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正交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成核剂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DB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体系的结构及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使PET/PEN共混体系熔融起始温度升高10℃左右,结晶峰形变尖锐,说明加入成核剂后有效促进了PET/PEN共混体系的结晶。实验结果表明:成核剂含量低于1%时,PET/PEN共混体系晶体的球晶完整。成核剂含量大于3%时,PET/PEN/DBS共混体系晶体的球晶碎小。成核剂的加入,能够有效地减小球晶尺寸和降低球晶的完善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PB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了冷却速率对PET/PBT滑/石粉(Talc)成/核剂(P250)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对其数据分别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ET/PBT共混物在加入滑石粉后相对结晶度(Xc)有所下降,但是结晶速率提高;PET/PBT/Talc体系单独引入成核剂体系效果更优;PET/PBT/Talc/P250体系随降温速率的增大,结晶度下降,结晶速率加快;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Ozawa法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转矩流变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成核剂碳酸氢钠、苯甲酸钠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成核剂均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成核作用,其中,Surlyn和苯甲酸钠能明显提高共混物结晶性能,结晶峰温度提高约20 ℃,结晶速度提升近1倍;3种成核剂中,只有Surlyn在提高结晶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urlyn是PET/PEN共混物理想的成核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利用Avrami方程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N)/成核剂共混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并用Arrhenius方程计算了共混物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结晶速率随结晶温度的升高而下降;Avrami方程能较好地描述PET/PEN/成核剂共混物的等温熔融结晶过程;加入成核剂对等温结晶有一定影响,4种试样的Avrami指数为2.5~2.7;共混物的活化能由大到小依次为PET/PEN,PET/PEN/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PET/PEN/Ca CO3,PET/PEN/苯甲酸钠。  相似文献   

5.
成核剂对PET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滑石粉、苯甲酸钠和离子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用Ozawa模型计算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三种成核剂均是PET的良成核剂,其中苯甲酸钠的成核效果最为显著。与纯PET相比,三种成核剂的加入均使PET的结晶峰温度Tmc向高温偏移,过冷度(Tm-Tmc)明显降低,结晶速率常数K明显增大。纯PET和PET/成核剂共混体系的Ozawa指数n值介于1-4之间,均不为整数,且PET/成核剂共混体系的Ozawa指数n值小于纯PET的n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滑石(HT)/离子键聚合物(Surlyn)/聚乙二醇(PEG)复合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选择最佳复合成核剂配方。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HT/Surlyn/PEG复合成核剂各组分与PET的质量比为0.5/3/3/100时,PET的结晶温度提高,半结晶时间明显减少,说明PET的成核能力提高,结晶能力增强,结晶速率加快;同时,结晶放热焓和熔融吸热焓增加,说明PET的结晶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蒙脱土(MMT) 纳米复合材料,用Avrami方程和张志英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等温结晶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EN/MMT共混物中由于MMT的加入,降低了PEN/MMT的结晶活化能,导致共混物的结晶速率提高;MMT含量影响共混物的结晶速度,加入少量的MMT可以明显提高共混物的结晶速率;共混物的表面活化能的变化与Avrami方程得出的n值变化相似,MMT的含量影响共混物成核结晶速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成核剂纳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硅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速率的影响。通过等温结晶差热分析(DSC)研究了纳米氧化镁在不同含量、不同温度下对PET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纳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硅填充PET体系的非等温结晶DSC,由所得冷结晶峰温度值和热结晶峰温度值的对比,探索纳米成核剂对PET结晶速率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成核剂均能明显提高PET的结晶速率,而纳米氧化镁比纳米氧化硅对促进PET的结晶效果更好;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氧化镁对PET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结晶影响不同,在所研究的范围内,1.0%的添加量较有利于PET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PET/PEN共混聚酯的结晶和热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DSC、偏光显微镜、TG以及热变形测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物的结晶特征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EN的结晶温度高,结晶历程长,快速降温会导致PEN结晶困难或不结晶。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与PEN含量密切相关,含量低能结晶,含量达3a%时基本不结晶。PET/PEN共混物的热分解温度比PEN提高了4℃,总残留率比PET提高T5.57%,其中空吹塑容器的热收缩率随PE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PET/PEN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好于纯PFT。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熔融共混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合金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温速率时, 随着PTT含量的增加,PET/PTT合金结晶峰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当合金中PET与PTT含量接近时,合金样品出现了双重结晶峰;在降温结晶的过程中,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各合金样品结晶峰温度均降低,其结晶峰均宽化;采用Jeziorny法对上述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各合金样品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增加,其Avrami指数在1~5之间,并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以氧化铁包覆云母为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成核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不同降温速率下PET和PET/氧化铁包覆云母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Flynn-Wall-Ozawa法计算其活化能。结果表明:氧化铁包覆云母对PET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可明显提高PET的结晶速率;与Jeziorny法相比,莫志深法可较好描述PET和PET/氧化铁包覆云母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进一步分析表明,氧化铁包覆云母的加入并没有明显改变PET基体的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但降低了PET的结晶活化能,从而提高了PET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12.
PET/PP共混体系的熔融及非等温结晶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复合材料。对复合体系的形态结构、熔融及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界面或PP相对PET结晶无明显的异相成核效应;当PP为连续相时,已结晶的极性PET粒子对PP的异相成核作用较为明显;而当PP为分散相时,固态的PET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P分子链的运动,促使PP结晶均相成核趋势增加。与纯PET或PP相比,共混体系中两组分结晶的完善程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PTT/PET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和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正交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PTT/PET共混体系(质量比为25∶75)的结晶行为、形态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TT/PET共混物中,少量的PTT部分地起到了成核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ET链段规则地进入晶格,影响了结晶速率。偏光显微镜观察到PET、PTT和PTT/PET共混物在120℃下1、20min的溶液滴膜有较清晰的球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离聚物Surlyn 8920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Kissinger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共混合金的非等温结晶过程。Surlyn 8920在高温下可与PET、PBT发生反应,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它不但降低了分子链扩散进入晶格的自由能,也提高了体系的结晶速率,PBT的存在则加速了这种效应。当Surlyn 8920的用量逐渐增大时,反应形成的离子簇自聚集能力逐渐减弱,有效的成核中心逐渐饱和,体系的结晶速率不再加快,反而减慢。Surlyn 8920可以弥补PBT,改性带来的缺陷,当其用量为3%时,其成核效果最好。与纯PET/PBT合金相比,体系的半结晶时间缩短,结晶温度升高,结晶焓增大,结晶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成核剂对不同特性粘数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复合成核剂水滑石(HT)/离聚物(Surlyn8920)/聚乙二醇(PEG)对不同特性粘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PET的结晶峰温度T_(mc)和熔融峰温度(T_m)。结果表明,复合成核剂各组分及PET的质量比为0.5:3.0:3.0:100.0时,各种PET的过冷度(T_m-T_(mc))均显著减少.半结晶时间(1gt_(1/2))也明显降低。而且,复合成核剂对不同特性粘数PET结晶性能的改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研究了四种成核剂:N-A、液晶VectraA950、滑石粉(Talc)、乙撑双硬脂酰胺(EB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ET/成核剂复合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通过小角激光散射(Sals)、X衍射(XRD)对PET/成核剂复合体系的晶体尺寸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成核剂后,PET的结晶行为有较大改善,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且变尖锐,结晶尺寸变小,结晶度提高,除EBS外,均使PET结晶诱导时间减少。在这四种成核剂中,离子聚合物成核剂N-A成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种不同端基的超支化聚酯(HB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莫志深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各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ET和PET/HBP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可用莫志深动力学方程来描述;HBP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ET的结晶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的加入使得PET的结晶速率变慢,对晶体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端十六烷基超支化聚酯(HBP-C16)在PET中起到了很好的结晶促进剂作用,能够促进PET结晶。  相似文献   

18.
复合成核剂对PBT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成核剂二苄山梨醇(DBS)或苯甲酸钠(SB)的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LM)分析了各成核剂对PBT的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任何一种成核剂均能明显改善PBT的结晶行为,即加快结晶速度、提高结晶度、细化晶体及完善晶体形态;其中复合成核剂要明显优于单一成核剂,复合成核剂中SB的影响程度要大于DBS。还采用热重分析(TGA)仪对体系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成核剂的加入并未降低体系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表面接枝和聚合改性的方法,分别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基硅烷(GP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进行表面修饰,通过熔融共混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PS- TiO_2和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TiO_2纳米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利用不同动力学模型对其结晶过程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纳米TiO_2提高了PET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而经表面接枝的GPS-TiO_2和PMMA-TiO_2对PET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表面特性的纳米TiO_2降低了PET的结晶度,但经表面接枝后的纳米TiO_2其影响程度减弱;用Jezi- omy法和莫志深法处理PET/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PET,PET/PMMA-TiO_2,PET/ TiO_2,PET/GPS-TiO_2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20.
PET/iPP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含量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PET/iPP(全同立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特性,考察了降温速率及PET纤维含量对PET/iPP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T纤维可提高iPP的结晶温度.减少结晶时间,增大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