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海洋钻机井架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频域研究、时域研究及试验研究。频域研究介绍了井架的自振特性、地震响应分析及风浪载荷分析。时域研究介绍了线性分析研究、非线性分析研究及边界条件的处理。试验研究介绍了海洋波浪脉动测试试验、风洞试验研究。虽然上述研究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钻机井架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为此,指出了海洋钻机井架动态特性应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年裂缝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裂缝研究的相关成果,简要分析了储层裂缝研究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了储层裂缝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储层裂缝研究的时间序列、并扼要介绍了储层裂缝描述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方法与前景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本文总结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评述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气田勘探方向及目标评价研究是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的攻关项目,该项研究历时10年,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系统地回顾了我国早期大中型天然气田重点课题攻关研究的决策过程,总结了天然气研究的特点、经验与体会,展示了天然气研究的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工程设计可施工性对项目施工HSE、质量、费用.进度等的影响,从9个方面列举了可施工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重点研究对象,指明了可施工性研究的时段要求,提出了4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并建议了可施工性研究的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火山岩油气藏在勘探和开发2方面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目前火山岩储层研究中的问题。目前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火山岩储层地层划分;建立在火山岩体追踪识别基础上的岩性岩相研究;火山岩储层裂缝表征;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文中结合研究实例,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预测了未来火山岩储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现状的实际出发,根据该类油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研究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新模式--协同研究.同时,将这种新的模式用于文101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和综合治理研究.新的集成研究模式克服了传统研究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不足,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合作,提高了研究效率和成果的转化速度.应用新的研究模式,建立了与实际相吻合的应用油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文101块沙二下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剩余油分布有了新的认识,为油田的挖潜和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间歇化工过程设计和能量综合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间歇化工过程的设计和能量综合优化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研究进展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讨论了间歇过程设计优化的几种主要方法 :启发法、数学规划法、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 ,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间歇过程的研究不仅要从研究方法上强调交叉学科协同来指导间歇过程的研究 ,提出了数学规划法和人工智能法交叉协同的研究策略 ,而且还要从研究内容上进行多方面的综合集成 ,进行设计、生产调度、控制以及市场营销、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综合集成 ,即进行技术和管理的综合集成研究。比较了间歇过程能量综合的优化模型 ,指出了间歇过程的管控一体化、市场营销和运行操作的集成以及投资决策和设计的集成是间歇过程集成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注水开发的稠油油气藏,系统研究了动态分析中的储层、流体和开采工程参数.由油藏工程研究和现场实际生产问题分析,表明时变参数的研究保证了动态分析的可靠性,尤其流度研究,不仅阐明了流体-岩石作用的特征,而且较好地揭示了注水开发稠油动态特征的本质.矿场实例证明了时变参数研究的意义及其在油田实际应用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外炼油厂换热设备腐蚀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炼油厂换热设备的腐蚀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 ,重点介绍了研究腐蚀过程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对减轻换热器结垢的措施、防腐蚀的表面工程技术以及腐蚀监、检测的高新技术手段进行了评述 ,同时分析了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对我国换热设备腐蚀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延长组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探成果,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沉积相研究。然而还缺乏对研究区长8段水体深度和盆地地形的研究,这制约了砂体的分布的定量预测。本次研究以沉积学、古生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环县-贺旗地区的延长组8段开展研究,较准确地恢复了古水深盆底形态特征,该研究对于深化沉积相及古地理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含油气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国内外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历史,阐述了含油气系统的研究现状及不同学者对含油气系统所下的定义,介绍了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列举了几个含油气系统研究与评价的实例,指出了含油气系统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目前国内外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及运用范畴,并重点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强调运用多种方法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并推荐一种好方法——开发动态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户部寨气藏为一复杂断块气藏。分析了断块气藏的特点,并进行了构造精细研究、微构造研究、储层精细研究,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对气藏的构造进行了精细认识,弄清了砂体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构造的精细研究,对剩余气的分布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了剩余气的分布规律,和下步剩余气的挖潜方法,通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茫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属于后期改造型盆地。由于对其构造演化过程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勘探工作的进展。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厘清了各时期的构造特征,明确了研究区构造格局,进而指出了构造演化对研究区烃源、储层、圈闭以及成藏主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次研究采用新的分析化验手段,进一步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采用微米CT技术对孔喉尺度进行了研究;由恒速压汞研究了孔喉分选性;由孔喉比研究了储层孔喉连通性;配位数分析了各小单元连通性。  相似文献   

17.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5):F0003-F0003
综合运用研究:在烃源岩评价、资源评价、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天然气研究、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及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在陆相断陷盆地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成烃机制、烃源岩有效性、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红岗油田通过深入的油藏研究和有效的配套挖潜技术,实现了持续稳产40万t以上25年.首先,有完善的剩余油研究思路,确立了剩余油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剩余油挖潜技术;其次,对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已动用井点、未动用井点和井间剩余油;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配套的高效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