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者把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文本”,从多模态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构其中各个要素并探究建筑符号编码及解码过程。作者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7)
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多模态视角出发,基于教学实践,从教师,学生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尝试构建一个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0)
本文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从多模态的视角解读一则央视公益广告,简析广告中语言文本的元功能,并结合广告中出现的画面进行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语篇策略,即视觉与文字两种模态互动以强化语篇意义构建,进而影响观众的思维和行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课堂也与往日大不相同。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课堂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变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9)
电影海报是电影的广告,观众阅读海报的过程伴随着对图像、文字、色彩等多种模态分析的过程。本文以《逆世界》(大陆版)海报为例,从图像的再现意义、图像的互动意义和图像的构图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如何与语言共同作用,实现其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6.
潘巍 《中外建筑》2010,(9):114-115
以川沙公园改造项目园林建筑设计为例,探讨了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及环境景观设计,重点阐述园林建筑空间布局与周围环境,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用写意的园林表现手法,营造出园林建筑与环境情景交融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5)
本文以一堂大学英语示范课为语料,具体分析探讨了现代多媒体环境下外语课堂话语中模态的选择、其体裁结构及各模态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协同,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6):79-81
以案例分析法对照研究了若干具有较高传播影响力的城市政务微信之多模态话语结构,发现当前的城市政务微信在多模态话语策略方面存在"音"模态运用不足、"情"模态运用拘谨、"数"模态运用粗糙等问题。政务微信的内容制作者需要加强运用声音、歌曲等"音"模态资源,适当运用表情图片、动图等"情"模态资源,精细化使用统计图等"数"模态资源,以适应当代网民的多模态阅读特征,提升网络执政效能和网络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9)
中国古典建筑一部分孕育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自生成期,经历转折期,迎来全盛期,过渡到成熟期,进入成熟后期,呈现于今人眼前。笔者截取一段时间内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进行描述及论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100-104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英语学习从教材到教学方式均呈现出了不可逆转的多模态趋势,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具有显著的多模态特征,即学习材料的思维性与多样性,学习环境的真实性与丰富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这决定了该课程实施多模态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构建多模态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探寻传统建筑的象征性--以"三孔"的象征文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众所周知,象征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特色。该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实例——“三孔”建筑群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三孔”建筑中的象征文化,进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象征文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王旭  张衔春 《华中建筑》2010,28(8):25-27
工业建筑流派与有机建筑流派作为现代建筑史上两大主要派系,被认为是极富创新意识,且勇于挑战建筑复古思潮的时代先锋。该文以有机建筑与工业建筑对比为突破点,系统的探究两种建筑流派思想根源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指出设计中建筑与环境应呈现互动而融合的关系。通过对比,探寻当今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力图达到设计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依据意境文化传播中主客体交流的规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运用主客观认知结合的原理,通过GPS技术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苏州留园为例,开展景观意象感知热点发掘的实证研究.GPS数据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有不同的感知热点区域,且构成元素与感知行为特征均不同.问卷数据表明,游客感知受4类因素影响:1)经济:2)园林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茶艺变迁中的明代中晚期园林茶寮及其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明代中晚期图文史料,以图文互证的方法,从宋明文献及图画中的饮茶程式变迁出发,结合明代丰富的茶画与茶事文献,梳理了入明后茶寮兴起及与其相应的空间组合图式,并由此归纳了明代以茶寮为基础的新型茶艺活动的园林特征。并由此提炼了专室式、组合式、外联式三类茶寮类型,及其相应的位置经营、功能组合与园林环境的空间图式。证实了园林活动是园林空间形塑的重要动力,并对理解中国园林动态发展历程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园林有着中西合璧的特征和独特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近代园林的保护既要顺应国际保护的潮流,又要根据自身的特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园林保护的现状,以上海近代园林保护实践为例,总结了上海在近代园林保护中取得的成果,归纳了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对近代园林的保护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乐志 《中国园林》2010,26(1):97-100
介绍了GIS视觉分析中的新工具——色谱图及其特征和用途,并以其为研究工具,结合网师园这一案例,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视觉特点,如园林的视觉焦点分布规律、边界改变对于园林可见性的影响等;分析了古典园林的视觉分布规律和可见性之间的关联;总结了可见性对于园林布局的步骤、设计手法及效果等的影响;并且对古典园林的基本单元——庭院理景的类型进行了基于可见性的分析和归类。最后归纳了视觉色谱图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使用局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剑男 《城市建筑》2014,(12):285-285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日趋显著。城市公园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代表着城市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本课题试图从文脉继承角度,提出用现代城市公园延续古典园林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景观意象感知是传播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尚不多见。首先以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园亭为研究样本,遵循意象传播中主客体交流的规律,综合利用游客GPS数据和问卷数据挖掘游客感知热点园亭;然后采用主客观融合的综合赋权方法,对热点园亭的景观意象因子进行权重解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建立园亭景观意象感知评价体系,并探明园亭景观意象感知的形成与传播途径,揭示园亭景观意象感知评价的意义。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体系能够较好量化游客对于园亭景观意象要素的主观认知,其中的意象因子感知权重与游客感知满意度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可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景观意象要素进行精准设计,进而提升游客感知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健康思想与经营理念,其理论与思想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归纳。通过查阅古籍资料、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挖掘与分析古典园林营建中康养思想的生成环境与养生内涵,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探析其在健康思想引导下的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园林建构活动与健康生活。从健康科学含义出发论及知觉、感觉、肌体三大方面,从健康环境决策、健康园景营建、健康园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证,进而获得现代语境中古典园林健康思维的生成机制,并对其在当代健康园林设计中的理论价值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对充实当代健康园林理论,促进以健康中国为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