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大奇  于盛林 《电子学报》2002,30(2):221-223
本文在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合论,给出了电子电路故障定位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测试电路中的被诊断元件的工作温度和工作电压两个物理量,得出D-S证据理论中两传感器对各待诊断元件的信度函数分配,再利用D-S联合规则得到融合后的信度函数分配,从而确定故障元件,并通过单传感器诊断结果与融合诊断结果比较,说明多传感器融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以电压-码转换电路板为被诊断对象,探索了基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的某系统电路故障元器件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可有效地提高故障模式的识别能力,使故障元器件得以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3.
D-S证据理论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S证据组合理论已经成为不确定性推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该理论的多传感器决策层数据融合已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D-S证据理论及其有关概念和D-S合成法则,阐述了基于D-S证据组合理论的数据融合一般步骤及决策层判决方法,运用D-S证据理论对目标进行了融合识别.与单一传感器的目标识别结果相比较,上述方法能明显提高目标识别能力,同时降低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提高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融合的通信电台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大艳  张跟全 《无线电工程》2006,36(11):23-24,64
D-S证据理论是贝叶斯推理的扩充,是一种适用于不确定决策问题和风险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信对抗系统所面对的电磁环境比较复杂,对通信电台的识别比较困难。应用D-S证据理论对通信对抗系统中侦测传感器的侦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提高了通信电台目标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D-S证据理论能很好地表达"不确定"和"未知"等信息融合中的重要概念,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传感器数量较多时,D-S方法计算量很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来减少证据体数目.再结合D-S证据理论进行信息融合的办法.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保证了目标识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用证据理论实现相关信息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进行多信息融合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即要求各传感器所提供的证据相互独立。这在很多实际场合中却很难实现。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提供了一种基于D-S理论的推广方法以解决信息融合的相关性问题。并用机器人的力觉和热觉传感器作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文霞  邵洪峰  王夏霄  于佳 《半导体光电》2018,39(1):104-108,112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系统严重的误警问题,在Φ-OTDR多路监测系统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改进的D-S证据理论应用于Φ-OTDR三路监测系统中以减少误警率.利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算法对每路输出数据进行融合,然后将融合结果与报警阈值相比较,判断是否发生报警.实验测试发现: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Φ-OTDR三路监测系统不仅在三路监测方案中能够正确判断扰动信号,还使得漏警率由3%降至1%,72 h内误警率由3.3%降至0%,提高了系统的报警性能.  相似文献   

8.
新的入侵检测数据融合模型——IDSFP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入侵检测融合模型——IDSFP。其具有对多个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进行关联、聚合,产生对安全态势判断的度量,从而构成证据的特点。IDSFP应用D-S证据理论来形成对当前安全态势进行评估的信息,并动态地反馈、调整网络中各个ID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加强对与攻击意图有关的数据的检测,进而提高IDS检测效率,降低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6,(1):31-34
采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CO气体传感器三种检测设备采集火灾监控场所的现场数据,并采用当前最先进的3G无线通信网络,保证信息传递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远距离传输。同时对火灾监测系统的火灾判断算法进行了设计,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融合多种传感器监测数据来判断火灾状态。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火灾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火灾报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传统的目标识别方法的不足,提高目标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出将粗BP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识别模型.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利用粗集理论对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对输入信息进行约简,剔除冗余信息,简化了生成规则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运行速度.以BP神经网络输出作为证据,后端对不同传感器的证据用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待识别目标的识别概率.实验表明该模型减少了识别的主观因素,简化了BP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运算速度和识别效果.该混合模型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胡祝格  赵敏华 《电子科技》2012,25(10):36-39,42
为了解决传统火灾报警系统只对火灾的某一种物理或化学信号进行探测而容易出现误报和漏报的问题,将多传感器复合探测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中,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为主控制芯片的智能分布式无线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系统能同时采集CO浓度、烟雾浓度和温度3个火灾参数,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采用智能算法对火灾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经调试,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预警火情。  相似文献   

12.
地铁火灾的有效报警事关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及地铁的运行安全。在分析当前地铁火灾报警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消防系统设计方案, 并从电路设计、数据传输和数据计算决策输出三个方面进行了方案实施, 有效解决了当前地铁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为具体实施项目提供了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ZigBee和ARM技术的火灾信息数据无线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目前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系统信号采集时布线困难,尤其是联动系统信号采集点分散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采用ARM处理器、传感器、ZigBee网络、无线通信等技术组成的火灾信息数据无线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ZigBee数传模块及传输设备组成。其中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负责采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息,ZigBee数传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电话、Internet网或无线网络远传到集中监控中心。经过连接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实验,此套系统数据采集准确及时,工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中,可更好地达到早期预报火灾的目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最近研制成功的多媒体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配置及工作原理,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及共外接口电路,8回路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2回路消防联动器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5.
无线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家庭火灾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火灾检测系统常出现的误报警和漏报警情况以及传统的有线火灾检测系统布线复杂、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点,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家庭火灾检测系统,检测厨房设备、电器线路或电器设备老化等造成的火灾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设计、火灾检测系统硬件框架和软件实现等.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准确度高、灵活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了解决风电机组中火灾隐患带来的损失,提出了基于ZigBee的风电机舱的火灾预警系统。系统由传感器采集节点、网络协调节点,以及监控中心节点组成。采用CC2530作为处理器来控制传感器采集风机舱内主要的火灾隐患位置,在协调节点汇聚,通过GPRS网络传送到远处监控中心。通过实验和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预警准确,能够有效的监测各区域的各个时间段的运行情况,能够保证风电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王利军  关俊娟  秦智勇  陈建  姬鹏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5):20210384-1-20210384-6
火情探测是特种车辆灭火抑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火情探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车辆及其内部乘载员的安全。现有动力舱火情探测系统主要利用温度传感器和非成像光学火情探测器,但由于动力舱结构复杂,环境恶劣,基于温度传感器的动力舱火情探测系统由于无法实现舱内空间全覆盖安装,因此容易产生火灾漏报现象,而非成像光学火情探测器由于灵敏度过高容易产生火情误报现象,动力舱应用甚少。与现有动力舱火情探测系统不同,设计了红外成像火情探测系统,采用测温热像装置和测温显控装置,能够实现对动力舱一定目标空间内的实时温度监控,通过温度识别算法和设定预警温度阈值、报警温度阈值,实现了高温预警功能和火灾报警功能。利用标准火焰测试平台对探测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红外成像火情探测系统的火灾响应时间小于5 s,满足国军标的要求。该系统将火灾发生后的报警提升到火灾发生前预警,能够有效避免动力舱火灾漏报问题,保护特种车辆内部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网问题,提出一种利用Internet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城市监控中心的联接方案,设计了系统的关键设备——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设备中采用经过剪裁、内核版本2.6的linux系统,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并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多线程及管道编程,实现了火灾探测信息的处理传输及上层监控中心和下层网关的信息交互。设备实际运行后的结果表明,该火灾信息传输网关能够顺利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转发,在广域网内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高速、可靠传输,满足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地铁的FAS火灾报警系统与BAS设备监控系统是地铁运行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FAS火灾报警系统主要是用于火灾监测与报警,而BAS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用于地铁设备的监视、控制以及管理.本文对地铁FAS火灾报警系统与BAS设备监控系统的调试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地铁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中通信部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CANBUS现场总线技术来解决RS485串行口通信方式的传输距离短、节点容量问题的方案。CANBUS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和纠错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大中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网络化的要求。在原有的系统中增设CANBUS总线通信口,来解决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实践表明,经过改造后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完全满足通信距离和节点容量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容量的扩展及与其他系统和设备的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