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成虫和幼虫的特征,应用数值支序方法探讨瓢虫科的系统发育.基于中国21族(包括不同学者提出的所有亚科)36个成虫性状,计算得到18个具有高度同质(homoplasy)的最简约的支序图.共同树显示5个支系:小艳瓢虫亚科,食植瓢虫亚科,瓢虫亚科(包括粗毛瓢虫族Singhikalini);红瓢虫亚科(不包括短角瓢虫族),以及小毛瓢虫亚科+盔唇瓢虫亚科(包括短角瓢虫族).这与Chazeau等(1990)提出的分六亚科系统相似.对14族幼虫18个性状初步分析,结果与相同14族成虫分析比较,只有一个组分即刀角瓢虫族和展唇瓢虫族的亲缘关系在两个分析中得到一致的支持.食植瓢虫是瓢虫科中最原始但高度衍化的一族.在揭示系统发育上,幼虫的研究或许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将自测的瓢虫科4亚科16种和从GenBank中检索到相关物种的mtDNA-COI基因编码区序列片断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71bp序列中,共有227个变异位点,195个简约信息位点,A T约占66.7%,转换发生比颠换更频繁。分子系统树表明:同种和同属的瓢虫均以较高置信值聚在一起,4个亚科都能恢复为单系;食植瓢虫亚科从系统树的基部最早分出,是瓢虫科最为原始的类群,小毛瓢虫亚科和盔唇瓢虫亚科首先聚为一支,显示二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然后再与瓢虫亚科相聚,食植瓢虫亚科的食植瓢虫属和裂臀瓢虫属均不是单系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弯叶毛瓢虫属Nephus Mulsant二新种。该属隶属于瓢虫科小毛瓢虫族(Coccinelldae: scymnini)。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表业大学昆虫标本  相似文献   

4.
四川南充市郊瓢虫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锋  王慧 《昆虫知识》2005,42(3):311-314
20 0 3年3月~2 0 0 4年5月,分别在南充市郊的人工林、农田、河漫滩草丛、灌木丛4种生境进行瓢虫种群结构及多样性的抽样调查研究,共采集瓢虫标本1 2 1 6只,经鉴定隶属7亚科,2 2属,3 6种。个体数量以瓢虫亚科最多,食植瓢虫亚科次之。物种数以瓢虫亚科最多,食植亚科次之,小艳瓢虫亚科最少。各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排序为灌木丛>河漫滩草丛>人工林>农田。  相似文献   

5.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属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扁甲总科(Cucujoidea)瓢虫科(Coccinellidae)异色瓢虫属(Leis或Harmonia),是蚜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分布于苏联阿尔泰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以及我国、朝鲜、日本等地,故又称亚洲瓢虫。  相似文献   

6.
星盘瓢虫属Phrynocaria Timberlake,1943是瓢虫科、瓢虫亚科中的一个小属,世界已知仅两种,其中分布于我国的一种——红星盘瓢虫Phrynocaria congener(Billberg,1908)(=Coelophora congener(schoenherr):刘崇乐,1963)(=四眼盘瓢虫Coelophora approximans Crotch:刘崇乐,1963),分布于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及日本,印度。本文报道一新种——黑缘星盘瓢虫,新种Phrynocaria nigrilimbata sp.nov.,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黑襟毛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襟宅瓢虫Scymnus(Neopullus)hoffmanniWeise属鞘翅目瓢虫科小毛瓢虫亚科,是我国南方棉区广为分布的一种小型瓢虫。其特点是:体型小、繁殖力高、抗逆力强、成虫寿命长。据我们在上海郊区棉田中广泛调查,它在棉田主要取食棉蚜,还能取食红蜘蛛,在其它作物上喜食黍蚜等蚜虫。它是棉田天敌群落主要成员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它在群落中的作用,并作出合理评价,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较详细观察,并进行了不同温度对其发育速率的影响的研  相似文献   

8.
郭佳妮  李保平  孟玲 《生态学报》2017,37(6):1826-1831
种内和种间捕食卵现象常见于对食蚜瓢虫的研究报道中。源自亚洲、入侵北美和欧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由于卵含有生物碱而被认为可能是威胁本土瓢虫生存的原因,但该推测只有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瓢虫具有类似负面影响后,才能确证。通过饲喂实验,旨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具有食卵负面作用,为揭示异色瓢虫入侵机理提供依据。实验中用蚜虫(对照)和3种瓢虫卵对瓢虫初孵1龄幼虫进行饲喂处理,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指标。对瓢虫初龄幼虫存活表现的分析结果表明:(1)龟纹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卵和七星瓢虫卵后存活至2龄的比率均高于取食异色瓢虫卵的近7倍;(2)七星瓢虫幼虫取食异色瓢虫卵未存活到2龄,但取食其他瓢虫卵和蚜虫后85%以上个体存活至2龄;(3)异色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和其他2种瓢虫卵后有90%以上存活至2龄。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1龄幼虫取食异种卵比同种卵后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异色瓢虫并未表现出差异。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1龄幼虫取食同种和异种卵后的体增重相同,但七星瓢虫取食龟纹瓢虫卵后体增重比取食同种卵减小。研究结果说明,异色瓢虫卵对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初孵幼虫的生存具有负面影响,反之不然。所以,取食异色瓢虫卵本身并非是导致北美和欧洲本土瓢虫数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束管食螨瓢虫研究及利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龙  李隆术 《昆虫知识》1996,33(5):304-306
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aji隶属于鞘翅目、瓢虫科、小毛瓢虫亚科、食螨瓢虫属Stethorini,是多种作物叶螨的重要天敌。1968年Sasajif[1]在我国台湾采集到该天敌,并对其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1975年庞雄飞等[2]首次报道了我国大陆的分布情况,发现其对豆类作物上的红叶螨有一定控制作用。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于80年代中期,着手调查了束管食螨瓢虫在四川的分布、生活习性以及田间消长规律,并考察其捕食行为、农药影响等,现将有关该天敌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1分布迄今的文献表明,束管食螨瓢虫仅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湖北、江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素菌瓢虫属简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菌瓢虫属Illeis隶属于瓢虫科、瓢虫亚科、食菌瓢虫族、主要取食作物、果树等白粉病的菌丝及孢子,可抑制白粉病的发展,但也可传佈孢子。过去一些学者错误鉴定我国的素菌瓢虫属仅有素鞘瓢虫Illeis cincta(Fabricius)一种,但笔者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的整理,发现我国共有四种(其中一种为国内新纪录),并不包括素鞘瓢虫(该种仅产于印度及斯里兰卡)。本文就我国素菌瓢虫属各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提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