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七氟醚吸入全麻对高龄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普外科老年手术患者23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和丙泊酚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术后1h、6 h MMSE评分低于丙泊酚组(P<0.01),24h后逐渐恢复,72 h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术后1h均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七氟醚组术后6h POCD发生率为58.47%,明显高于丙泊酚组的29.66%(P<0.01).术后24h、72h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全麻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有限,72 h后可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建议术前积极消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以提高高龄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血浆炎症因子与POCD的关系.方法:6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异氟醚全麻组(30例,G组),与异氟醚全麻合并硬膜外麻醉组(30例,C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6、24、48、96 h,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MSE)评估认知功能;在相应时点抽取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TNF-α蛋白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72 h MMSE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MMSE评分比较,术后6、24 h时点G组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G组均较复合麻醉组高(P〈0.05).结论: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曾小清 《中外医疗》2011,30(27):29+31-29,3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应用异氟醚麻醉后认知功能受到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ASAI-Ⅲ级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2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异氟醚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监测患者一般情况和术中输液量,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于麻醉前和手术后1、3、7d分别行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MAP(平均动脉压)及术后3、7d MMSE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麻醉期间七氟醚组HR(心率)低于异氟醚组.(P〈O.05),异氟醚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七氟醚组比较均明显较晚(P〈0.05);2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dMMSE评分七氟醚组优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 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大,不太适合老年人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瑞芬太尼(七氟烷组)和七氟醚+瑞芬太尼(七氟醚组),每组各23例,分别吸入七氟烷和七氟醚,并采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不同时点OAAS评分以及手术前后各时点MMSE评分。结果七氟烷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七氟醚组(P〈0.05),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0 min时点,七氟烷组患者OAAS评分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在拔管后30、60 min时点,七氟烷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有利于老年患者及时苏醒,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适于老年患者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预防及治疗老年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方法,希望更好地加强麻醉防治工作,为老年患者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I-Ⅱ级,年龄60—75岁,行择期非心脏手术麻醉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组(A组60例),静吸麻醉组(B组60例),全凭吸入组(C组6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D组60例),在麻醉诱导前,术后第1、3和7天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术后7天MMSE评分较术前基础值下降≥2为有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前N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老年患者麻醉术后有92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38.3%。所有组MMSE评分在术后1d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A、B、C组)和腰硬膜外麻醉组(D组)在术后ld和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在术后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d和7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全麻(ABC组)和腰硬膜外麻醉组(D组)在术后7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腰硬膜外麻醉者显著,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1d,受教育程度偏低更容易引起老年人POCD。POCD发生率可能与长时间麻醉、吸入高浓度麻药、术后疼痛等有关。全麻应选择短效的麻醉药和镇痛药如瑞芬太尼可能会有助于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有可能降低POCD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严丽萍  陈丽  孟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364-1365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对老年患者全麻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氟马西尼组(实验组):拔管后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5mg;对照组:拔管后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药后30min(T1)、1h(T2)、2h(T3)、24h(T4)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术后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各观察时点与对照组相比,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后容易发生认知功能下降,氟马西尼能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为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提供参考.方法 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异氟醚组采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组采用泵注丙泊酚麻醉.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2d对2组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计算术后POCD发生率;分别于入室前(T0)、切皮后5min(T1)、术后1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测定患者血清IL-6的含量.结果 丙泊酚组术后1 、2d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而异氟醚组术后1d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但术后2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丙泊酚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组IL-6水平从T1时间点开始逐渐下降,T1~T4时间点分别与T0时间点和丙泊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醚麻醉静吸复全麻醉能减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并能降低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人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后苏醒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分别使用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七氟醚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术后4h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异氟醚组下降幅度较七氟醚组更明显(P〈0.05),术后8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七氟醚吸人麻醉后苏醒较异氟醚快,减少了气管插管时间,缩短了术后苏醒监护时间,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少,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和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对小儿斜疝患者围术期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组(A组)、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组(B组)。分别于麻醉前、术后2h、术后1d、术后3d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 Meter,FCM)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术后2h,两组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与麻醉前比较,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组下降明显(P〈0.05),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组下降不明显(P〉0.05),CD8+变化不明显;术后1d,两组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下降,但前者CD3+、CD4+、CD4+/CD8+比值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后者(与麻醉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和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均可抑制小儿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但后者对小儿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80例LC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与异氟醚组,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七氟醚组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醚,异氟醚组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5min、苏醒时异氟醚组患者MAP、HR与麻醉前比较明显上升且高于相应时间点的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组术后睁眼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和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均少于异氟醚组。且七氟醚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异氟醚组(χ^2=5.00,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4h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异氟醚组下降的幅度与七氟醚组比较更显著(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LC手术采用吸入七氟醚麻醉较吸入异氟醚麻醉具有麻醉恢复时间短、麻醉恢复质量好、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少、减轻LC手术应激反应的特点,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尤其适合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杨国艳 《中外医疗》2013,32(13):15-1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寻求理想的麻醉方式用于临床推广使用。方法以该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6例研究对象,使用全身麻醉,为对照组;44例研究对象使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使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评定研究对象手术前及术后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组间比较;对两组研究对象麻醉前后进行MMSE评分,并进行比较及组间比较,并对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认知功能的比较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对象麻醉前MMSE评分进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创伤患者手术中具有对认知功能影响小,MMSE变化小,患者能早期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是目前老年下肢创伤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液体出入量,并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后12 h及1、7 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价,比较2组麻醉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AP、HR、SpO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全身麻醉组患者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及1、7 d,全身麻醉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但均低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同一时间,全身麻醉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手术后12 h及1、7 d,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均逐渐降低(P<0.05);同一时间点硬膜外麻醉组患者POCD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POCD发生,而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发生POCD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 MMSE)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2011-01住院ASA分级为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90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术前、术后3 h、9 h、3 d、5 d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O)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h、9 h、3 d、5 d 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9 h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3 d、5 d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h、24h、72h和5d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24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和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全身麻醉轻,POCD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ASAI-II级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与气管插全麻醉组(B组),每组各42例,记录患者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的MMSE评分,根据MMSE值变化比较这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地发生率。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MMSE评分明显高于与气管插全麻醉组(B组)(P〈0.05);两组术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A组为19.0%(8/42),B组为33.3%(14/42);术后第7天,A组为14.3%(6/42),B组为23.8%(10/42)(P〈0.05)。结论:与气管插全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全麻组及腰硬联合组各40例,于手术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POCD发生情况,分析导致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麻醉前、术后1 d及3 d的MMSE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在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全麻组,POCD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OCD的患者受教育年限明显少于未发生POCD者,接受胃肠手术的比例明显多于未发生POCD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教育年限短及胃肠外科手术均为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手术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POCD发生率,临床上应关注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心功能分级在椎管内麻醉中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70岁,心功能分级Ⅰ至Ⅲ级.分为三组:A组为心功能Ⅰ级患者,B组为心功能Ⅱ级患者,C组为心功能Ⅲ级患者,每组20例.椎管内麻醉取L3~4为穿刺点,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 ml,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至T8以下,术中根据需要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3~5 ml.分别于麻醉前24 h、术后24 h和72 h时,采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集肘静脉血样,ELISA法测定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结果 三组共有14例患者在术后24 h时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其中A组发生率为10%(2/20),B组发生率为25%(5/20),C组发生率为35%(7/20).三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前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和C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或0.01),C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三组患者手术后72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前24 h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和C组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或0.01),C组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患者手术后72 h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随心功能评级的增高而逐渐严重,在围手术期改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很可能有益于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