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导致牙齿脱落在颁面外伤中所占比例较低,但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牙脱位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颌面创伤,通常可以借助再植对脱位牙进行保留,现将我院1994年至1999年再植的28例外伤脱位牙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年轻活髓牙牙体制备后脱敏处理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23例双端固定桥义齿以两侧活髓牙为基牙中的23颗活髓牙作实验牙,临床牙体制备后给以脱敏处理,于制备后24小时、一周及二周进行随访统计,并与另外23颗牙作对比;结果经脱敏剂脱敏处理的年轻活髓牙牙本质过敏症状明显低于不做脱敏处理的活髓牙.  相似文献   

3.
张政 《医学信息》2008,21(12):2267-2268
目的 探讨使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固定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方丝弓矫治原理和矫治方法 对外伤性牙松动、牙脱落及牙槽骨骨折共11例,22颗患牙进行固定结扎.结果 20颗患牙成功固定,恢复正常,仅2颗失败.结论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牙外伤及牙槽外伤,牙齿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佳,有利于牙周健康,是外伤性牙及牙槽损伤可靠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牙隐裂的形成原因及探讨牙隐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临床确诊牙隐裂的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对早期无牙髓及根尖感染的隐裂牙进行全冠修复及调牙合充填修复,对牙髓及根尖感染的隐裂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再行全冠修复.结果 一年后随访,调牙合充填修复24颗,成功15颗,好转2颗,失败7颗.全冠修复活髓牙23颗,成功19颗,好转2颗,失败2颗.结论 隐裂牙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全冠修复是保存患牙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牙移植术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21例患者自身无功能牙或埋伏的阻生智齿拔出后,经过适当的处理再移植到磨牙区替代不能保留的残根残冠或缺失牙部位,行自体牙移植术。结果:21例患者22颗自体牙移植,三年期复查显效17例,有效5例;五年期复查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自体牙移植手术操作简单,成功后可产生较好的咀嚼效果,且经济实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模拟牙颌模型实现正畸弓丝初始回复力的口外测量。方法以1例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D打印制作与患者真实牙列分布相一致的上颌牙颌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Nano17 F/T力学传感器搭建矫治力测量系统,测量直径为355. 6μm标准圆镍钛弓丝佩戴在牙颌模型上后施加在患者2颗上颌中切牙上的初始回复力。结果患者上颌中切牙21受到的初始矫治力较中切牙11更大,且2颗中切牙所受到的矫治力系均不利于牙齿的理想移动,需要添加辅助装置改善牙齿受力状况。在优化正畸治疗方案后,患者在治疗18个月后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利用患者的模拟牙颌模型可以准确测量正畸弓丝作用在目标牙齿上的矫治力系,预估牙齿的移动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改进牙齿矫治方案。矫治力的口外测量技术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为矫治方案的优化设计开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5例牙隐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的牙隐裂患者105例共128颗隐裂牙,根据其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方法为主,包括调牙合,缺失牙修复,隐裂牙处理等,同时根据患者特殊情况予以不同方法修整,观察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牙隐裂患者105例共128颗隐裂牙,治愈85颗,占67.4%,好转24颗,占19.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5%。结论综合治疗为主,辅以修整的方法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好,不但能防止牙髓炎和牙折裂的发生,延长患牙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患者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牙隐裂应当及早发现,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8.
劈裂牙齿保存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芬  刘红玉 《医学信息》2010,23(6):1692-1693
目的 探讨牙体劈裂的原因和保存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68颗劈裂牙行根管治疗后再利用C&B超级粘接剂粘接固定,再做全冠修复.结果 68例牙保存治疗,成功62例,有效2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5.50%.结论 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劈裂牙采用超级粘接剂粘接及冠外结扎后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牙动度测量方法的科学性,对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着重论述,讨论其可行性.方法:对牙齿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仿真论证结果.结果:一般检测牙齿阻抗型测量方法不能有效的检测牙齿运动情况.结论:测量牙动位移的关键是准确的检测牙的相对位移,并提出一种测量牙动相对位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竺正艳  曹军 《医学信息》2010,23(14):2468-2468
临床上中切牙间多生牙较常见,多采用拔除多生牙排齐上下牙即可,一般不需要再拔除双尖牙。作者在临床遇到一例二颗多生侧切牙伴严重深覆深覆盖,拔除二颗多生牙及上颌双侧第一双尖牙以及一颗下颌中切牙,矫治后前牙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双侧磨牙完全远中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用于松牙固定的材料多将金属材料与树脂联合应用,但此类材料存在固定关系不稳定,操作复杂,生物相容性较差等缺点。 目的:分析Biosplint固位纤维在松牙固定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口腔门诊64例(80颗牙)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分两组:实验组采用Biosplint固位纤维行松牙固定,对照组采用不锈钢丝联合流动树脂行松牙固定。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实验组固定成功44颗牙,成功率为91%;对照组固定成功24颗牙,成功率为69%,两组固定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实验组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 < 0.05)。患者年龄、牙齿松动度、松动时间、牙槽骨吸收根长和治疗材料是影响Biosplint固位纤维在松牙固定中疗效的相关因素。表明Biosplint固位纤维与牙齿、牙弓贴合度良好,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不但结构稳定,而且美观,效果良好。 关键词:固位纤维;流动树脂;松牙固定;疗效;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8.041  相似文献   

12.
光固化修复楔状缺损的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葛久禹 《医学信息》2003,16(12):718-718
牙齿颈部楔状缺损是一种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 ,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牙体病。临床上多采用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充填 ,但复合树脂要酸蚀 ,对牙髓刺激性大 ;玻璃离子虽不用酸蚀 ,但楔状缺损的部位及形态的特殊 ,充填后不易固位 ,临床上易补物脱落。本文利用光固化复合体的优点对 78例13 8个楔状缺损临床资料进行修复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 ,男性 53例 91个 ;女性 2 5例 47个 ;年龄 2 5-63岁。前牙 51个 ,前磨牙 69个 ,磨牙 18个。选择的 13 8颗牙均诊断为楔状缺损的活髓牙 ,无急慢性牙髓炎 ,无急慢性根尖周炎等病史。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隐裂牙及折裂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隐裂牙及折裂牙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80颗牙)和对照组(15例65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用传统可摘局部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口腔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隐裂牙及折裂牙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先证者(Ⅳ1)男,4天,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其母妊娠期无异常。出生时发现其口腔内有多颗牙齿,家长诉家族中有多人出生时即有牙齿,不同意产科医务人员对其处理。查体:颜面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无异常,口腔内有12个松动牙,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发现采用舌侧凹槽加邻面流体树脂牙体预备方法制作玻璃纤维夹板,用其固定松动前牙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固定修复效果。 目的:观察两种牙体预备方法制作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松动前牙5年基牙与夹板脱黏率及固定修复效果。 方法:根据慢性牙周病诊断标准,并严格按照牙周夹板固定适应证选取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需纤维夹板固定的94例Ⅱ-Ⅲ度前牙松动患者,根据松动患牙间是否进行邻面固定分为2组,邻面未固定组采用舌侧凹槽牙体预备方法,邻面固定组采用舌侧凹槽加邻面流体树脂牙体预备方法进行纤维夹板固定。随后5年中定期临床复诊或电话随访,对固定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5年中定期临床复诊或电话随访显示,邻面固定组76例基牙与夹板脱黏7例,邻面未固定组18例基牙与夹板脱黏12例,均已经进行再固定。与邻面未固定组相比,邻面固定组5年后两组患牙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明显改善( < 0.05),牙槽骨高度占根长的百分比增加(P < 0.05),患者自觉舒适无异物感。结果证实,采用舌侧凹槽加邻面流体树脂牙体预备方法制作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松动前牙的5年观察固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以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颗早期隐裂牙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颗患牙采用调牙合、脱敏或充填治疗方法;修复组35颗患牙采用金属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两组追踪观察2年.结果 治疗组2年成功率为69.7%,修复组2年成功率为88.6%.结论 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能够有效保存活髓.  相似文献   

17.
背景:桩核修复临床牙体缺损可良好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目前常用的桩核修复体有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两种桩核修复体在修复效果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 方法:纳入牙体缺损修复患者97例(146颗牙),其中49例(74颗牙)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48例(72颗牙)采用铸造金属桩修复。修复后随访24个月,观察牙周碱性磷酸酶水平、修复体完整情况、边缘适合情况、颜色匹配情况、桩钉折断、修复体松动脱落及牙根折裂情况。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24个月,铸造金属桩组碱性磷酸酶水平较修复前显著上升(P < 0.05),且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桩组(P < 0.05),玻璃纤维桩组修复前后的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玻璃纤维桩组修复体边缘适合情况及颜色匹配情况显著优于铸造金属桩组(P均< 0.05);玻璃纤维桩组有6颗出现桩核冠损坏,铸造金属桩组有17颗出现桩核冠损坏,试验组修复成功率(91.9%)显著高于铸造金属桩组(76.4%)( P < 0.05)。与铸造金属桩比较,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更美观,力学性能更好,修复成功率更高,对牙周影响更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52颗患牙中,牙根断裂2颗,松动脱落2颗,修复失败4颗,修复成功148颗,成功率为97.4%.结论 铸造桩核能与根管及剩余的牙体组织紧密贴合且粘接后固位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折能力.能为全冠修复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是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治疗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材料用于口腔修复的杭摩擦性能。方法选取本院的180颗需要修复的牙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0例。金属组采用金属材料进行修复,陶瓷组采用陶瓷材料修复,树脂组采用树脂材料修复。对三组牙齿的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6个月,金属组、树脂组及陶瓷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5.0%、93.3%、95.0%,三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1年,三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3.3%、91.7%、93.3%,三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治疗1年三组患者口腔修复失败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发现金属组中有松动脱落1颗,破裂患牙1颗,畸形患牙1颗,出现其他失败的患牙1颗;树脂组有松动脱落患牙1颗,牙齿破裂患牙2颗,牙根裂1颗,畸形患牙1颗;陶瓷组院松动脱落患牙1颗,破裂1颗,牙根裂1颗,畸形1颗。三组患者的修复失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3种不同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在口腔修复中总体差距不大,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材料进行口腔修复,从而保证患者口腔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前牙根尖切除术治疗根管治疗后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7月~2008年9月,在我科上前牙根管治疗后症状长期难以改善的12颗患牙,行根尖切除术.结果 本组12例上前牙根尖切除术后,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症状完全改善.结论 根尖切除术作为根管治疗后疾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四手操作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牙科操作和现代化的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