患者生活、工作和活动造成严重影响[2]。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传统方法,但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认识和研究的深  相似文献   

14.
朱杭  乐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5,7(5):478-47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对于桡骨远端移位不明显的关节内和关节外骨折,以及短缩不明显的稳定型嵌插骨折,可通过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但对部分关节内骨折(AO-B型)或完全关节内骨折(AO-C型),单纯用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作者在2001年1月至204年2月采用AO斜T形支撑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按A0分型为B、C型,使用"T"形或斜"T"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经4~33个月随访,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总优良率90.4%.[结论]"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此术式对恢复桡骨相对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及腕关节功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掌侧入路联合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老年桡骨移位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老年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联合LCP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腕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采用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及X线影像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00~14.00个月,平均(11.15 ±1.76)个月,其中43例患者术后腕关节无疼痛,能满足日常生活要求,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4例术后仍存在腕关节疼痛且需服用止痛药,其中1例存在掌指及指间关节活动障碍.按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进行效果评定,优35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91.49%;术后X线片示桡骨远端关节面平均掌倾角(9.31±1.52)°,尺倾角为(11.74±3.23)°;45例患者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0.78 ±0.15) cm,2例桡骨远端短缩约有0.5 cm.结论 掌侧入路联合LCP治疗老年移位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恢复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累及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且老年人大多有骨质疏松,目前治疗的重点集中在恢复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和维持关节面平整性等方面,但对内固定、外固定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三种固定方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和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作一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闭合植骨法配合续骨汤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5年~1998年采用闭合植骨配合续骨汤内服治疗腕舟骨骨折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 ,男10例 ,女5例 ;年龄19~26岁 ,平均23岁 ;伤后至就诊时间分别为26天~15个月 ,平均6.5个月 ;其中舟骨近端骨折3例 ,腰部骨折12例。主诉均有明显外伤史 ,腕部压痛 ,腕关节桡偏及背伸活动受限。二、治疗方法用刮匙先取骼骨松质骨约0.5×0.5×0.3cm待用。在腕部摸到桡骨茎突及大多角骨 ,于两者中点偏掌侧避开桡动脉进针 ,用1.5~2.0mm直径克氏针向背侧及近…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pilon骨折涉及关节面和干骺端损伤,有时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难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骨骼的解剖形态,石膏或小夹板同样难以保持断端稳定。近年来,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增加,桡骨远端pilon骨折临床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折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类人群,传统治疗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为主,对于大多数桡骨远端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反复手法复位、外固定却难以达到术者满意,桡骨远端缩短、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关节面不平整常难以纠正,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功能障碍.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本科采用斜T型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