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评价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化合物SYP-9080的杀虫活性.[方法]分别采用叶片喷雾法、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SYP-9080对二化螟、玉米螟、黏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田间试验表明SYP-9080对稻纵卷叶螟、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SYP-908对供试鳞翅目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最范围内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李轲轲  常秀辉  宋玉泉  李淼 《农药》2015,(3):174-176,190
[目的]通过室内与田间试验验证SYP-4380对多种害虫的杀虫活性。[方法]分别采用饲料混毒法、药膜法、喷雾法进行室内与田间试验。[结果]SYP-4380对家蝇幼虫、西花蓟马、秋幕毛虫等害虫具有杀虫活性;田间试验表明SYP-4380对美洲斑潜蝇、稻纵卷叶螟、桃小食心虫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对茶尺蠖防效较好,与常规使用药剂的常规用量防效相当。[结论]SYP-4380可防治多害虫,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农药》2021,60(6):455-457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烂秧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方法,测定7种药剂对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供试药剂对水稻烂秧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4.9%甲霜灵·烯丙苯噻唑颗粒剂、0.8%精甲·嘧菌酯颗粒剂和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对水稻烂秧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进一步试验表明,4.9%甲霜灵·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在30 g/m2剂量下对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结论]4.9%甲霜灵·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对水稻烂秧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为防治水稻烂秧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姚向峰  姜兴印  何发林  刘玉  李向东  张吉旺 《农药》2020,59(2):150-153,156
[目的]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和联苯菊酯混配种子处理对花生田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配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观察2种药剂混配对花生田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收获期时,12%氯虫·联苯悬浮种衣剂(3∶1)有效成分用量为4 g/kg种子处理时对蛴螬和金针虫的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84.94%和81.82%;同时其对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防治效果最好,为31.99%;并可促进出苗,减少烂种,增产率达18.77%。[结论]该剂量混配对蛴螬和金针虫具有很高的防效,同时兼治花生蚜,对花生生长及产量俱佳,可推广用于花生田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多粘类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A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方法]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采用菌落生长抑制率测定法和常规喷雾法。[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与井冈霉素A以7∶3复配后增效最明显,田间药效试验中验证了该配比的防治效果。[结论]该混剂用药量与12.5%井冈·蜡芽菌AS相同时,防治效果优于12.5%井冈·蜡芽菌AS,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0 g a.i./hm2)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5,(8)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Sun-Johnson法测定室内联合毒力,并验证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0.352、0.083 mg/L,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5∶1~1∶5五个配比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SC 76~92 g a.i./hm2的用量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SC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耀发  党志红  马云华 《农药》2014,(3):219-221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10%溴氰虫酰胺OD防治大葱主要害虫大葱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葱害虫的综合治理和该农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的方法,于害虫发生期对大葱进行10%溴氰虫酰胺OD不同剂量的喷雾处理。[结果]10%溴氰虫酰胺OD对大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剂量36.0、27.0、21.0 g a.i./hm2处理均在第7天对葱斑潜蝇防效达到最高;在第5天对蓟马和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达到最高,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供试药剂10%溴氰虫酰胺OD对大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可达到兼治的目的,且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多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雪  侯志广  赵晓峰  杨丽莉  艾东  张浩 《农药》2015,(2):139-14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控水稻纹枯病的新药剂及其混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和3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供试药剂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病菌菌丝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60 0、0.198 8、0.225 0、0.606 8 mg/L。混剂复配筛选中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质量比为5颐1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EC50值为0.043 1 mg/L,增效系数为3.84。田间试验验证了该复配药剂的防治效果。[结论]筛选的咯菌腈·吡唑醚菌酯混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
《农药》2021,(9)
[目的]评价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白绢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种子包衣法于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40、48 g a.i./100kg种子2个处理的防效为74.97%~80.80%和77.81%~83.71%,高于4个对照药剂。[结论] 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剂量40~48 g a.i./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10.
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选择活性较好的4个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 50%氟啶胺悬浮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014、0.0321、0.1177、0.1345 mg/L。田间试验表明: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该病害均具有防治效果,防效均在68%以上。[结论]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全株喷雾法,验证SYP-1098对主要蔬菜叶螨的控害效果。[结果]2012—2014年田间试验表明:SYP-1098对茄子和芸豆上的叶螨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结论]该药剂在50 mg/L的供试剂量下对蔬菜叶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5,(3)
[目的]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准确评价化合物SYP-1545的杀菌活性。[结果]室内杀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SYP-1545对供试靶标病害均有抑制作用;田间试验表明:SYP-1545对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大豆锈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7,(6)
[目的]明确10%四氯虫酰胺SC(9080~(TM))对黄瓜瓜绢螟的防治效果,为瓜绢螟的综合治理和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10%四氯虫酰胺SC对黄瓜瓜绢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剂量50、100 mg/L处理在第7天防效达到85%以上。[结论]10%四氯虫酰胺SC是黄瓜瓜绢螟的安全有效药剂,值得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防治水稻大螟的理想药剂,开展了甜核·苏云菌不同配比对不同时期的大螟田间防治的技术研究。田间试验表明,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甜核·苏云菌(高端)产品对水稻大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持效期长。在水稻大螟卵孵至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用量为450g/hm^2时,该药剂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10%寡聚酸碘·丙硫菌唑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有效药剂,确定10%寡聚酸碘·丙硫菌唑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建立10%寡聚酸碘·丙硫菌唑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使用技术。[方法]采取水稻浸种的处理方式,在水稻苗床和移栽田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分别在水稻插秧前及水稻抽穗期,调查苗床和移栽田的防治效果。[结果]10%寡聚酸碘·丙硫菌唑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有优异防治效果,50~100 mga.i./L质量浓度下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在90%以上,建议寡聚酸碘复配剂在防治水稻恶苗病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苏正川  谢兴伟  白伟  刘文涛  熊仁科  吴红波  司乃国 《农药》2020,59(8):601-603,606
[目的]S-诱抗素是植物五大激素中最后一个产业化的植物激素,其更多的实际应用还有待发现,试验将探索S-诱抗素在增加杀菌剂防治稻瘟病防效和水稻产量2个方面的应用。[方法]以水稻稻瘟病2种常用的杀菌剂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和水稻的产量为指标,观察S-诱抗素对2种杀菌剂防效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杀菌剂添加S-诱抗素后,防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未添加的;同时,各处理对水稻的产量都有促进作用,最高可达11%以上;同等条件下,添加了S-诱抗素处理的产量要比未添加的增加约4%~8%。[结论]S-诱抗素可以一定程度增加2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增加水稻的产量,可以在水稻种植中应用,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温室及田间试验,评价了新型杀菌剂HNPC-A3107的生物活性。室内杀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HNPC-A3107在25 mg·L-1浓度下对所供试的8种靶标病害均具有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表明HNPC-A3107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小麦叶枯病等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进一步确证了HNPC-A3107对小麦叶枯病的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新的水稻种子处理剂配方。[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咪鲜胺和戊唑醇复配比例为2∶1时,抑制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表现为增效作用。噻唑膦对水稻干尖线虫的LC_(50)值为50.3513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400~100 mg/L浸种或1∶250药种比拌种,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结论]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可作为新型种子处理剂防治水稻种传病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延缓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抗药性的产生。[方法]通过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测定了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及2者的5个配比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毒力,并按最佳配比配制成制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通过孙云沛共毒系数法算出,当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质量分数比为5∶2时,共毒系数为142.99,表现最大增效作用。田试结果表明,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质量分数比为5:2的复配制剂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缪建锟  齐枫  杨皓  闫晗  徐晗  褚晋  白元俊  董海 《农药》2020,59(9):680-683,687
[目的]为明确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最佳作业参数。[方法]2019年在辽宁东港开展了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田间试验。[结果]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该药剂对稻瘟病和稻曲病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人工喷雾防治处理;无人机使用助剂处理防效比未使用助剂处理的防效好,且差异显著;无人机防治用水量由1.2 L/667m2增加到1.5 L/667m2时,防治效果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相比,供试药剂处理显著降低秕粒率和增加千粒重,增产率在5.69%~9.95%之间。[结论]推荐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使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 mL/667m2+飞防专用助剂15 mL/667m2,用水量1.5 L/667m2,无人机作业参数设置为4喷头,流速1.54 L/min,作业高度2 m,间距4 m,速度2.9 m/s,能有效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