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微创神经外科学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当今科技进步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运用到神经外科学当中,使神经外科学的内涵逐步扩大,微创神经外科学就是其中之一。在传统神经外科时代,神经外科医师对手术治疗学的认识是以肉眼为基础;在显微神经外科时代,医师对手术治疗学的认识是以显微镜为基础。现今人们认识到,对某种疾病的治疗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治疗方法,应采取手术和非手术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56,自引:22,他引:34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8月本组进行微创手术364例,其中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77例,微骨孔入路123例,微骨孔入路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64例。350例开颅手术中颅内占位病变158例,其中脑膜瘤51例,胶质瘤45例,垂体腺瘤12例(经蝶入路5例),神经鞘瘤10例,颅咽管瘤6例,血管网织细胞瘤5例,转移瘤5例,其它24例;动脉瘤108例,动静脉畸形53例,海绵状血管瘤31例。脊髓手术14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血肿和神经功能损害分别为1例和22例,占6.0%,无手术死亡。结论:微创手术对脑和脊髓外科,尤其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由汪业汉、吴承远教授主编,他们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资料,组织全国32位临床神经外科和相关学科专家,编写成我国一部较完整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同时得到王忠诚院士、赵雅度、刘宗惠、谭启富等教授指导。此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由汪业汉、吴承远教授主编,他们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资料,组织全国32位临床神经外科和相关学科专家,编写成我国一部较完整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同时得到王忠诚院士、赵雅度、刘宗惠、谭启富等教授指导。此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科学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高新技术在神经外科学领域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进展。 一、基础医学研究 从医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治疗人类疾病的基本方法仍然离不开替代、对症和支持疗法。近年来利用干细胞具有的靶向(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细胞和肝细胞等在内的各种细胞)分化能力,治疗临床上效果不佳的变性、坏死性和损伤性疾病,取得了显著效果。这种以再生、再造、代替和新生为基本原理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被称为再生医学。再生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一种崭新的治疗模式,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和研究的高新科技领域,也是医学科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顾名思义是为神经外科医疗服务的应用解剖学,它通过手术显微镜观察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加深神经外科医师对目标区域神经系统结构、生理和病理情况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手术,改善手术方式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书是由汪业汉、吴承远教授主编,他们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资料,组织全国32位临床神经外科和相关学科专家,编写成我国一部较完整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同时得到王忠诚院士、赵雅度、刘宗惠、谭启富等教授指导。此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由汪业汉、吴承远教授主编,他们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资料,组织全国32位临床神经外科和相关学科专家,编写成我国一部较完整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同时得到王忠诚院士、赵雅度、刘宗惠、谭启富等教授指导。此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10.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王忠诚教授作序,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业汉教授作序并主审,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傅先明教授及牛朝诗教授主编的《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于2004年5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内的一本大型专著,是目前惟一一本为神经外科医师和其他神经科学工作者提供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全部信息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学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医学进入了微创时代.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以神经导航和微骨孔入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技术已在国内展开,经过国内、外的广泛学术交流,微创神经外科学已在我国逐步建立.下面总结在国内可以查询到的资料,对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概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回顾神经外科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般外科时期、专业外科时期和微创外科时期。19世纪末尚无神经外科专业,最初的颅脑手术由神经内科医师制定计划,一般外科医师操作,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20世纪初,Cushing开始采用术中持续吸引、高频电刀、明胶海绵等止血技术以后,神经外科的手术死亡率大幅度降低;脑室和气脑造影(1918年和1919年),以及脑血管造影(1927年)的问世,又为颅脑手术定位提供了较可靠的定位诊断方法,至此神经外科专业化的条件已告成熟。但是在以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学科发展的目标,始终将降低手术死亡率列为首要。1980年以后,成像技术进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显示的解剖信息已接近真实;与此同时,显微外科操作的精确程度亦达到毫米数量级。此时已有可能对颅脑手术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即做到手术治疗无并发症。换言之,神经外科已开始进入微创外科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外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分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从最初的大体神经外科、经历显微神经外科、发展至现今的微创(微侵袭)神经外科阶段[1,2]。早期神经外科学源于英国,20世纪初在美国一批杰出神经外科医生的努力之下建立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阶段是以Cushing H(1869~1939)、  相似文献   

14.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16.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是随着医学实践而同步发展的,对于人类认识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从上世纪60年代,手术显微镜开始在神经外科领域广泛应用,神经外科医师对神经系统的解剖认识从肉眼大体深入到显微放大,手术显微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传统视觉完全不同的世界。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从此成为每一位神经外科医师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6例运用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的开颅手术,均行手术规划和(或)术中导航,胶质瘤切除前先穿刺肿瘤边界,放置标记物。结果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定位误差1.5~2.5mm,平均误差1.8mm,100%准确直达靶点;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均全切除。结论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具有精确定位、实时导航和辨认组织的功能,且能有效应对术中脑组织漂移,操作简便,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8.
1 发展概况 立体定向技术始于1906年,具有精确度高、术中定位和定向误差极小、重复性好而被广泛应用至今。该技术的特点是对点的定位,而不能动态地指导手术范围、或手术应寻找的方向;而其框架将影响手术野的暴露和操作,因而其主要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或定向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301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对36例垂体瘤行经鼻蝶入路手术;结合立体定向技术对22例脑积水,11例颅内囊性病变及1例侧脑室内囊虫病进行单纯内镜手术(EN);应用内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技术对10例三叉神经痛进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36例垂体瘤中24例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1例梗阻性脑积水术后脑室缩小,1例术后复发;9例颅内囊性病变术后囊腔缩小,2例出现并发症,1例侧脑室内囊虫病病灶完整除;10例桥小脑角微血管减压术应用内镜效果满意。结论 经鼻蝶入路手术中,内镜可以更充分显露并完全切除鞍区肿瘤。可以同期在直视下进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及立体定向活检术;可直视下对颅内囊性病灶进行穿刺冲洗、活检、房腔贯通等操作。可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解桥小脑角显微解剖结构,微创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