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赤平投影分析和块体离散单元法,分析高陡岩质边坡岩体内不同结构面组合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该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坡体上部局部小规模楔形体滑移破坏,主控该边坡稳定性的最危险结构面组合为J2J3结构面组合。  相似文献   

2.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更多地依靠工程地质分析,但大石门水电站构筑物稳定性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进行评价,从岩质边坡的结构面和边坡的临空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入手,更能直观、合理做出边坡稳定性状态评价。  相似文献   

3.
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受岩体中发育的结构面控制。采用赤平投影法开展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可以方便地确定结构面之间的组合关系,实现对典型块体破坏风险模式的识别。以周宁抽蓄电站下库坝址区边坡地质与工程条件为背景,开展基于赤平投影法的边坡随机块体破坏风险模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具有形成块体破坏的结构面条件,且平面滑移和楔形体失稳是施工期可能面临的主要破坏模式;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破坏模式预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通过施工期岩体现实破坏表现得到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4.
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除了受构成边坡岩体、岩石风化情况、坡脚和坡高、临空卸荷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以外,主要受结构面的控制和影响。根据岩体地质条件对四川某工程存在的岩质高边坡进行分段,并运用赤平投影来分析各段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赤平极射投影是一种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高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和支护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家河水库工程左坝肩拱肩槽上游岩质边坡中发育多组节理裂隙、软弱夹层等,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形成楔形体.运用块体理论及赤平极射投影等方法,研究了该岩质边坡楔形体的地质结构特征,并采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附录D中“楔形体法”及理正岩体计算软件对楔形体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安县芭蕉坪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赤平投影法分析确定边坡岩体中结构面的不利空间组合,再利用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模拟岩质边坡在不同结构面组合情况下的位移变形特征,以此分析该岩质边坡不同结构面组合之间的二面角效应,发现当岩层层面产状与坡面相近时,不同产状的节理面与层面的组合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当层面与节理面倾向的二面角减小,位移峰值随之不断减小,边坡稳定性逐渐增大,且当节理面与层面近乎垂直时(85°~95°)边坡处于相对最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顾婷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4):391-392,407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控制。对于存在构造面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赤平投影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赤平极射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方法对具体的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5.12汶川大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地震本身直接造成的危害。震区广泛分布高陡的岩质边坡,故而对于边坡的结构面,特别是优势结构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震区一典型高陡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利用赤平投影原理分析优势结构面组合情况,并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UDEC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如下的结论:对于多组结构面组合的陡倾岩质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局部裂隙逐渐加大并且向下发展,并且中部出现剪切变形,局部块体被挤出,随着变形的发展,裂隙贯通,悬空岩体重心不断外移,最终导致大面积的滑移-崩塌。  相似文献   

9.
赤平极射投影法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确定边坡上的结构面和边坡临空面的组合关系,确定边坡上可能不稳定楔型结构体的几何型态、规模大小,以及它们的空间位置和分布,可以确定不稳定结构体的可能变形位移方向,直观、初步做出边坡稳定性状态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赤平投影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岩质边坡稳定分析程序(EMU),结合某工程边坡岩体内发育的优势裂隙进行分析、计算,对自然边坡及工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