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Planning》2018,(2)
在实际应用中,"场地设计"贯穿了从规划、景观、建筑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整个过程,而在传统的建筑学教学中,"场地设计"并没有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加以设置。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各院校都开设了各自的"场地设计"课程,但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统一的教材,在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场地设计"课程教学,探究其教学如何适应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场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磊 《城市建筑》2014,(11):393-394
随着风景园林新专业的发展,场地设计的需求与以往有所不同。应该探寻场地设计在风景园林中课程教改的新方向,采用统计分析研究法等来对本课程进行在该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设计课程的衔接关系,从而培养建立场地与景观理念。  相似文献   

3.
“LARP 780: Topics Theory &Design Curious Landscapes”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硕士项目疫情期间新开设的线上创意型设计课程,本文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介绍,分析了课程教学特色,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中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的现状,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感性思维开发缺失问题指出了值得国内风景园林教学借鉴的多项意义,即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加强感性思维培养;围绕感性思维训练设置教学主题和内容;重视基于场地的体验性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体验结果转化为创意设计的源泉,可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场地体验式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场地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业转型的新要求,基于A+U+L三专业联合培养的模式,通过推行小组式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接轨设计核心课程,植入可持续理念,考教分离等方法,进行场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期培养学生场地设计的整体性思维及专业综合素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专业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宇振 《新建筑》2009,(4):108-114
按年级设计面积递增的“建筑类型”教育是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典型模式,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有限课程时间与复杂任务间的矛盾。认为当前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价值取向,类型设计教学可以有所革新。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释了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基于场地使用研究的建筑一城市关系,试图挖掘设计者的空间想象力及对城市的洞察力,训练其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能力。另外,也论及了设计教学组织及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部分课程教案、过程样本及学生的总结文字,以供观察和批评。  相似文献   

6.
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建筑群规划和场地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现阶段设计思维从"建筑空间"向"城乡空间"转型关键时期的特点,对建筑群规划和场地设计课程教学进行适应性调整探索,旨在帮助学生实现设计思维转型,初步建立城市空间尺度感,为高年级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实践,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场地的认识和思维创作能力启发的必要,进行了以场地体验与感知为主导的景观设计教学研究和探讨。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是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并结合实际环境开展实践活动,倡导体  相似文献   

8.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逐渐成为了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必修课程。文章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2015年秋季学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教学目标是风景园林基础设计和文化表达;教学理念设定为“从场地到场所”,引导学生研究场地的内外关系,学习相关的案例,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人性场所;教学方式包括讲座、场地调研、桌面评图、挂图汇报、PPT汇报、中期评审、终期评审等。  相似文献   

9.
卢峰 《城市设计》2023,(2):50-59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更新需求,我国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和实践对象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在课程结构与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居住建筑设计、场地设计、高层建筑设计等与城市形态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等课程深度整合,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涵盖中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性课程群,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场地规划与 设计课程在培养目标、内容及作用等方面与 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有很大不同,应结合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对课程重新进行定 位,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 面进行教学改革。在延续该课程在建筑学、 城市规划专业侧重竖向、管综等工程性与技 术性特点的基础上,一要强调场地分析方 法及在设计中的应用,二要加强系统论为指 导的场地布局步骤与方法,三要结合该课程 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实践类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场地设计相关知识的要求,以场地设计教学为主题,分析了场地设计在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总结了主要教学内容,提出合适的教学方式并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在场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春晓 《园林》2024,(1):135-141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一直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中,学生较少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因而存在缺少设计方案、缺少工程技术概念的问题。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提出基于CDIO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学生竞赛中小尺度花园营建的契机,探索设计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设计基础阶段就训练学生对于场地尺度的把握,对植物材料的运用及对工程材料的认知。教学实践证明,设计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而建造的过程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并优化设计过程,提升设计的落地可行性。全周期的教学有效增加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热情,设计和建造成果受到了专家和使用者的多方认可。  相似文献   

13.
陆烨 《福建建材》2022,(7):110-112
在教学中开展景观建筑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设计综合素养的直接手段,强调景观叙事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于特定环境与建筑的理解。介绍了景观叙事理论的景观建筑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从探寻场所精神为目标的场地选择与调研;针对场地提出问题,实现叙事主题建构;与叙事逻辑对应的空间序列编排;运用叙事修辞方法设计景观空间,深化方案方面阐述了基于景观叙事理论的景观建筑设计教学,展示了学生运用叙事思维与方法所做出的优良的设计作品,以期为基于景观叙事理论的景观建筑设计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77-80
园校深度合作是将幼儿教师、幼儿园纳入到课程教学与评价中,幼儿教师成为课程评价主体,幼儿园作为课程评价场地,幼儿园教学活动成为课程评价内容等。文章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评价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把教师、学生、幼儿教师三者共同作为评价主体,模拟课堂与真实情境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等园校深度合作下的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3)
"项目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的、与社会联系紧密的教学形式,它将课程、实践以及教学场地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成部分包括师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体系、项目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场地等,是对以往的教育模式的创新,使其由封闭式教育转向为开放式教育,同时以工作室为载体,主动将课程、教学以及项目实践等方面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承接实际专业项目为主要任务,实现项目实践与教育的融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能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同济大学实验班二年级“冯纪忠纪念馆”建筑设计课程,以阅读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将“读书会”的研讨模式贯穿教学。课程从对方塔园的设计阅读,到场地体验分析,再到主题诠释,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场地认知,完成了从认知到设计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林广思 《南方建筑》2014,(3):120-123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并达到培养创造性能力是重要的议题。通过教学实践,分别介绍了如何在场地分析、项目策划和场地布局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在引导学生产生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方面是可行的,但是在尺度更小的形态设计中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评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而传统的评分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指标化的评分体系,对设计课程指标化的评分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LARP 601设计课Ⅲ”是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的核心设计课之 一。通过对该课程背景、场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和教学安排等内容的 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对中国风景园林教学和 实践的可借鉴之处,并对中国的城市更新等 提供新的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0)
对于制造专业的相关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但是对场地、设备以及师资的要求都比较高,文章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这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从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法选用以及教学项目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