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书  汪龙勤 《临床荟萃》2009,24(2):113-113
患者,男,49岁,因上腹部不适、隐痛3天,于2008年9月10日入院。入院体温36.2℃,脉搏69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6/70mmHg(1mmHg-0.133kPa),无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病史。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尚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呼吸平稳,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律整齐,腹部平软,双下肢无水肿。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提示肝硬化,脾脏大,腹水。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肝功能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0岁。因右肾区疼痛伴血尿反复发作10余年,再发1d入院。查体:血压160/90 mmHg,左上腹及脐周轻度压痛,双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BLD(+++),PRO(++),尿镜检RBC(++++)、WBC(+)。超声检查见:左肾大小及回声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发作左侧腰痛、尿痛8年.近期发现肉眼血尿,腰痛10^+d。在当地医院以泌尿系感染治疗无效,故来我院就诊,格检查体:左肾区叩击痛(+),余(-)。尿液化验检查:肉眼血尿,低倍镜下:红细胞(++),白细胞(++)。临床诊断:尿路感染。收住入院。患者自述在30年前曾做过膀胱结石手术。  相似文献   

4.
王利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46-5046
本文对Holt-Oram综合征1例的超声表观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孕期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见双顶径:53.3mm,头围:185mm,股骨长:33.2mm,肱骨长32.2mm,尺骨长17.0mm,桡骨长6.5mm,腹围:153mm,胎心(+)145次,/min,胎动(+),羊水指数133.6mm,胎儿双侧脉络丛内均见有囊样无回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9岁。因受凉后左胸、背部持续性隐痛20d,血尿1d入院。患者于入院20d前不慎受凉后感左胸,背部隐痛.呈持续性,无放射痛.不伴其他不适,数日后疼痛固定于左腰部。1d的出现全程血尿,伴小便淋漓不尽.尿中偶见悬浮物,但末见血凝块,患者于10年前曾患肺结核,治疗情况不详。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8.5℃.尿常规检查:尿白细胞100个/OL(++)、尿蛋白0.25g/L(++)、隐血250个/RL(++++)、红细胞500/HP,白细胞7-10/HP,以“泌尿系感染”收入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指导邵朝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般是指通过正规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近年来,笔者采用滋阴活血为主的联合疗法治疗13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住院12人,门诊1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3人,男女之比为3.3:1,年龄18~60岁。病程长者13年,平均3.7年。13例有浮肿,程度轻重不一。经泼尾松(强的松)、环磷酸胺、雷公藤治疗无效。1.2实验检查尿常规检查:蛋白(+4+)~(十十十十)11例,(++)2例。红细胞(十十十)~(++++)3例,(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8岁,间断性血尿10余年,有肉眼血尿,以泌尿系感染对症治疗,症状时有好转,无明显腰痛及下腹胀痛等不适。在我院查体时发现右肾区叩击痛(+),尿红细胞(++++)。CT检查:右侧输尿管畸形“Y”形改变伴下段结石(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肾大小正常,肾内呈一个集合系统图像,其回声分离2cm,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内径1.5cm,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ESWL治疗重复肾Y型输尿管畸形合并结石2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32岁。因左腰部阵发性疼痛2d就诊。体检:左。肾区叩击痛(+),沿左输尿管走行压痛(+),血常规WBC13.6×10^9/L,尿常规隐血(++)。超声检查:左侧肾盂扩张,显示为2个不相通的不规则液性暗区,上部为4.2cm×2.3cm,下部为4.5cm×2.6cm,分别各有一条输尿管结构从暗区内引出,内径分别为0.8cm、1.2cm,  相似文献   

9.
现将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膀胱憩室!例的超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40岁。孕3产2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来院就诊。未行妇科检查。尿常规:潜血(+++),蛋白(+++),镜下:WBC4679个/μl,RBC13889个/μl,上皮细胞172个/μl。超声检查:膀胱充盈,壁光滑,左侧可见-囊性暗区与膀胱相通,  相似文献   

10.
魏小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810-7811
1病历摘要 男,20岁。2009—09—18因发热、咽痛来我院就诊。查体:T38.9℃,化验室检查:WBC10.1×10^4/L,尿蛋白(+),尿潜血(+),眼部红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孕妇24岁,孕3产1,停经12周^+2,家族无唐氏综合征及遗传病史。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胎儿头臀长57mm,相当于12周^+2大小,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为8.6mm(图1),鼻骨短小为1mm,下颌内收,上唇可见7mm连续性中断(图2)。胎儿心血管扫查:左心房、左心室小,内径分别为1.3mm及1.1mm;右心房、右心室大,  相似文献   

12.
魏冬梅  方芳 《华西医学》2006,21(4):844-84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因“腰骶部坠胀1^+月,下腹胀痛10^+天”而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10^+年,平素无症状未特殊诊治,家庭史无特殊,月经生育史17(3-4)/(26-30),G5P5末次生产1975年。入院检查:T:36.7℃,P:74次/分,R:20次/分,Bp:129/71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眯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眯唑安定1mg+芬太尼0.05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min、5min、10min、SBP、DBP、HR、SpO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min、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眯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 男,17岁。发热1d,伴恶心、呕吐3d,吐胃内容物,大便2次,呈稀样便。T38.9C,P102次/min,BP80/60mmHg。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脐周压痛(±),四肢正常。实验室检查:RBC4.5×10^12/L,WBC20×10^9/L,N0.80。大便可见少量白细胞。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按急性胃肠炎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第2天,患者出现头痛,腰痛,全身乏力,倦怠,颜面潮红,腰痛减轻,肾区叩击痛(++)。尿常规检查:蛋白(++),  相似文献   

15.
李佳  岳红梅  顾峰 《临床荟萃》2013,(12):1351-1354,F000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的9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临床常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和胸膜活组织检查术等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结果96例患者中经胸腔镜直视下多部位取材病理活组织检查的确诊率为94.8%(91/96):结核性胸膜炎65例(67.7%),肺腺癌10例(10.4%),腺鳞癌4例(4.2%),胸膜间皮瘤7例(7.3%),小细胞癌1例(1.0%),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腺鳞癌1例(1.0%),脓胸2例(2.1%),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例(1.0%)。内科胸腔镜检查常见并发症为疼痛、出血、发热、皮下气肿等,均未引起严重后果。结论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率高的微创诊疗技术,在胸腔积液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病历资料:患者男,17岁,于2004年11月22日接种流脑疫苗后当晚出现发热、无力,次日出现高热达40℃,经用安痛定、地塞米松、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11日25日晨出现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次日双下肢失去知觉。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脊髓炎”,查体:T、P、R,重度贫血貌,股中上1/3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弱,双膝反射亢进(+++-++++),跟腱反射亢进(++-+++);提睾反射、腹壁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Hb45:g/L,WBC1.4&;#215;10^9/L,中性粒细胞0.11,淋巴细胞0.88,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3个月,加重7d来院就诊。专科体格检查:体温38.6℃,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并可扪及5.0cm×3.0cm包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质硬;实验室检查:WBC:15.00×10^9/L,中性粒细胞:0.82。临床诊断:腹痛待查(阑尾炎?阑尾肿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5例.因尿频、尿急、尿痛3 d入院.查体:双肾区叩痛,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液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尿培养见大肠杆菌.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肾实质回声均匀,皮髓质厚度正常,分界清晰.双肾盂分离,肾盂壁回声增厚,形成双层回声,两层回声之间为带状低回声,肾盂腔呈透声差的无回声(图1)。  相似文献   

19.
男,24岁。因面部及双下肢水肿15个月、肉眼血尿14个月入院。无诱因发病,外院化验尿蛋白(+++)、尿潜血(++),给予泼尼松、潘生丁等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查体:血压120/70mm Hg(1mmHg=0.133kPa),满月脸,双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cm处,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潜血(++),红细胞2~3/HP;尿蛋白定量0.85g/d;尿酸化功能:重碳酸盐31mmol/L,可滴定酸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TGF—β1单克隆抗体对脐血CD34^+细胞的扩增作用,本研究将分离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当天分选的新鲜脐血CD34+细胞;②对照组:含SCF、FLT3-L、IL-3、IL-6四种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3天的脐血CD34+细胞;③实验组:条件同对照组,但加入了TGF—β1单克隆抗体。3组均检测单个核细胞(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和c—kit,计数混合集落(CFU—GEMM)、红系爆式集落(BFU—E)、粒系集落(CFU—GM)。结果显示:实验组MNC、CD34+细胞、CD34+c—kit+细胞计数分别为[(2.35±0.25)×10^5、(1.16±0.29)×10^5、(1.09±0.26)×10^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13)×10^5、(0.55±0.19)×10^5、(0.51±0.2)×10^5],(P均〈0.01)。实验组CD34+c—kit -亚群计数为(12.95±3.17)×10^3,明显高于对照组(1.71±0.83)×10^3,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中早期集落CFU—GEMM、BFU—E的产率[(16.3±4.72)×10^3,(65.0±20.96)×10^3]明显高于对照组[(5.0±2.58)×10^3,(16.25±7.93)×10^3](P〈0.01),相对较晚期集落CFU—GM的产率在对照纽[(4.0±2.28)×10^3]和实验组[(6.33±2.85)×10^3]均高于空白组[(0.75±0.29)×10^3],但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表明,TGF—β1单克隆抗体促进了脐血MNC和CD34+细胞的扩增,且早期细胞CD34+c—kit -细胞扩增更为突出;提高了早期集落CFU—GEMM和BFU—E的产量,而对相对较晚期的髓系集落CFU—GM的产量无明显影响。结论:TGF—β1单克隆抗体能协同其它生长因子有效扩增脐血CD34+细胞,并保留一定量更早期的造血祖细胞,减轻了造血祖细胞分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