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Ѫ�ܱ������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0例活体肝移植术中的血管变异,总结其外科处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2001年1月至12月,行活体肝移植10例,其中左半肝8例,左外叶1例,右半肝1例,供肝者均为其母,经术中B超及胆管造影以确定肝切线。供体单支肝动脉分支与受体肝动脉吻合,两支肝动脉分别与受体肝左、右动脉吻合。门静脉分支与受体门静脉主干吻合。供体肝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胆管重建均采用肝管分支与受体胆总管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结果:10例活体肝移植,1例因肝动脉血栓形成,术后5天需次肝移植;1例发生排斥;其余8例均康复出院,5例已上学。结论:活体肝移植术中血管重建技术是其重要环节,术前和术中了解供受体解剖变异并正确处理,可减少术后血管和胆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重建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通过了受者标准肝体积、供肝与受者体重比(GRWR)、供肝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及供肝内血管解剖等指标的综合评估.供肝在切取、灌注及修整后,51例采用尸体髂静脉作为重建材料,其他4例分别采用受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脐静脉、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作为重建材料,以串联的方式重建供肝断面Ⅴ、Ⅷ段静脉回流.肝移植时,供肝肝右静脉与受者肝右静脉开口吻合,重建的Ⅴ、Ⅷ段静脉与受者肝中、肝左静脉汇合部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者门静脉右支或主干吻合.门静脉开放血流后依次重建肝动脉及胆道.术后对供、受者进行常规监测.结果 1例受者术后发生流出道梗阻,术后第43天死亡;1例受者术后第7天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重型肝组织坏死,行尸体供肝肝移植后痊愈.其余53例受者恢复顺利,术后4周时腹部CT检查显示重建的移植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通畅.55例供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2周出院.结论 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在活体肝移植中是可行的,应选择合适的重建材料及手术方式.受者肝移植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改良法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移植免疫、胆道并发症等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经典的“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 共施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35例。术后24h动物存活率85.7%。术后1周动物存活率82.9%。结论 用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稳定可靠,易于标准化。该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胆道并发症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
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制作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猪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观察其肝功能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4头健康良种家猪,体质量23-30 kg,被随机分为供体(n=12)和受体(n=12)。气管插管 全麻,硫喷妥钠静脉维持。移植前切除受体肝左叶,供肝右叶作为植入肝。预实验2例行经体位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对照组(5例)行简易转流下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组(5例)行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供肝被植入受体肝下间隙,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脾动脉行端端吻合。供肝胆总管置管外引流。结果预实验中行体位静脉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2例受体在肝上下腔静脉阻断后很快陷入血流动力学紊乱死亡。5例行简易静脉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受体,2例在24 h内死亡,1例28 h,2侧超过48 h。而模型组受体 5例中有4例存活超过24 h。AST,ALT指标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呈持续升高。模型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其他组稳定。结论该辅助性肝移植模型简明易建且具有不需静脉转流等优点,为研究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原肝和供肝功能及血流变化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保留部分残余肝脏在体的离体肝切除联合离体残余肝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术在复杂肝泡型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收治的1例术中切除右三肝、原位保留左肝S2、S3段在体内、离体切除中肝S4、S5、S8段泡型包虫、联合右肝S6、S7段残余肝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前评估及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包虫主要位于中肝S4、S5、S8段并紧贴第一肝门,第二、三肝门肝静脉系统广泛受侵,肝后下腔静脉前壁受侵,侵蚀肝中静脉,包绕侵蚀肝右静脉背侧支及腹侧支根部,侵蚀左肝静脉根部右侧壁。根据"在体优先"原则,先循镰状韧带平面在体劈裂包虫左侧肝实质,修补肝左静脉,原位保留左肝外叶;循肝右叶间裂平面在体劈裂包虫右侧肝实质至受侵肝静脉流出道处,分别离断右肝动脉、门静脉右支及右肝管,将右三肝及尾叶整体切除;继续离体切除中肝的包虫病灶,利用异体血管重建右肝流出道,将重建储囊式流出道与下腔静脉前壁行广口侧侧吻合,并行右肝残余肝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患者手术时间为12 h,术中出血量约800 mL。肝切除术后行常规治疗,患者随访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辅助性自体肝移植术在实施离体肝切除阶段原位保留了部分功能肝脏在体内,能够维护体循环和门静脉系统循环稳定,维持术中部分肝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肝脏,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风险,可作为治疗终末期肝包虫病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中心共行尸体肝移植3100余例次.其中2例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发生血栓形成,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例1男性,38岁,因"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行原位肝移植.肝移植术后2个月,因胆道并发症(胆道感染、胆道坏死而至胆道铸型)而行二次肝移植.二次肝移植术中,采用5-0 prolene线端端连续吻合供、受者门静脉;供者端以腹腔动脉袢,受者端以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形成动脉袢,采用6-0 prolene线行间断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法模型的术式改进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改良Harilara氏三袖套法-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SVC),肝下下腔静脉(IVC)及门静脉(PV),应用塑料胆汁引汉支架行胆总管(BD)或胆囊胆总管吻合法重建胆道连续性,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成功施行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术21例,其中供肝手术36例,供体手术,血管袖套准备及受体手术时间分别为5  相似文献   

8.
原位肝移植中受体血管异常时的肝动脉重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摘要: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中动脉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的440例肝移植中36例因受体血管异常而行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等。 结果 36例中行供肝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吻合20例,与肾上腹主动脉吻合10例,与胃左动脉吻合4例,与脾动脉吻合2例。5例围手术期死亡,但吻合口通畅,31例存活3个月至4年无血管相关并发症,仅1例术后2个月因胆道缺血坏死行再次肝移植。 结论 肝移植时受体肝动脉有病变或异常改变时,应将受体肾下或肾上腹主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与供肝动脉进行异位重建,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的相关问题.方法 我院移植中心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完成17例成人活体右半肝肝移植,结合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就肝动脉重建的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和并发症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右半肝供体均为单一肝右动脉供血,动脉平均直径3.1 mm,S4段主要由左肝动脉供血有12例(12/17,70.1%),由肝右动脉供血4例(4/17,23.5%),肝右和肝左动脉均发出动脉分支供血的1例.利用胆囊动脉扩大供肝肝右动脉吻合口径2例.供肝肝右动脉与受体肝右动脉吻合10例(10/17,60%),与受体肝左动脉吻合4例,与受体肝固有动脉吻合2例.吻合方式均为间断吻合,先吻合动脉后壁再吻合前壁,缝合针数12~16针.均为一次吻合成功,平均吻合时间(51±26)min,术后未出现肝动脉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供肝S4段肝动脉的详细评估和保护是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重点,不翻转供受体动脉的吻合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动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科》2021,34(4)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供肝动脉变异的处理方式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识别肝动脉变异情况和分布比例,记录变异供肝动脉的处理方式。需重建的变异肝动脉均在体外完成重建吻合。比较变异组和无变异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后6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肝动脉变异率为16.4%(36/219),其中常见类型为变异的肝左动脉发自胃左动脉,变异的肝右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结扎及重建的变异的肝左动脉共20例,其中9例直接结扎,无需重建。结扎及重建的变异的肝右动脉共16例,其中13例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吻合重建。变异组与无变异组相比,移植术后动脉、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重建可以很好地重构具有肝动脉变异的供肝动脉血流路径。供肝肝动脉变异不增加移植术后动脉、胆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活体肝移植的几点关键外科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的几点关键外科技术。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底,实施活体肝移植11例,其中左半肝8例,左外叶1例,成人右半肝2例;根据术前CT、血管造影和术中B超确定肝切除线,超声电刀离断肝实质,经门静脉灌注原位获取。受体手术采用保留腔静脉的全肝切除。移植肝原位植入,肝静脉重建采用扩大成型吻合技术,显微技术吻合肝动脉,胆道重建采用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结果:11例供体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1例受体中,1例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需再次肝移植,1例因不可逆转的严重排斥反应,于术后72d死亡。10例受体康复出院,肝功能、铜氧化酶恢复正常。结论:活体肝移植对供体是相对安全的。管道重建技术是活体肝移植的重要环节。术前、术中了解供体的解剖变异并正确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经验,以提高肝移植疗效和受体存活率。方法 分析9年间实施的8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动脉重建采用供者腹腔动脉干Carrell’s袖片或肝总动脉-脾动脉汇合部与受者肝左-右动脉部吻合16例(18.82%),与受者胃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汇合部吻合61例(71.76%),采用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8例(9.42%)。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供。结果 1例术中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立即行血栓切除,重新吻合动脉,现已随访13个月,肝动脉保持通畅。其余84例随访2~54个月,未见HAT发生。全组HAT发生率为1.2%。结论 正确选择肝动脉重建吻合的部位和术后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HAT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监测能早期发现HAT,挽救移植物,避免再移植。  相似文献   

13.
黄纪伟  张涛  曾勇 《器官移植》2012,3(3):155-158,162
目的探讨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用于预防活体肝移植术后小肝综合征(small-for-size liver syndrome,SFSS)的效果。方法 3例活体肝移植均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作为移植物。术中发现实测移植物(肝)重量/受体的体质量(体重)的比值(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为0.58%、0.77%及0.71%,均<0.8%,符合小移植物的诊断。处理:首先吻合肝静脉流出道,其次吻合门静脉,将受体门静脉右支与移植肝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将受体门静脉左支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达到门腔分流的作用,之后按顺序吻合动脉和胆道。术中均未行脾静脉结扎或脾切除等处理。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SFSS并顺利出院,出院时间分别为术后25d、34d及56d。移植肝功能逐步好转,术后1d门静脉流速理想。移植肝增长良好。门静脉-下腔静脉短路通畅时间:除1例通畅持续仅104d,其余2例持续通畅。结论 LDLT术中进行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可以及时有效预防小移植物背景下的SFSS,受体门静脉左支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的分流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活性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1例晚期肝癌伴肝硬变的患者施行活体供肝部分肝原位移植术,供者为受者之妻。供肝切取时不阻断血流,沿正中裂偏左2cm处切取左半肝。受者的肝全部切除,供受体的肝左静脉行端端吻合,供肝门静脉左支与受者的门静脉主干行端端吻全,供肝左动脉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在显微镜下行端端吻合,胆道用5mm硅胶管插入左肝管后行外引流。供肝热缺血时间为0,冷缺血时间为2.5小时。术后用环孢素A与小剂量激素进行免疫抑制。供者术后  相似文献   

15.
辅助性原位尸肝部分移植治疗Wilson病的疗效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2002年7月19日施行的辅助性原位尸体肝部分移植治疗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探讨该移植技术的可行性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灌注快速取肝法获取血型为A型的供肝;在整型台上用CUSA沿肝脏镰状韧带的左侧劈离肝脏,取第Ⅱ、Ⅲ段为重230g的部分移植供肝,仔细结扎断面的管道系统,历时185min。受体女性,22岁,血型A型,因锥体外系症状逐渐加重而具肝移植指征,切除受体病肝左外侧叶(Ⅱ、Ⅲ段),将供肝(Ⅱ、Ⅲ段)原位植入。用5鄄0Prolene缝线分别对供体鄄受体的肝左静脉和门静脉左支行端端连续吻合,均预留“增宽因子”,于受体胃十二指肠动脉水平与供肝的左肝动脉以8鄄0Prolene缝线间断吻合。胆道对合取左肝管鄄空肠Roux鄄en鄄Y式吻合。术中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1000mg,术后采用激素、FK506和骁悉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热缺血时间为6min,冷缺血时间15.5h,手术时间6.5h,术中输血1400ml。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和离床活动,至今病人已生存1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移植肝脏体积无明显萎缩,手足震颤明显减轻。结论:辅助性原位尸体部分肝移植是治疗Wilson病的良好方法,同时可避免活体部分肝移植给供体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经验,提高肝移植疗效和受体存活率.方法 总结1995年5月至2006年12月实施的183例肝移植临床资料,常规动脉重建163例,供者腹腔动脉干Carrell's袖片或肝总动脉-脾动脉汇合部与受者肝左-右动脉汇合部吻合25例,胃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汇合部吻合134例,腹腔动脉干吻合4例.采用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20例.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供.结果 183例肝移植患者中有6例发生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3.28%(6/183),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5例,肝动脉狭窄(hepatic artery stenosis,HAS)1例.常规通路动脉重建组动脉并发症发生率1.84%(3/163),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组为15.0%(3/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3,P<0.01).6例并发症患者中有1例HAT于术后19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5例通过介入治疗治愈,死亡率16.7%.结论 正确地选择肝动脉重建吻合的部位和术后有效的抗凝治疗减少HAT和HAS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的早期发现和放射介入的及时治疗可以挽救移植物,避免再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总结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所施行18例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方式和技巧。结果15例行供受体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2例供体肝总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吻合,1例供体总动脉与受体脾动脉吻合。术后彩色色普勒超声监测显示肝动脉血流通畅,均未发现有血栓菜成或肝动脉狭窄,全部病例未发生胆道并发症。结论:成功的肝动脉重建技术防止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或肝动脉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7月,我们进行了猪的同种异体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AHPLT)实验,现将实验情况与供肝动脉重建有关的内容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家猪15头,体重25~35kg,雌雄不限,供受体配对移植。2.手术方式按手术模式不同分两组:A组:共8头,受体肝脏保持原状,其门静脉捆扎缩窄85%以上(直径缩窄至1/3),肝动脉结扎;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其肝动脉结扎,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行端侧吻合,胆总管与受体空肠行端侧吻合(内置T…  相似文献   

19.
二例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重建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重建技巧。方法2例成人患者,1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巨块型肝癌,接受其2位姐姐的左半肝移植,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GR/WR)为1.5%,移植于原肝位置左侧的左半肝,其肝左静脉、门静脉分别于受者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左支端端吻合,胆肠吻合方式重建供肝胆道;移植至右侧的左半肝,沿矢状位旋转180°,其肝左静脉、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肝右静脉、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左肝管与受者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另1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接受其母亲的右半肝移植,但由于供肝存在大泡状空泡变性,且供、受者的体重差较大,为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故该例同时行尸体左半肝移植,GR/WR为1.2%,右半肝的肝右动脉、肝右静脉分别于受者的同名血管端端吻合,其门静脉与受者的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右肝管与受者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左半肝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分别与受者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及脾动脉端端吻合,胆肠Roux-en-Y吻合方式重建供肝胆道。结果除母亲供者术后3d出现短暂乳糜漏,经对症治疗11d后痊愈外,供者无其它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及全身感染,现已随访10个月以上,肝功能正常,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可为受者提供更大的肝脏,又可减少供者的风险,但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对供、受者的条件进行充分评估后施行。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肝移植治疗肝脏终末期病变。方法 采用改良的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即保留肝后下腔静脉的全病肝切除,将供肝植于受肝原位,供、受体肝上下腔静脉,供、受体门静脉,供、受肝动脉行对端吻合;结扎供肝肝下下腔静脉。用FK506、晓翻和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加强术后监护和感染的控制。结果 例1、例2目前分别存活11个月、8个月余,生活自理,例3因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存活14d。结论 肝移植是治愈肝脏终末期病谱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