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磁共振图像,探讨3.0T MRI-SWI序列对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常规MRI序列(T1WI、T2WI,DWI)图像,比较各组影像的特点及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T1WI、T2WI、DWI、S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阳性率分别为50%、60%、80%、100%,SWI病灶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一病灶SWI检出范围更广。结论 SWI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微小病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记录DWI阳性病灶位置、大小、数目等.根据D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发病至DWI检查时间、临床症状、合并疾病.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比较2组短暂性脑缺血复发与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DWI阳性责任病灶检出率为38 w.2%显著高于T1WI+T2WI检查与FLAIR检查(P<0.05).DWI阳性组发作次数>3次、症状持续时间≥1 h、失语、运动障碍患者比例显著高于DWI阴性组(P<0.05).DWI阳性组再发短暂性脑缺血与进展为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DWI阴性组(P<0.05).结论 发作次数>3次、症状持续时间≥1 h、失语、运动障碍是DWI异常独立相关因素.DWI检查有助于发现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病灶,对患者临床转归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急性脑干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均已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其中超急性期(<6h)1例,急性期(6~24h)6例,亚急性期(24~72h)43例,均行FLAIR T1WI、FLAIR T2WI、三维同性SE-EPI DWI序列扫描。测定病灶区ADC值及对侧镜像区ADC值做对照分析。结果①50例患者的DWI均能快速、敏感得显示位于脑干的急性梗死灶,明显优于常规FSLAIR T1WI、FLAIR T2WI序列。②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病灶的ADC值均下降,各期病灶区ADC值及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同性SE-EPI DWI序列及ADC值在发现急性脑干梗死灶较常规MRI扫描及CT具有更高敏感性,能快速、准确诊断脑干急性梗死灶。  相似文献   

4.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全脑容积灌注成像(3D-ASL)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对48例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据最后一次发作24 h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包含T1WI、T2WI、T2-FLAIR、DWI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3D-ASL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对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分析。常规平扫检出异常14例(29.17%);3D-MRA检出异常18例(37.50%);3D-ASL检出异常37例(77.09%)。动脉自旋标记全脑容积灌注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平扫及血管成像,有显著性差异,且简便易行,可以作为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检查方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磁共振T1WI及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MR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CE-T1WI)序列.对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优化脑转移瘤MR扫描序列.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肺癌脑转移T1WI、T2WI、T2FLAIR、DWI、CE-T1WI的MR图像,由两组2人MR影像科医生分别应用双盲法统计病灶的个数.结果 T1WI检出病灶241个,检出率58.4%;T2WI检出病灶296个,检出率71.7%;T2FLAIR检出病灶357个,检出率86.4%;DWI检出病灶253个,检出率61.3%;CE-T1WI序列扫描,检出病灶413个,检出率100%.其中56个,在T1WI、T2WI、T2FLAIR和DWI扫描中未能检出,而在CE-T1WI序列中检出.结论 采用5种序列联合扫描,能提高小转移灶的检出率,而增强序列CE-T1WI为最佳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0.05)。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0.05)。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脑梗死(CI)检查中的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CI患者70例,均行FLAIR、DWI、MRA检查,比较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结果 7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大多数为多发病灶,占60%;超急性期22例,急性期48例.DWI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最高,特别是在超急性期,检出率达到100%,明显高于FLAIR和MRA(x2=12.4,P<0.05).结论 在早期尤其是超急性期CI诊断方面,DWI优于FLAIR和MRA;FLAIR对皮层和脑室旁病灶显示更佳;MRA能检出梗死区供血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经确诊为DAI的脑外伤患者,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损伤灶不位于典型部位,继而进行MRI检查。先行SWI检查后再行常规MR(T2WI、T1WI、DWI或FLAIRT2WI)检查。分析SWI图像特点,比较SWI与常规MR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SWI对于病灶数目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序列。结论 SWI序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DAI病灶的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发病2—24h内临床初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行CT平扫排除脑出血后,再进行常规MR成像及DWI检查,观察病变检出率、信号强度、边界及范围,并计算病灶的ADC值。结果超急性脑梗死(发病2—6h)9例,CT检查均为阴性,其在磁共振FRFSET2WI及FLAIR T2WI序列上均无明显显示,而DWI均显示了不同程度高信号;急性脑梗死(发病6—24h)22例,只有5例CT提示有较明确新鲜病变。DWI在显示病灶的信号强度、边界以及范围上均优于磁共振FRFSE T2WI及FLSIR T2WI序列。31例患者病灶的ADC值均下降。结论DWI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能对急性脑梗死作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核磁影像学在检查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等血管病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脑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估不仅仅局限于不依赖显影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现在更加注重血管和灌注成像技术的使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灌注加权成像、T2*-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在脑梗塞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脑梗塞及评估脑血管病变程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证实的脑梗死68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12例)、急性期(13例)、亚急性期(25例)和慢性期(18例),对每例都进行MR的T1-flair、FSE-T2WI、T2-flair、DWI序列扫描及ADC图像重建,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和对侧相应脑组织的ADC值。结果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也能做出明确诊断;亚急性期的病灶DWI和ADC图也高于T2-flair、FSE-T2WI序列;对于慢性期的病灶FSE-T2WI高于其它序列,DWI结合ADC图可鉴别新旧病灶。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做出明确诊断;对慢性期病灶也能做到鉴别诊断,并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点。观察分析常规MRI表现、多模态MRI表现,比较3种病变不同位置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脑血容量(rCBV)、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结果HGG:形态不规则,瘤壁厚薄不均,16例内壁伴结节、外壁毛糙,平扫呈T1WI等、T2WI等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中至重度水肿。其中12例侵犯周围脑组织;BA:形态规则,11例呈均匀薄壁,3例厚薄不均内壁伴结节,平扫呈T1WI等、T2WI稍低高信号。增强较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其中4例内部伴液-液平面;SBM:形态局限,呈类圆形,位于皮髓质交接区。瘤壁稍厚,内壁毛糙,外壁光整,平扫呈T1WI等、T2WI稍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DWI:HGG及SBM瘤壁弥散受限,ADC略升高,BA内部弥散受限明显,信号明显增高,ADC明显减低,HGG水肿区ADC明显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强度HGG>SBM>BA,rCBV不同程度升高。3种病变内部坏死区均呈低灌注,HGG周围水肿rCBV高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MRS显示HGG水肿区Cho/Cr高于BA、SBM,NAA/Cr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17例HGG瘤壁旁见弥漫分布极低信号,5例SBM周围见小范围点状极低信号。结论HGG、BA与SBM常规MRI影像学征象存在重叠现象,鉴别诊断有时困难。多模态MRI技术可综合评价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高场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在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近4年间在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MR图像,通过分析MRI平扫、SWI图像,总结归纳MR平扫及SWI在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MRI扫描T1WI共发现37个病灶,T2WI扫描共发现病灶51个,SWI共显示93处病灶。结论 SWI序列在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缺少特异性,通过结合常规MRI各序列,辅以SWI序列检查,能提高该病的检出率,同时能清晰显示病灶内部及周边结构  相似文献   

15.
季鹏  袁晓毅  王全帮 《安徽医药》2012,16(2):204-20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 22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3例,急性期19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DWI有助于多发脑梗死中新旧病灶的区分,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磁敏感成像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T1WI高信号机制.方法:对49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患儿行MRJ检查,病例均行轴位T1WI、T2WI、DWI及SWI扫描,观察SWI上的所见并和常规MR图像对照.结果:在T1WI上的异常所见多为位于皮层及其皮层下白质片状高信号,共计46个病灶,其次是沿侧脑室壁、侧脑室三角部的脑深部白质的小斑点状、条状高信号,达39个病灶,基底节及丘脑对称性T1W高信号病灶14个,上述病灶在SWI上为中等信号,与周围组织信号无明显差异.结论:SWI成像提示出血并不是造成HIE脑实质T1WI高信号的主要原因.T1W高信号的产生主要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磁敏感成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经临床及部分手术证实的2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T1WI、T2WI、DWI及SWI图像.结果 常规MRI序列发现病灶23个,SWI序列发现病灶共45个.结论 SWI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扫描序列,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梗死及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脑梗死、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将DWI序列图像与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DWI序列急性脑梗死100%表现为高信号,陈旧性脑梗死42%表现为等信号,58%表现为低信号。胶质瘤其瘤体表现为混杂信号,瘤周水肿表现为等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较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图像更早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异常信号,能区分新旧梗死灶,并与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