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概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介绍了其在不同油脂产品和油脂副产物加工技术中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油脂加工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对毛油进行精炼,是一项新的油脂精炼方法。对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精制植物油脂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梯度下,提高萃取过程压力,可以获得更高收率的馏分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有效脱除植物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产物;外观上看超临界流体萃取具有较高的脱色能力。超临界CO2萃取作为一种新兴“绿色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油脂加工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油脂是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但受到提取工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存在出油率不高、溶剂残留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实现最佳量效关系一直是现代轻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并改进油脂提取相关工艺技术及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油脂传统和现代提取技术方法及其原理的简单介绍、对各种方法主要优缺点的比较,得出对油脂提取方法的总体的和前瞻性的看法,旨在为今后油脂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就油脂提取技术来说.采用绿色工艺进行企业生产,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酶提取法、水剂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在生物油脂萃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超临界CO2萃取法因其具有环保的萃取过程、萃取物纯净无污染、在油脂和中药材的活性成分提取中均有独特优势,随着应用的普及和改善,该技术可能成为油脂萃取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在植物油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提纯过程简单、产率高、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等特点,在化学反应和分离提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超临界流体的特点及超临界CO2的优势,综述了其在萃取植物油脂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昆虫水虻油脂成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油脂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MPa、温度40℃、时间3h及体积流量(26±3)Lh-1为本试验最佳参数组合,油脂萃取量最多.影响油脂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昆虫水虻油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昆虫水虻油脂成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油脂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MPa温度40℃,时间3h及体积流量(26±3)L.h^-1为本试验最佳参数组合,油脂萃取量最多,影响油脂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取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快速、易于控制、无污染等特点。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强化措施的研究进展,并且综述了超临界CO2技术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雪梨籽油,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并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5℃、时间130 min 、CO2流量15 kg/h,其油脂得率为23.9%。油脂中主要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超临界CO2提取方法得率高、时间短,是一种合适的提取雪梨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20世纪末广泛兴起的一项分离、提纯新技术,在许多行业都应用这项技术提取、纯化物质,在食品、医药、生物等行业广受欢迎。基于此,主要对超临界流体的萃取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油脂植物、色素植物、香料植物、药用植物、农药植物开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1前言超临界萃取技术,我国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30年来技术日臻成熟,作为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1.1超临界萃取是从植物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有效成分,是超临界萃取最传统、最普遍的一个应用领域。常用的有植物油脂的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萃取、植物色素的萃取、植物香料的提取、啤酒花的萃取等。1.2超临界干燥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蚕蛹油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蚕蛹油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参数对油脂萃取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 kg﹒h^-1为本试验最佳参数组合,油脂萃取率可达81.24%,影响油脂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同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油样与石油醚萃取油样的品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小球藻油脂过程的影响因素(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氯仿-甲醇体积比)进行研究。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项式回归构建拟合度良好的模型,模型显著(P0.0001),失拟项不显著(P=0.0821),R2=0.9917,R2adj=0.9811,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小球藻油脂的真实萃取情况。方差分析还表明,萃取时间对油脂提取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萃取温度达到显著水平(P=0.0496),氯仿-甲醇体积比则不显著(P=0.5792)。椭圆形的等高线表明因素间存在两两相互作用,结合方差分析发现,萃取温度和氯仿-甲醇体积比的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57)。模型预测的小球藻油脂最高提取量为16.06%,对应各因素的水平为:萃取温度132.37℃、萃取时间12.79min、氯仿-甲醇体积比2.26∶1。此条件下的实际油脂提取量为16.10%,接近预测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玉米胚芽中萃取亚油酸(LA),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中亚油酸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80min,CO2流量25L/h,并利用气相色谱对最佳条件下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果实功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具有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可以选择性提取天然香精油、色素、不饱和脂肪酸油脂、黄酮类化合物等不同功效成分,且功效成分破坏少、纯度高,能保持原有食品风味,所以SFE已成为一种新型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并得到迅速发展.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实验技术及其在果实功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与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SFE在果实综合利用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月见草种子、被孢霉菌丝体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的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水分、粉碎度、粉碎方式)在不同萃取压力下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脂得率的影响;确定粉碎度、粉碎方式、水分与油脂萃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油脂中茶多酚进行了测定。采用硅胶固相萃取净化、经皂化处理并结合福林酚比色法进行定量测定。考察了影响固相萃取的因素,分别对清洗溶剂以及解吸溶剂进行了考察,并对去除油脂效果和茶多酚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使用6 mL石油醚洗去油脂,15 mL酸性甲醇(0.2%甲酸)洗脱茶多酚。  相似文献   

18.
豆油脱臭馏出物中α-VE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酯化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 ,利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浓缩 α- VE,探讨萃取条件对 α- VE和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油脂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 α- VE和脂肪酸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萃取效果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而二氧化碳流量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小。在萃取温度 30 8K,萃取压力 18MPa,二氧化碳流量 6~ 12 L/ m in条件下 ,可以获得较高的萃取得率和 α- VE含量。  相似文献   

19.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阐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近几年的发展,应用及影响其工作条件的因素;固相微萃取的连用技术及其弊端,展望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超高压技术在天然产物萃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超高压技术在中药制剂萃取、果蔬饮料加工、微生物有效成分萃取、烟草香味成分萃取及在胸腺肽、乌头注射液等萃取中的应用,其萃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可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对有效成分的破坏,提高得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绿色环保,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