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8 171支家庭医生团队中随机地选取593支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和李超平等翻译并修订的MBI - GS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8.9%,其中职业倦怠中等程度8 290例(61.7%)。主城区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6 387例(47.5%),阳性检出率80.1%;渝东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3 628例(27.0%),阳性检出率77.5%;渝东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588例(4.4%),阳性检出率7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月收入、编制、岗位、择业主要原因以及地区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阳性发生率较高,一半以上成员表现为中程度职业倦怠。与其他两大地区比较,主城区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最高。相关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以缓解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推进家庭医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2月,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城乡地域划分方法,在各区域随机抽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计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50名家庭医生,采用自制的家庭医生基本情况问卷及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翻译修订而来的职业倦怠量表(包含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无工作成就感3个维度)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有效应答率为99.14%(347/350)。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并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家庭医生各维度职业倦怠程度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浦东新区347名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状况较严重,在家庭医生的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无工作成就感3个维度中,重度倦怠占比均最高,其中无工作成就感的占比最高,为62.5%。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从事家庭医生相关工作年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家庭医生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18年1—3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对虹口区全部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家庭医生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情况。
结果 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7份,问卷回收率为98.6%,职业倦怠率为5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水平均不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大、自评健康状况差者,职业倦怠率也高:以年龄 < 30岁为参照,年龄为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者,职业倦怠发生的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8.62倍、20.87倍和15.06倍(P < 0.01);以健康状况较好者为参照,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者职业倦怠发生的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4.59倍和41.59倍(P < 0.01)。
结论 在当前不断完善的家庭医生制度和社会支持系统下,影响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者职业倦怠情况较严重。在未来的干预过程中,应对这两类群体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医联体背景下丽水市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续签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6—8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丽水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0处老年人密集场所签约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认知情况、利用情况、续签意愿及原因等。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90.8%。结果 82.5%的老年人愿意续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慢性病、认为家庭医生是否必要、是否是家庭医生接待就诊、过去一年家庭医生主动联系次数以及首诊地点为老年人续签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丽水市签约老年人续签意愿较高。认为家庭医生是否必要、是否具有慢性病以及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是影响老年人续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团队成员领悟的社会支持水平以及影响因素, 以期为改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状态, 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供借鉴。方法以山东省泰安市的6个县(市、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2020年8月,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领悟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对不同层级家庭医生团队成员领悟社会支持得分的影响因素,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65份, 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分别为203份和562份。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得分分别为(65.56±10.29)分和(67.31±10.1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 P<0.05)。婚姻状况为在婚(β=0.18, P=0.008), 自评健康状况好/很好(β=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远郊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科研工作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科研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金山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共497人开展调查。结果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中近三年内有科研产出的有94人(18.91%),对科研有兴趣的有308人(61.97%),近三年参加过科研培训的有91人(18.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级及以下职称(OR=0.296)、本科以下学历(OR=0.140)的科研产出更少,公卫岗位(OR=7.067)、全科岗位(OR=3.419)、护理岗位(OR=3.920)相比其他岗位人员科研产出较多;30岁(OR=2.240)、30~39岁(OR=3.124)、40~49岁(OR=2.372)的比≥50岁的人员更愿意开展科研,目前家庭压力较大(OR=0.476)的人员则表现出较低的科研兴趣;初级及以下职称的人员(OR=0.236)参与科研培训较少,公卫岗位的人员(OR=3.692)参与科研培训更多。结论上海市远郊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科研工作较为薄弱,年龄、职称、岗位及目前家庭压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薄弱点,重点加强科研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精细网格化管理对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健康自我管理的效果,为今后建立更为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健康促进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作为精细网格化管理干预组,同时选取地区发展、经济水平、人口基数以及服务体量相当的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及健康自我管理得分,评估精细网格化实施实施效果。结果 共调查家庭医生团队成员162人,其中干预组83人,对照组79人。干预前,两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自我健康管理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施精细网格化管理模式两年后,干预组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等维度的得分、职业倦怠综合得分以及职业倦怠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在健康自我管理各维度上的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精细网格化管理能有效缓解基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的发生,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燕  曹雪玲  靳宇  蒋林 《职业与健康》2023,(7):875-879+884
目的 探索上海某高铁单位职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于2020年9—11月对上海某高铁单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00份,问卷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为91.7%。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uout inventory gneral survey,MBI-GS)评估职业倦怠情况,应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职业倦怠得分和阳性率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职业倦怠及各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职业倦怠总体检出率为42.6%,情绪耗竭维度得分为(15.50±7.71)分,人格解体维度得分为(6.91±6.45)分,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为(11.17±7.48)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未检出职业倦怠为对照,运动频率为1~2次/周是出现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OR=0.512,P<0.05),睡眠质量差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OR=3.571,P<0.05)。从职业倦怠各维度看,以未检出职业倦怠为对照,睡眠质量差是情绪衰竭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徐州市城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实施与推广提供可行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应用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397名调查对象中,57.84%愿意签约家庭医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因素有年龄、个人年收入、文化程度、从家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步行时间、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体检经历、基层就诊经历、对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知晓情况。结论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意愿较强,但调查签约率并不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制度的真实有效宣传;发展潜在签约对象,逐步拓宽签约人群;适度调整签约费用,循序渐进实现政策的全面推广;进一步细化医疗需求层次,打造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医联体背景下丽水市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续签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6—8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丽水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处老年人密集场所签约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认知情况、利用情况、续签意愿及原因等。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90.8%。结果 82.5%的老年人愿意续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慢性病、认为家庭医生是否必要、是否是家庭医生接待就诊、过去一年家庭医生主动联系次数以及首诊地点为老年人续签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丽水市签约老年人续签意愿较高。认为家庭医生是否必要、是否具有慢性病以及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是影响老年人续签的主要因素。患有慢性病、认为家庭医生有必要、家庭医生接待就诊、过去一年家庭医生主动联系5次以上和首诊地点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续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分析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4至5月, 运用结构型自填问卷对北京市及所辖16个区肺结核防治医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3份, 收回311份, 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99.36%)。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马斯勒职业倦怠调查量表》(MBI-GS), 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职业倦怠发生情况等信息, 分析职业倦怠发生程度, 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职业倦怠发生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311例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中, 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62.70%(195/311), 轻度、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2.19%(69/311)、38.59%(120/311)和1.93%(6/31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从事结核病防控岗位(OR=1.616, 95%CI:1.030~2.534, P=0.037)、职称晋升没达到期望(OR=2.969, 95%CI:1.675~5.262, P<0.001)、与同事相处不融洽(OR=2.177, 95%CI:1.36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从事艾滋病工作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职业倦怠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1月11日—3月14日,从广西区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交流微信群中招募324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发放自制的电子问卷,以网上自填方式进行基本情况和职业倦怠量情况的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收集到问卷324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率为100.00%。在324名调查对象中,99.07%的医护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其中16.67%为轻度职业倦怠,37.35%为中度职业倦怠,45.06%为重度职业倦怠。情绪耗竭维度得分为(28.93±10.86)分,人格解体维度得分中位数为13.5分,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34.60±8.46)分。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30岁以下医护人员相比,40岁以上和30~40岁者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分别是0.28倍和0.47倍,为保护因素;与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年限3年以下医护人员相比,工作5年以上和3~5年者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分别是3.08倍和2.34倍,为危险因素。结论广西从事艾滋病工作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应重点关注低龄组和从事艾滋病工作年限长者,可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心理健康培训和提高工作待遇等方式应对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远郊地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单位认同感与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为制定更好的家庭医生团队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通过线上调查形式对2021年1月上海市金山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简称成员)开展调查,每个团队调查家庭医生、护理人员,公卫人员及其他助理各1人。共计抽取90个小团队360人。结果 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7份(96.39%)。347名成员单位认同感总得分为(40.43±8.22)分,低认同感83人(23.92%),中认同感184人(53.03%),高认同感80人(23.05%)。不同学历、职称、编制及健康自评的成员对单位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位认同感总得分为(147.03±22.36)分,不同健康自评的成员健康自我管理得分、对单位不同认同感成员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科以下学历表现出更高的单位认同感;中级职称的高认同感较低;无编制的反而有着更高的单位认同感;健康自评状况良好的人员单位认同感高,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也更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关注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分析与服务需求相关的因素,为制订家庭医生服务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月通过"罗湖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对罗湖区居民开展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答卷14487份。问卷主要内容为居民基本情况、期盼的家庭医生服务、支付方式、签约方式、医生团队信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诊和健康档案等。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罗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64.01%的调查对象希望有一个随时咨询的医生朋友,23.79%的调查对象希望政府全额购买服务,仅17.68%选择完全自付费用,67.22%的居民选择通过社区签约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医院就诊签约,65.43%的调查对象希望了解家庭医生团队的专业专长,53.59%的人希望知道家庭医生的电话、微信等联系沟通途径,80.47%的签约对象愿意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诊,83.13%的调查对象愿意为了健康自行到附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自己健康档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22)更希望政府全额支付家庭医生服务;企业员工(OR=1.15)和个体工商户(OR=1.22)、在罗湖居住或工作5~9年者(OR=1.12)、与其他家庭成员同住者(OR=1.40)以及深圳医保二档(OR=1.54)和三档者(OR=1.38)的网络签约意愿较高;女性(OR值分别为1.41、1.49)、<45岁(OR值分别为1.44、1.46)、企业员工(OR值分别为1.16、1.20)、罗湖居住≥10年(OR值分别为1.51、1.42)、与直系亲属同住(OR值分别为1.53、1.46)更倾向于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诊和更愿意主动登记建立健康档案(P<0.05)。结论罗湖区中青年人群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多样,应关注男性、年龄大、收入低、没有深圳医保一档人群的需求意愿,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优质的家庭医生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医疗绩效考核改革实施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新一轮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情况,探讨绩效考核对家庭医生激励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上海市65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按中心城区、城乡接合部、郊区3个层次,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抽中单位的全部在岗家庭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70名家庭医生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本单位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有无起到激励作用等.结果 有94.4%的家庭医生知晓绩效考核改革试点工作,不同地区间有统计学差异(X2=24.425,P<0.0001);有230人(85.2%)认为本单位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方案公开透明,且不同地区间有统计学差异(X2=21.77,P<0.0001);有198人(73.3%)表示本单位反馈绩效考核结果,不同地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 2=30.430,P<0.0001).212例(78.5%)认为通过绩效考核改革能够激励自身更好地投入工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所在地区、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方案的形成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考核结果是否反馈、绩效工资提升的比例是家庭医生激励作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上海市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实施总体情况良好,家庭医生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知晓度高,其中城乡接合部的实施情况好于中心城区,郊区较差.绩效考核方案公开透明、反馈考核结果、绩效工资提升幅度是家庭医生激励作用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周彤  谭伟娜  杨洁  杨茜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118-1121
目的 分析北京市青年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786名青年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组间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786份,有效回收问卷753份,职业倦怠609人(80.88%),其中高度情感衰竭121人(16.07%),高度去人格化218人(28.95%),低个人成就感579人(76.89%)。对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青年医务人员有编制、工作-家庭冲突大、执业环境不满意是职业倦怠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水平高、参加心理减压培训是职业倦怠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医院管理部门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医院管理者应注意不同聘用方式的在职医务人员的管理差异,合理排班及分配工作任务,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提高青年医务人员收入,并定期组织心理减压培训,让青年医务人员能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到医务工作中去,缓解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海南省自2017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以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为进一步追踪当前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特开展本调查。方法:本文以海南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11月至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线上和线下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对583份有效问卷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整体薪酬水平偏低,缺乏针对性的培训,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明显以及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其中,岗位(OR=2.107,P=0.007)、过去一年里参加国家级卫生部门举办的培训次数(OR=1.148,P=0.026)、平均一天工作小时数(OR=0.814,P=0.044)这三个指标是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应多举措充实家庭医生队伍;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临床教学基地的科研合作力度,组建科研小组开展科研工作;制定专门的家庭医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兼顾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18.
龙骅 《中国卫生资源》2014,(3):225-226,240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落实情况,为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上海市7个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年报,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和人员的配置、家庭医生签约和利用情况、家庭医生的服务量和管理效率分析。结果 :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团队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但郊区中心的全科医生少,服务人口多;家庭医生平均签约率为27.83%,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率为50.46%,7项优惠服务落实率为98.2%;郊区家庭医生的门诊量、高血压社区管理率、重型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低于中心城区。结论 :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关键,应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广州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老年居民的预约方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2月,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的老年居民231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居民家庭医生预约方式的因素。结果:有143人(61.90%)使用电话预约,有148人(64.07%)使用微信平台预约,有12人(5.19%)从不预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医生服务知晓情况、每年接受家庭医生服务的次数是老年居民使用电话预约的影响因素,居住方式、工作情况、家庭医生服务知晓情况是老年居民使用微信预约的影响因素。结论:大部分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老年居民能够履行先预约再就诊的程序。需要重点关注家庭支持薄弱或已退休的老年居民,及时对其提供健康服务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了解成都市某农村地区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情况,分析影响签约的因素,为促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对成都市某农村地区的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495名.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残疾人签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