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消光聚酯长丝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高TiO2含量的全消光聚酯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和过滤性能。介绍了全消光聚酯纺丝和加弹工艺,并讨论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侧吹风条件和卷绕成型工艺对全消光聚酯长丝物理性能指标的影响。利用全消光聚酯长丝打纬织造过程顺利,织物布面消光效果良好,光泽柔和优雅,并且悬垂性、柔软手感以及深染性能都比半消光织物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将TiO2表面包覆无定形TiO2,再经复配偶联剂改性后,分散在己内酰胺-水体系中乳化,于聚合釜中水解开环聚合,得到全消光聚酰胺6(PA6)切片。PA6切片经熔融纺丝制得PA6全消光纤维,并织成PA6全消光织物。用热重分析仪、纳米激光粒度仪、沉降试验等研究了改性TiO2的性能及在己内酰胺-水体系中的分散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PA6全消光纤维结晶性能和截面形貌。结果表明:经复配偶联剂改性的TiO2在树脂基体中有很好的分散性;PA6全消光纤维的可纺性好;加入改性的TiO2后,PA6纤维的强度提高了25 %,但对PA6纤维的熔融温度没有影响;改性PA6全消光织物的上染率提高了10 %。  相似文献   

3.
将TiO2表面包覆无定形TiO2,再经复配偶联剂改性后,分散在己内酰胺-水体系中乳化,于聚合釜中水解开环聚合,得到全消光聚酰胺6(PA6)切片。PA6切片经熔融纺丝制得PA6全消光纤维,并织成PA6全消光织物。用热重分析仪、纳米激光粒度仪、沉降试验等研究了改性TiO2的性能及在己内酰胺-水体系中的分散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PA6全消光纤维结晶性能和截面形貌。结果表明:经复配偶联剂改性的TiO2在树脂基体中有很好的分散性;PA6全消光纤维的可纺性好;加入改性的TiO2后,PA6纤维的强度提高了25%,但对PA6纤维的熔融温度没有影响;改性PA6全消光织物的上染率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4.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合过程中,将二氧化钛/乙二醇(TiO2/EG)溶液通过添加剂喷嘴加入PET齐聚物管线中,经缩聚得到全消光PET熔体,然后通过熔体直接纺丝、冷却、上油和卷绕,生产92 dtex/72 f细旦全消光涤纶预取向丝(POY),探讨了TiO2/EG溶液浓度、聚合及纺丝工艺对生产稳定性及产品质量的...  相似文献   

5.
聂凌 《聚酯工业》2011,24(1):26-28
针对PET装置全消光切片生产线的需要,详细介绍了消光剂TiO2悬浮液的设计思路和制备流程及优化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朝晖 《聚酯工业》2007,20(5):36-38
在连续聚酯生产线上通过设备改造,使原来生产半消光切片的装置生产有光切片,并通过在管路上添加w(TiO2)=2.5%全消光切片,生产w(TiO2)=0.3%的半消光短丝,使连续聚酯的生产根据市场的需求有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自主研发的功能性纳米TiO2母液中加入乙二醇,经稀释、离心和接地消除静电后,通过在线添加技术注入酯化釜后低聚物管线注射系统,经原位聚合制得全消光聚酯(PET)及纤维。与半消光PET及其他常规PET产品系列的制备工艺相比,全消光PET制备宜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并通过调整终缩聚真空度来控制产品的黏度。与功能母粒添加法相比,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全消光PET产品及其纤维的质量更稳定,尤其是染色均匀性更好,产品优等品率提升5.6%。  相似文献   

8.
PET熔体直纺差别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杰  陈钢  高志勇 《聚酯工业》2014,(1):25-27,48
在熔体直纺的熔体管道上,采用在线添加技术,通过PET与改性剂共混纺丝生产差别化PET纤维。介绍了该工艺的原料、设备、流程、主要工艺条件。讨论了添加组分与主熔体混合的均匀性,添加组分TiO2含量的计算与混合后的实测值的关系,添加TiO2后生产的全消光POY品质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33 dtex/36 f全消光细旦涤纶低弹网络丝(DTY)的生产技术,结果表明:提高纺丝温度、延缓冷却成形速度、选择合适的上油条件、合理控制卷绕速度、增加预取向丝(POY)预网络,加弹过程中充分考虑TiO2对POY加工性能的影响,选用材质柔软的聚氨酯摩擦盘及优化组合,同时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生产出优质的全消光细旦涤纶DTY。  相似文献   

10.
张玉祥 《聚酯工业》2021,34(5):47-50
总结了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全消光转产特种消光切片的现状,根据理论计算反应釜中的TiO2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探索影响转产过渡时间的因素,为减少转产过渡时间,降低过渡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负载织物对纳米TiO2光催化剂净化氨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制备了纳米光催化剂悬浮液,借助后整理工艺对3种织物进行负载加工,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环境舱和光催化反应器重点考察了棉机织物、涤纶机织物和涤/棉混纺机织物对纳米光催化剂净化氨气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在不同负载织物表面上纳米光催化剂的活性. 结果表明,负载纳米光催化剂的棉织物的氨气净化性能高于负载纳米光催化剂的涤纶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的氨气净化性能. 在负载Ag-TiO2光催化剂的条件下,负载涤纶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对氨气的净化性能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2.
结合吉玛聚酯装置的特点 ,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各反应釜在转产非稳态过程中熔体TiO2 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应用。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 ,求解出转产时的最佳加料时间 ,给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一种以锐钛矿为主的混晶纳米二氧化钛,并将其均匀负载于纳米凹凸棒土(ATP)上,得到了一类纳米复合催化剂,对二氧化钛及复合催化剂分别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利用催化聚酯反应对二氧化钛及多种复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聚酯催化剂Sb2O3相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可达到与Sb2O3相近的催化活性,但催化性能不稳定,聚酯产品b值较高;将二氧化钛负载于纳米凹凸棒土表面后,催化活性中心达到了理想的分散,催化性能更加稳定,同时也改善了聚酯的色相,b值从14.05降为8.17。此外,讨论了复合催化剂对聚酯产品物化性能的影响,通过DSC、TGA等测试手段,发现复合催化剂制备的聚酯结晶温度升高,二甘醇含量和热降解性能与常规聚酯相近。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崔爱军  李守青  姚超  何明阳  陈群 《精细化工》2012,(12):1190-1194,1221
制备了一种以锐钛矿型为主的混晶纳米二氧化钛,并将其均匀复合于纳米凹凸棒土(ATP)上,得到了一类纳米复合催化剂,对二氧化钛及复合催化剂分别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利用催化聚酯反应对二氧化钛及多种复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聚酯催化剂Sb2O3相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可达到与Sb2O3相近的催化活性,但催化性能不稳定,聚酯产品b值较高;将二氧化钛与纳米凹凸棒土复合后,催化性能更加稳定,同时也改善了聚酯的色相,b值从14.05降为8.17。此外,讨论了复合催化剂对聚酯产品物化性能的影响,通过DSC、TGA等测试手段,发现复合催化剂制备的聚酯结晶温度升高,二甘醇含量和热降解性能与常规聚酯相近。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O2对聚酯环氧粉末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彬  舒心  刘亚康 《涂料工业》2004,34(11):11-13
采用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微粒分级混合于聚酯环氧粉末涂料中,研究了纳米TiO2对涂膜耐冲击性、抗弯性能的影响,以及所产生的优秀抗菌性能。讨论了纳米TiO2的用量和纳米TiO2在涂料中的分散。  相似文献   

16.
以二氧化钛(TiO2)为消光剂,采用钛系催化剂STiC-01或锑系催化剂乙二醇锑,在2 L间歇式聚合反应釜中制备半消光PET切片。根据PET切片的特性黏数和色度(L值及b值),比较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研究了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工艺条件下,STiC-01的钛用量为5μg/g(相对于PET质量)时的催化活性与乙二醇锑的锑用量为250μg/g(相对于PET质量)时的相当,PET切片的特性黏数达0.676 dL/g,钛系PET切片的L值高于锑系PET的,b值相当;磷化合物和镁化合物的用量应适当控制;催化剂在酯化前加入,TiO2在酯化后加入,STiC-01的催化活性不受TiO2的影响;相比乙二醇锑,STiC-01的催化活性受原料质量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强伟  王吉贵 《塑料工业》2006,34(Z1):238-239
研究了纳米TiO2在UP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发现,采用单一的分散工艺,纳米TiO2在UP体系中均有大量团聚体的出现,而通过复合分散工艺,则可以使纳米TiO2在基体中达到一种均匀的纳米级的分散。  相似文献   

18.
钛系聚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锡荣  张伟  闫一凡  张艳霞  郑竞成 《化工进展》2005,24(5):480-482,488
介绍了聚酯催化剂中锑、锗、钛三个系列的各自特点,综述了复合型钛系和超细TiO2型聚酯催化剂的最新进展,认为新型钛系催化剂催化活性更高,更环保,而且用它合成的聚酯产品色相好,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UPR复合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固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辉  尤天铭  严生 《塑料工业》2007,35(2):40-43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TiO2/UPR复合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升温速率下纳米TiO2/UPR复合体系固化过程中的DSC曲线;并根据动态DSC曲线求出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固化反应级数及动力学方程中的指前因子等参数;建立了复合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并且确定了分阶段变温固化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