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为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纯奥拉西坦治疗。  相似文献   

2.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拉西坦组)80例,给予奥拉西坦0.8g,3次/日;对照组(脑复康组)给予脑复康0.8g,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MMSE测评其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奥拉西坦组患者MMSE评分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6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72例,分别给予乐脉颗粒(0.6 g,3次/d)治疗、奥拉西坦(0.8 g,3次/d)治疗、乐脉颗粒和奥拉西坦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12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测评其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乐脉颗粒联合奥拉西坦组评分较其他两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脉颗粒联合奥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尼莫地平与奥拉西坦胶囊联用,比较2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88.5%,对照组75.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变患者智力状态,控制和减轻痴呆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I、MMSE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BI、MMSE和ADL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口服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照组①30例单纯口服奥拉西坦,对照组②30例单纯口服尼莫地平。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DL和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①和对照组②。结论口服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安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序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V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及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及奥拉西坦胶囊进行序贯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序贯治疗VCI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对老年痴呆(A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均治疗6个月。统计两组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痴呆程度(CDR)。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研究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R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CD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和痴呆程度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优于单纯奥拉西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奥拉西坦组(30例),分别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P_(300)P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奥拉西坦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奥拉西坦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奥拉西坦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P_(300)P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认知及智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调节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P_(300)PL,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联合维生素治疗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VD高Hcy血症患者,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痴呆评分,联合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维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