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性调频激光双干涉仪绝对距离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双干涉仪绝对距离方法,利用参考干涉仪的误差补偿作用,有效地抑制了激光器光学特性相关误差源对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线性调频绝对距离干涉测量系统的影响,提高了测距精度。文中介绍了测量原理和实验装置,作了误差补偿分析,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2014,(6):122-122
计量特性包含的内容网友提问:请问计量特性具体包含什么内容?专家回复: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是指其影响测量结果的一些明显特征,其中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分辨力、鉴别力和示值误差等。为了达到测量的预定要求,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计量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袁礼 《中国测试技术》2007,33(6):45-47,51
通过对影响分光光度计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波长准确度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对检定用波长标准进行特性研究,确定各种标准器的用途;对波长误差的构成原理进行分析,确定波长误差的调整方法;综合对检定波长产生误差的相关方面进行论述,全面提出了控制波长误差的具体方法,为控制影响分光光度计测量准确度的波长误差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总溶解固体(TDS)测试仪的基本概念及重要应用,阐述了仪器测量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程度,介绍了仪器引用误差、重复性和温度补偿示值误差等性能指标的评定方法,以及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潘国荣  郭巍  周跃寅 《计量学报》2015,36(5):469-472
针对工业工件拟合中测量数据由于测量仪器特性导致的不同方向误差分量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误差分解定权的工业测量拟合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工件姿态以及测量仪器和测点的空间关系,分析了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分量对空间直线和空间平面拟合的影响,然后通过影响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定权,从而削弱仪器测量误差对拟合结果的影响,提高工件拟合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等权拟合精度可提高约16%。  相似文献   

6.
主动测量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今天,使传感器(量仪)与计算机的功能溶为一体,通过对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其滞后特性是产生动态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或消除主动测量中的动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对被测变量的测量值进行智能化处理,在线辩识出表征传感器滞后特性的特征参数Tm,再利用校正(补偿)的方法,减小甚至消除传感器滞后特性的影响,使被测变量的测量值准确、迅速地跟踪被测变量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被测变量测量值所需信息进行了智能化处理方法,在线辨识出表征传感器滞后特性的时间常数Tm,再利用校正(补偿)的方法减少或消除滞后特性的影响,以减少或消除动态误差,使测量与控制融为一体,实现主动测量技术的全盘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张兆龙 《计量学报》1994,15(3):210-2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齿向误差新方法──啮合法,它利用精密圆柱面和渐开螺旋面之间的啮合特性,将齿向误差转化为啮合运动偏差测量。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啮合法可利用齿形误差展成系统测量齿向误差。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扫描原理测量大直径的方法,对其工作原理和光电变换电子学系统作了论述,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光扫描光学系统的扫描速度特性,并详细讨论了扫描速度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动态测量信息的在线辨识处理及其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测量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今天,使传感器(量仪)与计算机的功能溶为一体,通过对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其滞后特民生是产生动态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或消除主动测量中的动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对被测变量的测量值进行智能化处理,在线识出表征传感器滞后特性的特征参数Tm,再利用校正(补偿)的方法,减小甚至消除传感器滞后特性的影响,使被测变量的测量值准确,迅速地跟踪被测变量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11.
同轴度误差的解析评定法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镭  张玉 《计量学报》1997,18(1):32-37
在介绍符合定义的同轴度误差解析评定法的基础上,着重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安装误差、测量系统中的直行运支误差及其对仪器回转轴线的闰行度误差等对同轴度误差测量结果的影响。文中建立的同轴度误差解析评定数学模型和得出的结论为同轴度误差测量信和在线测量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我国ADC、DAC静态特性国家测量标准装置和它的测量技术。该标准装置通过多个CPU和计算机,可以实现全自动测量并具有很小的微分线性误差、积分线性误差、零点误差和增益误差,实际测量速度为40Hz~25kHz。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所达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对医用人体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测量环境、测量过程、标准物质、计量特性控制进行了探讨。在实验验证基础上,对基线稳定性、元素浓度示值误差、元素浓度测量重复性、线性误差等计量特性的参考范围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式电子水平仪节距法测量平直度时,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有示值误差,数显量化误差,测量重复性,定位误差等四项。本文讨论定位误差的估算,分析影响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抑制定位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叶片厚度仪原理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叶片厚度仪的实际传动特性方程,通过与理论的线性模型比较,获得了仪器的原理误差函数式。并且分析了测量时接触变形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原理误差的方案,并以增加测量臂长为例论述了减小原理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3.条件误差条件误差包括:计量标准本身的误差;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亮度、大气压力、磁电等)引起的误差;测量器具结构缺陷或特征所引起的误差;测量对象的缺陷或特性所带来的误差;测量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测量工作时的状态引起的误差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植物器官几何量测量仪的实际传动特性方程,通过与理论的线性模型比较获得了仪器的原理误差函数式,分析了测量时接触变形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原理误差的方案,借助数值分析方法,以增加测量臂长为例论述了减小原理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关节臂式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关节臂式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是一种新颖的基于旋转关节和转动臂的三坐标测量系统,以角度测量基准取代了长度测量基准,它具有量程大、体积小、重量轻及使用灵活等优点.首先基于Denavit-Hartenberg方法建立了关节臂式柔性三坐标测量系统的理想数学模型和误差模型,并通过几何作图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通过对系统中实际存在的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系统的误差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线电阻测量电路。这种电路具有等电位隔离特性,能消除电网络中其它电阻对被测电阻的影响,可实现网络电阻的直接测量。文中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高复现性波片测量方法和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高良  殷纯永 《计量学报》1998,19(2):136-141
建立了一种高精度波片位相延迟量的测量装置,它以磁光调制式1/4波片法为基础,其测量精度优于KDP电光调制检测法。本文介绍了磁光调制器的设计,总结了磁光调制方法的最优解调特性,提出了测量装置的结构,其中强调了磁光调制器必须放置在标准1/4波片之后以满足最优解调特性。误差分析表明,环境温度和机械安装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实验对同一批波片进行了长时间多次重新安装测量,其复现精度优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