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尚在探索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现状,并剖析了其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对医疗废物强制实施全过程管理、集中控制和区域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对策建议,以及建设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医疗废物控制系统建设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敏  徐洋  邓华龙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27-1029
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经验,从控制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上海市医疗废物控制系统的目标、集中处置系统以及配套系统等各个方面建设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佛山市医疗废弃物来源、产生量及处置现状 ,分析了医疗废物在处置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佛山实际情况提出了医疗废物污染处置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科学》2015,(5):153-158
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环保部联合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共同组织开展了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项目。甘肃省是全国6个示范省之一,针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立环保和卫生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开展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和安全处置示范、建立城市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协同处置关系等活动,提高了全省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和协同处置水平。示范过程中,也针对当前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提出了探索多样的医疗废物收集模式、合理确定医疗废物贮存时间、开展废物资源化试点、加快区域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管理等国家层面上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南省19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为例,在对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以及应急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疗废物如何产生、处置技术、处置中心运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及应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河南省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构建方式和建议方案。以期为完善医疗废物处置监督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现状、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和能力建设情况。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法律、法规的支撑体系趋于完善,环保、卫生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快速上升。不过,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作依然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体系不当、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不足、疫情应急能力缺乏等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设施水平、管理能力的差异还较大。对此,作者建议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纳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完善医废分类,规范收集和后续处理、处置,并从完善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管理、全方位提高无害处处置水平、推进设施规范运行和整改淘汰、提升疫情应急应对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苏州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提供政策参考和研究探索方向。研究表明,目前苏州市已建立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医疗废物可以从产生、储存、运输、处置等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对纳入管理系统的医疗废物可实现全过程监督。建议加强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督管理;设置规范的医疗废物中转站;打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垄断机制。  相似文献   

8.
医疗废物由于具有感染性毒性、放射毒性和遗传毒性等对人群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其处置过程中以人员监察为主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和薄弱。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医疗废物监管水平,本文从上海市自身实际出发,基于物联网研究构建医废处置过程电子监管平台,详细分析了该平台研究思路、运行机制及组成要素,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现状与不足,从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建立、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以及监督和监测、技术培训和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医疗废物可持续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产生量逐渐增大,种类日益繁多,环境风险不断加剧。"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部强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处理处置行为,医疗废物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的逐步建成。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的逐步建成,医疗废物环境监管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性状况时显得能力不足,缺乏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所以,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实现在应急状态下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安全处置,最大限度的防范医疗废物处置中的环境风险,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微波消毒机理的研究,根据其节能、快速、污染小、消毒效果彻底等特点,提出了微波消毒技术适用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并且列举国际应用实例为证。通过对医疗废物微波处理技术标准、微波消毒适用范围、系统组成、安全与防护等方面对我国已颁布的《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29-2006)主要内容作了客观阐述,提出在我国目前《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的情况下,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法将与其它几种非焚烧处置法,共同作为医疗废物焚烧法的合理补充技术在中国应用,将有效地推进中国医疗废物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庆市2010年-2014年连续5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重庆市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无害化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重庆市环境保护要求和医疗废物环境管理需求,从规范分类收集和处置行为、开展分散收集和贮存试点、统筹规划处置设施和技术、完善处置收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对策和建议,为重庆市以及其它地区医疗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医疗废物的污染问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现场视察和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的资料。提出了可行性处置措施,利于环境保护,利于医疗废物收集体系的完善和收集、处置、运行机制的合理社会配置,使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医疗废物应以"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交由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处置,利于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使医疗废物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是我国危险废物处置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建设和设计现状 ,以及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在对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建设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具体工程实践 ,对建设我国地区级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的总体规划、处置工艺以及经济运作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置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为例,介绍8 t/d规模的高温蒸汽系统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流程以及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处理,并对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系统的设计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