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茜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2):1312-1313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普伐他汀联合杏丁注射液早期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探讨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四组,①A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mg组30例;②B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mg及杏丁组29例;③C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40mg组28例;④D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40mg及杏丁组31例。分别在确诊后、治疗后3周检查血脂和CRP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分别接受上述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C,LDL-C)、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与A组相比,其余三组的血脂、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D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加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有所升高,在D组升高尤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普伐他汀均可通过降低血脂及CRP水平来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达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加用杏丁注射液后,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观察杏丁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杏丁注射液压1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每日2次,加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两侧交替12小时1次。对照组:用杏丁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每日2次和硝酸甘油5~10mg静点,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胸病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86.8%,与对照组分别为75%和70%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2h/1次辛伐他汀40mg每晚一次;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阿司匹林、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试验 ,选择因UAP而入院的患者 63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观察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常规治疗症状缀解不理想的 36例 UAP 患者加用 LMWH5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用 7~10日,现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91.7%。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8.9± 12.1(次·周-1)、1.38±2.2(次·周-1),P<0.001;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80.5±16.5(min·周-1)、1.25±0.8(min·周-1),P<0.0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4.0%。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AH治疗UAP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丹参酮注射液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组各28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变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丹参酮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杏丁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而杏丁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杏丁组能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同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降低血粘度。结论 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孙照群 《黑龙江医学》2001,25(9):680-68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LMWH(治疗组 ) ,疗程为 7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78%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2 % (P <0 0 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LMWH是治疗UAP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结果 A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B组明显减少(P〈0.01)。心电图ST段及T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A组总有效率90%,B组总有效率54%(P〈0.01)。A、B组治疗期间均未见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硝酸酯类、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速碧凝)0.4ml皮下注射q12h,共用10d.10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林德洪 《海南医学》2002,13(10):38-39
我院于 2 0 0 0年 1月开始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及分组选择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在我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6 2例 ,诊断根据 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AMI。本组 6 2例均符合UAP ,随机分为 2组 :①海普宁组 :共 32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5~ 71岁 (平均 5 4岁 ) ,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7例 ,恶性劳力性心绞痛 16例 ,自发性心绞痛 9例 ;②肝素组 :共 30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4 …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UAP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为治疗组和安慰剂加阿司匹林为对照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 0 .4m1皮下注射 2次 /d× 7d。对照组生理盐水 (NS) 0 .4m1皮下注射 2次 /d× 7d。两组病人每天均服用 10 0mg阿司匹林以及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结果 :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安慰剂加阿司匹林 (P <0 .0 1) ,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 .0 5 )。结论 :以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更有效安全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43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低分子肝素钙5000AxaIU,皮下注射,每12h1次,7d为一疗程。观察心绞痛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改善,心电图ST—T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 ,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我们对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根据 1978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本组 88例均符合UAP。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4例。LMWH组 ,男 2 9例 ,女 15例 ,年龄平均 5 2岁 ,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16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18例 ,自发性心绞痛 7例 ,梗死后心绞痛 3例。对照组 ,男 30例 ,女14例 ,年龄平均 5 1岁 ,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观察治疗前后心绞 发作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所示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位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加阿斯林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电图ST段下移恢复明显,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时间经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但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加阿斯芬林比单用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更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不主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VAP)行溶栓治疗,而主张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1]。本研究将VAP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加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组进行治疗,所有病例追踪1个月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VAP患者74例,诊断符合WHO标准。治疗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2岁。2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1.2 治疗 对照组:口服消心痛10mg,每日3次,巴米尔0.1g,每日1次,酌情加…  相似文献   

19.
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早有报道,但其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发生率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1]是新型抗凝剂,平均分子量4 000~6 500,具有抗Xa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副作用少等优点.我们应用LMWH治疗UAP病人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男12,女28)例,平均年龄(58.0±8.2)岁.UAP对照组20(男10,女10)例,平均年龄(56.8±9.4)岁.杏丁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肝素、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同时应用杏丁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 mL/支,每支含银杏总黄酮4.5~5.5 mg,双嘧达莫1.8~2.2 mg)25 mL加50 g/L葡萄糖500 mL,每日1次静滴,共14 d.检查12导联心电图3个心动周期以上算得QTd,为消除心率对QTd的影响,再根据Bazzef公式对QTd进行校正,后取其平均值.QT间期的测量为QRS波群开始至T波结束,不包括U波、双向T波时测量其回到等位线的距离.T波低平不易测量则改为测量V2,V3导联的QT及R-R间期(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