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年内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发现可能阻碍患者膝关节快速康复的功能障碍。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宣武医院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首次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的243例(256膝)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记录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knee scale, HSS-KS)及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关注膝关节肌力、屈曲畸形、活动度、功能活动、疼痛、僵硬、功能活动困难程度。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其在术前及术后1年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 结果:完成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的病例数为94、60、39。HSS-KS总分术后有降低趋势,活动度及功能评分在术后显著降低,三者术后1至6个月持续增加;肌力评分术后有降低趋势,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僵硬评分术后有降低趋势,术后1个月较术后显著降低,屈曲畸形评分术后显著提高,之后三者改善不明显;WOMAC总分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疼痛评分术后显著降低,活动困难评分术后显著升高,三者术后1—6个月持续降低,所有观察指标在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无显著差异。 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6个月内的功能整体呈改善趋势,术后6—12个月无明显改善。如何更快地改善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和功能活动需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疼痛、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模式干预的康复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3月前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采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MOS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评价康复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12量表中的心理总得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MCS)和生理总得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PCS)无差异(P0.05);术后1、4周时观察组膝关节AROM、SF-12量表中MCS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NRS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1周时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PCS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生理总得分(PCS)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及24周时观察组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SF-12量表中的PCS、MC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后的康复疗效确切,其对改善膝关节功能、患者的心理功能以及缓解疼痛的康复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模式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宋婷 《当代护士》2018,(9):139-141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联合音乐疗法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60例对照组接受多模式镇痛治疗,而60例观察组接受多模式镇痛联合音乐疗法,手术结束后随访1-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康复计划完成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RO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活动时间明显延长,康复计划完成情况更优。结论多模式镇痛联合音乐疗法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计划的有效完成,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已有近40年发展历史,但目前为止仍是一种有争议的手术.本文就单髁置换术患者的选择、手术要点、临床疗效、失败原因,关节镜在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以及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和微创单髁置换术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已有近40年发展历史,但目前为止仍是一种有争议的手术。本文就单髁置换术患者的选择、手术要点、临床疗效、失败原因,关节镜在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以及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和微创单髁置换术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的疼痛、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肌力等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接受TKA的180例患者的随访数据,收集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门诊随访时间及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KS)和西部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重点关注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屈曲畸形、疼痛、僵硬、功能活动困难程度等子项目。结果共42例患者完成了术后3个月的随访,22例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的随访。HSS-KS、WOMAC评分在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内HSS-KS评分逐步提高(P<0.05),WOMAC评分逐步降低(P<0.05)。其中,HSS-KS评分中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伸膝肌力评分在术后减少(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个3月逐步恢复(P<0.05);屈曲畸形评分在术后提高(P<0.05),术后1个月下降(P<0.05),术后3个月有提高趋势(P>0.05)。WOMAC评分中的疼痛评分在术后3个月内持续下降(P<0.05);僵硬评分在术后无改善(P>0.05),术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善(P>0.05);功能活动困难程度在术后增加(P<0.05),之后持续降低(P<0.05)。以上指标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KA后3个月内的功能整体呈改善趋势,术后6个月时,功能仍维持在术后3个月水平。其中屈曲畸形评分在术后1个月有下降趋势,经及时加强康复指导后可再次改善,在术后康复中须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90-4391
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选取我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行骨科康复一体化干预。通过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SF-12量表对患者康复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前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AROM、HSS以及SF-12量表中的P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科康复一体化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单髁置换术后超早期介入康复干预对膝内侧间室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行微创单髁置换术的膝内侧间室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冰敷,术后第1天介入物理因子治疗,于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直腿抬高、卧位膝关节屈伸运动、步行器辅助下步行训练等。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开始冰敷,术后第1天介入物理因子治疗,并超早期进行分阶段系统康复干预,包括膝关节周围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屈膝等长抗阻训练、肌筋膜手法治疗、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本体感觉训练等。于术后当天、术后2周、4周时分别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疼痛VAS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膝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 结果 术后2周、4周时2组患者AKS评分、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后当天明显改善(P<0.05);并且术后4周时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后2周时水平(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术后2周、4周时观察组患者AKS评分[分别为(101.24±9.04)分、(137.79±14.58)分]、膝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及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45±0.83)分、(1.69±0.7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超早期介入规范康复干预,能进一步减轻患膝关节疼痛,促进患膝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恢复,该疗法值得在膝骨关节炎术后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内侧单间室KOA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TKA治疗,观察组接受UKA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 d疼痛评分、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术后6、12、24个月H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度达90度需要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 d疼痛评分观察组[(2. 09±0. 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 10±0. 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屈曲度达90度需要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在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并发症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内侧单间室KOA的治疗中,UKA能取得与TKA相同的治疗效果,且还具有手术创伤小、输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短期康复的作用。方法 40例术前合并轻度贫血的原发性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进行TKA,并应用ERAS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采用髌旁内侧入路进行TKA,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血红蛋白水平、股直肌肌电量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RMS)及日均活动量,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2组术前血红蛋白、VAS评分、RMS及日均活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血红蛋白[(101.68±11.11)g/L]、RMS(50.19±18.83)高于对照组[(94.85±4.18)g/L、39.75±20.40](P<0.05),日均活动量[(68.85±5.03)m]大于对照组[(54.55±4.38)m](P<0.05),VAS评分[(2.65±0.81)分]与对照组[(3.10±0.9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联合ERAS围手术期管理方法有助于纠正合并贫血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贫血,提高活动能力和活动量,对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踝置换术(UKA)及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MIS-TKA)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踝组(42例,UKA)与全膝组(42例,MIS-TK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单踝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直腿抬高时间短于全膝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膝组(P<0.05)。术后1个月,单踝组KSS各项评分均优于全膝组(P<0.05)。术后6个月,单踝组动态步态指数及ROW均高于全膝组(P<0.05),但术后12个月时无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AIMS2-SF评分均升高,但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UKA与MIS-TKA均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术式,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但UKA的创伤及出血少,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50例首次接受TKA手术并定期到关节外科门诊复诊的患者行一般资料问卷及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即AKS(American Knee Score)评分的调查.结果 (1)AKS临床评分优良率为86%,功能评分优良率仅为6%;(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锻炼效果的优劣受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体重、情绪状态和睡眠等因素的影响;(3)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对自己表现满意程度两变量进入临床评分的回归方程(R2=0.5102);拐杖的使用,个人收入,对自己表现满意程度,体重变化变量进入功能评分的回归方程(R2=0.5193).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锻炼知识教育,制订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康复锻炼计划并进行个体指导.  相似文献   

14.
闫冰  黄秋  张丹睿  张燕  王红川 《中国康复》2018,33(2):129-132
目的:探讨为期2周的术前短期家庭康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拟行TKA的30名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康复组(n=15)和对照组(n=15)。术前康复组进行为期2周的家庭康复锻炼后完成单侧TKA,对照组术前无特殊康复锻炼。分别在就诊时、术前1天和术后8周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KS);术后3天评价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术后8周进行就医满意度评定。结果:术前,术前康复组VAS评分较就诊时明显降低(P0.05),术后8周2组VAS评分较就诊时及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术前康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患膝AROM、HSSKS评分在就诊时、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康复组术前及术后8周患膝AROM、HSS-KS评分较就诊时没有明显改善,但术后8周术前康复组患膝AROM、HSS-K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康复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就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为期2周的短期术前家庭康复能够在TKA术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依从性,促进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应用不同角度股四头肌板进行负重训练对患肢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2月本科室收治的36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实验组应用股四头肌板和砂袋进行股四头肌负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第14 d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AKS)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达到直腿抬高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4 d ROM大于对照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达到直腿抬高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应用可调不同角度的股四头肌板进行负重训练,可加快患肢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规范化康复管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成立康复小组,分析TKA术后康复指标优秀率低的原因,建立三级督导体系,完善标准化康复路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TKA术后康复管理模式。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住院首次接受TKA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住院首次接受TKA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康复管理。通过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AKS)评分观察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康复指标情况,同时以问卷法调查患者对康复满意度及医生对康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膝活动度、疼痛、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总分、患者对康复满意度及医生对康复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稳定性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TKA患者康复锻炼的规范化管理与质量控制,可较大限度提高患者肢体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合理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12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各60例。人性化康复护理组的老年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肌肉和关节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则只采用一般护理。结果人性化康复护理组的老年患者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HS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肌力评分、活动度评分、屈膝畸形评分、满意度评分均大于常规护理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合理人性化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膝关节的预后情况,恢复滑膜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4,8,12,24,48,72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12±0.13),(2.35±0.92),(2.42±1.23),(1.92±0.17),(1.65±1.17),(1.73±0.63)分;对照组分别为(4.80±0.30),(6.12±1.65),(7.42±2.09),(3.70±0.22),(3.80±1.67),(3.48±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2,13.77,14.73,14.09,8.23,7.69;P<0.01).术后干预组患者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屈膝活动达90.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50±1.90)比(24.73±3.04)h,(3.27±0.73)比(4.10±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24,5.75;P<0.01).干预组出院时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106.46±11.65)比(98.60±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干预组的出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63.25,P<0.01).结论 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