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5-1986年采用海区大黄鱼临产亲鱼采卵,同时利用海区保活鱼及人工苗,通过网箱常温培育或室内越冬强化培育与促熟,培育成熟亲鱼。1987年首获大黄鱼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1980-1990年进行了批量众说 。四年中共获受精卵591.32万粒,孵出仔鱼455.53万尾。以二次强化轮虫、乳化鱼油强化卤虫幼体、桡足类、鱼虾贝肉糜等为饵料系列,经室内、外人工培育,计算出幼鱼125.05万尾,获得大黄  相似文献   

2.
澳洲线纹尖塘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洲线纹尖塘鳢为多次产卵型鱼类,具筑巢产卵习性,人工繁殖需设置人工鱼巢。培育二冬龄鱼作亲鱼,进入繁殖期时平均性腺成熟系数4.02%,相对怀卵量451粒/g。2003年4~5月进行繁殖试验,共计获卵2365万粒;受精率95.4%,获受精卵225.6万粒;经3~5d孵化,孵出鱼化199.7万尾,平均孵化率88.5%。实现了澳洲线纹尖塘鳢鱼苗规模化繁殖。  相似文献   

3.
1985~1986年采用海区大黄鱼临产亲鱼采卵,同时利用海区保活鱼及人工苗,通过网箱常温培育或室内越冬强化培育与促熟,培育成熟亲鱼。1987年首获大黄鱼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1989~1990年进行了批量催产。四年中共获受精卵591.32万粒,孵出仔鱼455.53万尾。以二次强化轮虫、乳化鱼油强化卤虫幼体、桡足类、鱼虾贝肉糜等为饵料系列。经室内、外人工培育,计育出幼鱼125.05万尾,获得大黄鱼人工繁殖与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1998-200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采用注射性激素法或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经人工授精,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32.9~60.0mm的鱼苗3.6、21.4、296.0万尾,育苗成活率达46.5~83.3%;建立了一套全人工大批量育苗工艺,为发展香鱼增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人工促熟、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孵化后取 10万仔鱼进行人工培育试验,经 50d培育,培育出平均全长为40.69mm,平均体重为1.78g的鱼苗3万尾,成活率约33.33%。  相似文献   

6.
六带石斑鱼(Epinephlus sexfasciatus),属鲈形目,石斑鱼属,俗称青斑,是我国台湾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水技站从2006年开始开展六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通过几年来试验与探索,初步掌握了六带石斑鱼人工育苗主要技术及工艺流程,共培育出31~50毫米健康鱼苗48.8万多尾,其中于2008年6月底引进六带石斑鱼受精卵1.0千克,孵出80万尾仔鱼,孵化率80%,经50多天培育并经现场验收,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1毫米幼鱼25万尾,成活率31.3%,引种及人工育苗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泥鳅苗种的工厂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鳅自然繁殖产卵率低,且产出的卵容易被亲鳅吃掉,受精卵的收集也不方便,操作难度大,产卵亲鱼损失较多;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如泥鳅的亲鱼促熟、产卵同步性、受精卵孵化、仔稚鱼全人工培育等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造成目前泥鳅人工育苗出苗率低,不能及时批量提供养殖用泥鳅  相似文献   

8.
选择从钱塘江捕捞的成鱼和人工养殖的成鱼作亲鱼,进行了细体拟鳞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亲鱼在池塘内强化培育至性成熟,在繁殖季节,注射HCG+LHRH-A2+DOM催产激素,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网板附卵孵化,结果共获受精卵78.8万粒,平均受精率78.6%;孵出鱼苗47.9万尾,平均孵化率60.8%.经培育,获体长3.0~4.0 cm的夏花鱼种24.7万尾,平均成活率58.8%.  相似文献   

9.
利用经过简单改造的养虾土池进行点带石斑鱼的人工育苗试验。先在池中建立起稳定的生态系统,然后进行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培育。400万粒受精卵的孵化率为66.3%,培育出全长在2.5cm以上的稚鱼9.63万尾,育苗成活率为3.63%。结果表明:利用室外土池进行点带石斑鱼的生态育苗是可行的,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石斑鱼育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斜带石斑鱼亲鱼周年产卵的观察及仔鱼活力判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5~7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亲鱼的周年产卵、产卵量、卵质以及初孵仔鱼活力的判别进行了观察研究.亲鱼共231尾,雌、雄、性别不明鱼样的数量比例为88:84:59;养殖于面积为4 000 m2,平均水深为2.0 m的土池中;冬季使用温泉加温管控制水温在18~26℃,夏季通过遮阳网控制水温在26~32℃.结果显示:(1)斜带石斑鱼亲鱼每月均可产卵,在水温25~31℃之间产卵量最多.全年产卵天数共为141 d,总产卵量为184 999.6万粒,平均每尾雌鱼的年产卵量为2 102.3万粒,其中,1月中旬到7月下旬是亲鱼的产卵盛期,共产卵108 d,占全年产卵时间的76.6%;产卵166 133.5万粒,占全年产卵量的89.8%.(2)斜带石斑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在初夏的产卵盛期可达80%~90%,其他季节一般在30%~60%.(3)测定了15批受精卵所孵化出仔鱼的存活力指数SAI值为3.98~18.30,SAI值与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呈正相关性;只有SAI值高于6.19的仔鱼才有可能被成功培育成苗.因此,在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水温24~28℃时,选用受精率、孵化率和SAI值较高的受精卵进行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