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吸烟与其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11例,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50例、非吸烟组161例。使用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量表对患者吸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17)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使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检测认知功能。结果吸烟组患者HAMD-17分高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连线测验得分高于非吸烟组(P0.01),符号编码测验、言语记忆测验得分低于非吸烟组(均P0.01)。吸烟组抑郁症状中的迟滞因子与每日吸烟量呈正相关(r=0.30,P=0.04),认知功能中符号编码测验与烟龄呈负相关(r=-0.39,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日吸烟量与迟滞因子相关联(β=0.33,P=0.02),烟龄与认知功能中符号编码测验相关联(β=-0.49,P0.01)。结论相比非吸烟的抑郁症患者,吸烟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更重、认知功能受损更明显,提示吸烟可能是加重抑郁症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更年期焦虑抑郁患者躯体症状群特征和血压、骨密度、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围更年期焦虑抑郁患者78例[再分为轻度症状组(35例)和明显症状组(43例)两个亚组]和无焦虑抑郁的更年期患者37例(对照组),采用Greene更年期症状量表调查患者的症状群特征,分析焦虑抑郁患者的动态平均血压、骨密度、认知功能、心理症状评分(HAMD、HAMA)、是否绝经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3组动态平均血压、骨密度、认知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根据Greene更年期评分量表焦虑抑郁组的两个亚组焦虑症状群、抑郁症状群、躯体症状群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焦虑抑郁组Greene量表躯体症状群的总体评分与动态平均血压、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与抑郁、焦虑(HAMD、HAMA)密切相关(r分别为0.525、0.452,P0.01);血管舒缩症状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性(P0.05),第15~17项评分(肌肉或关节疼等)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第6项(注意力障碍)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0.278,P0.05),与HAMD、HAMA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92、0.324,P0.05)。结论围更年期的焦虑抑郁患者躯体症状群突出,躯体症状群与血压水平、骨密度下降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心理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卒中后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分析老年CIS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5月-2019年7月住院的老年CIS患者,共6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跌倒评分(Morse评分)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通过SPSS 23.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619例CIS患者得分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ADL得分为90.00(75.00, 100.00)分;有跌倒史为64例,占10.3%,无跌倒史为555例,占89.7%;跌倒评分为8.00(6.00, 12.00)分;MMSE得分为26.00(22.00,29.00)分;患者MMSE得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r=0.29,P0.01),与跌倒评分呈负相关(r=-0.245,P 0.01)。Mann-WhitneyU检验结果显示:MMSE得分与跌倒史(P=0.038)、性别(P=0.031)相关。结论老年CIS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跌倒评分)相关,既往是否有跌倒史亦会影响MMSE得分,医疗中应重视老年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相关的机制研究,以期为老年CI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的特点及关系。方法对50例PD患者和42例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及抑郁评定和分析。结果 PD组同对照组相比,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各因子分,除语言因子分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均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均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成正相关(r=0.438)。结论 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抑郁可能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表及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re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Depression scale,CES-D)对132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检出率为49.2%,CES-D分为15.96±8.71,均高于我国城市常模(χ~2=14.95,P0.001;t=3.02,P=0.003);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高血压及血清25(OH)D浓度50 nmol/L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均高于未并发COPD、未并发高血压及血清25(OH)D浓度≥50 nmol/L的患者(χ~2=4.78,P=0.029;χ~2=5.92,P=0.015;χ~2=18.69,P0.001);具有抑郁症状心力衰竭患者与不具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相比,其血清25(OH)D浓度偏低(t=-9.53,P0.001),而血清NT-proBNP浓度偏高(t=6.10,P0.001);相关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状况与血清25(OH)D浓度呈负向相关(r=-0.31,P=0.014),与血清NT-proBNP浓度正向相关(r=0.29,P=0.006)。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并发高血压、并发COPD、血清25(OH)D浓度降低(50 nmol/L)及血清NT-proBNP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SI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将其分为无认知功能损害组(NCI组)5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MCI组)32例和痴呆组(VaD组)18例;根据患者是否具有抑郁症状,将患者分为抑郁组33例和无抑郁组67例。评价和比较所有患者的Framingham血管危险因素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DS-30)评分。结果 NCL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MCI组,MCI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66~4.823,P0.05);抑郁组GDS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CAMCOG-C评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6、7.053,P0.05);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和抑郁症状与CAMCOG-C评分中语言总分、语言理解评分、注意评分、执行评分相关(F=3.292~6.374,P0.05)。结论 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与其抑郁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两者对于患者的某些认知功能损害互相影响,临床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下社区老年常见心脏疾病与抑郁症状共患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共调查771名社区老年患者,采用流调研究用抑郁量表(CES-D)调查抑郁症状,追踪老年患者的门诊或住院病历记录调查其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绞痛、冠心病和高血压。结果心血管疾病(不包括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2.7%,其中冠心病为20.5%,心绞痛为10.9%;高血压患病率为49.3%。抑郁症状在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是20.9%。伴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33.1%)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01);有冠心病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34.8%)高于无冠心病者(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P0.001);有心绞痛疾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34.5%)高于无心绞痛疾病者(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P=0.002);有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25.0%)高于无高血压者(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26)。结论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高,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比无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需加强双心医学模式下对伴心血管疾患老年人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抑郁发作老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酸(UA)水平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首次抑郁发作的老年患者60例入研究组,招募与研究组相匹配的40例健康志愿者入对照组。测定基线期两组血清Hcy、Cys-C、和UA水平,采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同时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和UA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差异,并分析研究组血清Hcy、Cys-C和UA水平与MMSE、Mo CA和HAMD-24总分的相关性。结果基线期研究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732、4.135,P均0.01),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5,P=0.791),MMSE、Mo CA总分低于对照组(t=-5.643、-9.548;P均0.01)。研究组Hcy、Cys-C水平分别与MMSE、Mo CA评分总分呈负相关(r=-0.690、-0.501、-0.301、-0.355,P均0.05),与HAMD-24总分呈正相关(r=0.367、0.390,P均0.01);UA水平与MMSE、Mo CA和HAMD-24总分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抑郁发作老年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清Hcy和Cys-C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情绪障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和抑郁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进行情绪障碍研究;并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 Ⅲ)和改良Hoehn-Yahr分级,分别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并进行病情分级.结果 帕金森病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评分[(14.45±8.30)分]和抑郁评价量表评分[(7.98±6.24)分]均高于对照组[(3.68±3.23)分、(2.76±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49%(49/100),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12%)虽高于对照组(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早期者(P<0.05).帕金森病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抑郁症状则以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为主;性别与肢体发病侧别对情绪障碍无明显影响,而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r=0.199,P=0.049;r=0.295,P=0.005)和抑郁评价量表(r=0.196,P=0.050;r=0.274,P=0.009)情绪均与病程和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情绪障碍症状,表现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于疾病早期即已出现;而抑郁症状多出现于疾病的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与其心理、生活事件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关联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FD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受试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测评分析两组对象焦虑及抑郁、生活事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症状的关系。结果 FD组症状分、SAS、SD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FD症状与SAS及SDS均呈正相关(r=0.649,0.723;P=0.000,0.000)。FD组的生活事件中正性事件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负性事件及生活事件总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FD症状与正性事件、负性事件以及生活事件总值均无明显的相关性(r=-0.236,0.125,0.221;P=0.134,0.217,0.148)。FD组患者8个健康概念上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FD症状与生理功能(r=-0.633,P=0.001)、生理职能(r=-0.783,P=0.000)、情感职能(r=-0.649,P=0.000)、精神健康(r=-0.751,P=0.000)、社会功能(r=-0.686,P=0.000)以及总体健康(r=-0.742,P=0.000)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紧密相关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