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APDL语言对联轴节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接触对建立了外套、内套与轴之间的关系,通过ANSYS软件得出了安装完毕后各部件的应力分布云图,找到了外套与内套的危险区域,得出了外套内表面、内套内外表面的径向应力沿轴线的分布曲线,通过对内套与轴的接触强度曲线的分布曲线分析,说明了联轴节连接的可靠性。在安装建模的基础上,对联轴节受扭矩时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MPC点施加扭矩,得出了联轴节整体应力云图,再次对内套与轴的接触强度进行分析,说明了传递扭矩的可靠性,为联轴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其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印刷工业趋于高速化的今天,业内的竞争加剧,印刷成本逐步上升,以致印刷业者的利润不同程度下降。因此,提高印刷速度和单位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印刷业必选的途径之一。通过对折页机主传动轴以及联轴节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限制折页机速度提高的技术瓶颈。通过分析、改进、试车试验后表明,改进后的主传动轴与联轴节能够满足折页机高速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传统联轴节的性能,研究了伺服电动机与液压泵之间联轴节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经实际应用具有良好性能的用于伺服电动机驱动液压泵的刚性高速联轴节。  相似文献   

4.
根据RCCR空间联轴节受力特点,将杆件的受力简化成悬臂梁,计算出杆件端部的最大弯曲正应力,给出杆件不发生弯曲破坏的强度条件和杆件直径设计公式;根据杆件与转盘配合孔的接触应力,给出不发生挤压破坏的强度条件和配合孔长度的计算公式;并对RCCR空间联轴节进行了传动效率分析与计算,对提高传动效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无心磨削具有较高的工件支承刚性,除可用于批量加工单纯圆柱形工件外,还能磨削阶梯轴、外国有局部缺口或存在不平衡量等形状复杂的工件。但在磨创这几类工件晚因受工件形状、重量以及不平衡量的影响,其加工精度帼度质疑要低于磨削单纯圆柱形的工件。关于外国有局部缺口工件的无心磨削、轻型工件的无心贯穿磨创、阶梯轴的重负荷无心磨削、以及对工件外圆和凸缘同时进行无心磨削的研究,都已有专题论文介绍,但有关无心磨动存在不平衡工件的论述多为一般性的,至于专题研究不平衡量对无心磨削精度的影响则更为罕见。所谓存在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推力偏心齿轮联轴节润滑与密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力偏心齿轮联轴节是为潜油螺杆泵专门设计的,由于对其有特殊的工况要求,润滑与密封的方法就非同于常规。经过长期反复的试验,本文从联轴节的结构设计、关键零件材料选择、润滑介质的确定和补充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详细讨论并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机械传动》2015,(9):1-6
为了分析鼓形齿联轴节存在轴间倾角情况时,内外齿的啮合特点以及产生的附加力矩,采用几何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齿面最小周向间隙作为内外齿接触条件,分析不同轴间倾角时内外齿接触对的接触点位置和齿面间隙;根据赫兹接触理论计算齿面接触点渗透量和接触力,从而计算联轴节的附加力矩。结果表明:轴间倾角存在使得内外齿啮合沿周向呈现不均匀分布,轴间倾角和齿面鼓度半径越大,其变化幅度越明显。当扭转力矩为额定转矩4 000 N·m,轴间倾角为1.1°,相对齿面接触力系数为3.3;接触齿对数大约占齿数的2/3。且扭转力矩越大,轴间倾角越小,接触的齿对数会逐渐增加直至全部接触。齿面接触点位置的偏移引起附加力矩使得联轴节产生绕垂直于轴线方向的转动趋势,计算条件下附加力矩约占扭转力矩的6%~15%,且随轴间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李相和 《机械制造》1998,36(10):35-35
这种可移式联轴节比之常规的十字滑块联轴节,具有结构新型、功能齐全、制造简易、经久耐用等特点,是传统设计的突破。 该联轴节主要由半联轴节2、7,联节块6,轴头销3,轴承5等零件组成,见附图。半联轴节通过键10分别装在主动轴1和从动轴8上。半联轴节上各装有两只同规格轴承5(两轴承的中心在同一中心线上,并通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的十字滑块联轴节进行了革新,革新后的凹凸式滑块联轴节具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
保险联轴节     
基辅工学院研制出运转精度很高的保险联轴节,如图所示. 借助环3,在内半联轴器1的纵向槽里固定着按直径D卷成筒形的螺旋弹簧4。外半联轴器2有固定小球9的径向孔,以防止半联轴器内自由安装的薄壁杯形物6和外套8使小球脱落。外套  相似文献   

11.
质量平衡原理在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的机械臂设计对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运用质量平衡原理,利用关节驱动电机自身的质量对自行研制的YJP-1型双臂冗余度机器人的操作臂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对减小机械臂动力系统的耦合惯量影响,减轻驱动电机负载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飞行物体质量特性测量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平台的飞行特体质量特性测量系统,系统测量飞行物体的质量,不平衡量,转动惯量,轴线直线度误差等质量特性参数,介绍了系统构成和测量原理,详细地讨论了动平衡测量子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系统具有功能完备,高精度,高效率,人机友好等优点,已在生产现场使用,尤其适用于导弹弹头等航天类飞行物体的质量特性测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三轴测试台的动不平衡因素,得出测试台存在周期扰动力矩。该周期扰动力矩主要是由加速度力矩、哥氏耦合力矩、离心耦合力矩组成,与测试台三轴的转动惯量、位置角和转动速度有关,影响测试台的定位精度和速率精度。为抑制三轴测试台动不平衡引起的不确定性频率周期性扰动力矩,提出一种用于消除带有的周期性扰动的自适应有限维重复控制。采用自适应算法在线辨识扰动频率,并调整有限维重复控制器参数消除该扰动,用平均方法证明算法的收敛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该算法可以通过调整自适应多周期有限维重复控制器的结构来消除不同频率的多个周期的扰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抑制三轴测试台动不平衡引起的周期性扰动,提高测试台系统的定置精度和速率精度。  相似文献   

14.
The dynamic balance quality of a rotating objec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for motion. The azimuth of the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is a major sign of dynamic balance. A usual method is measuring moment of inertia matrix relative to some base coordinates on a rotary inertia machine so as to calculate the azimuth of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By using the measured unbalance results on the two trimmed planes on a vertical hard bearing double-plane dynamic balancing machine, the dimension and direction of couple unbalance can be found. An azimuth angle formula for the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is derived and is solved by using unbalance quantities.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is proved rational and effective and has a fine precision.  相似文献   

15.
邵帅 《光学精密工程》2009,17(3):493-498
通过对高功率激光发射系统中,从激光器到发射系统的强激光通道内光束传输质量的分析,发现了影响光束传输精度的原因。设计了一种新型两维快速控制水冷反射镜装置,解决了强激光传输方向的精确实时控制和校正光束整体倾斜方向的问题,实现了减小镜面热畸变提高光束质量的功能。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两维快速控制水冷反射镜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质量轻、转动惯量小、行程小、谐振频率高、响应速度快、动态滞后误差小等优点。此装置设计合理,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破碎机动力学参数设计包含机构平衡重、拉杆弹簧计算载荷、飞轮转动惯量等动力学参数的优化设计,是破碎机设计极其重要的内容.破碎机在运转过程中,其偏心轴、动颚、肘板等运动件都具有一定的加速度,会产生很大的惯性力而且大小、方向呈周期性变化.这些惯性力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动载荷,是破碎机零件磨损、机器振动的主要原因.破碎机动力学参数优化设计就是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最优的平衡条件,使机构总的惯性力平衡,其根本目的就是减小运动件的惯性力引起的附加动载,消除其有害影响,以确保破碎机运转稳定、可靠,降低机器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效率.以国内广为生产、使用的PE600×900破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的优化功能,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建立一系列运动方程和力学模型之基础上,采用最优动力平衡法,在MATLAB环境下对破碎机机构平衡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机构平衡重及其方向角的最佳值,使随机构位置而变化的振动力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三缸发动机平衡轴系统中配有配重块和减振橡胶环的平衡减振齿轮是影响系统平衡性能的关键零件,为便于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控制平衡减振齿轮质量、转动惯量、不平衡量等平衡指标的变化,使其达到加工质量要求,介绍了平衡减振齿轮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平衡减振齿轮增重组件、减重组件及橡胶组件等结构的平衡指标通用计算模型;通过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方法确定了平衡减振齿轮平衡指标关键影响因素,为后期零件设计、制造、结构优化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温度对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的影响,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天平校准技术为着力点,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确立热力耦合加载矩阵,基于六自由度校准系统及构建的温度环境对一台六分量风洞应变天平实施热力耦合加载,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包含温度、力、力矩参数的天平公式,最后利用验证载荷检验天平公式的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温度及力/力矩载荷作用下,天平各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优于0.3%;天平公式能准确表征天平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能够用于评定及修正温度对天平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越野车辆座椅刚度提升问题,提出了利用并联机构作为座椅悬架主体结构的方案。为保证悬架装置具有高精度位姿和高刚度结构,对链间耦合与固有频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能量法、虚功原理和扰动理论,可以获得机构的广义质量和广义刚度矩阵;其次,弹性耦合和惯性耦合是基于以上两个广义矩阵而定义的两个指标来测量并联机构的耦合程度,通过Cholesky分解法获得机构的固有频率;然后,为了获得较小的弹性耦合、惯性耦合和较大的固有频率,以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函数来优化悬架装置的结构参数;最终,对优化结果综合分析,获得最优结构参数用于改进装置结构。  相似文献   

20.
In previous work we showed that the kinetostatic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in computing the increase in value of the spring constants of an AFM free (with or without added mass) and supported rectangular cantilever for higher mode oscillations relative to their values for natural vibration. We have considered in all previous cases that added mass is a concentrated one. However, the additional mass may be an extended one 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a V-shaped cantilever.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ituent beam’s (leg’s) mutual skew and the altered position of the nodal points in the case when the attached extended triangular (trapezoid) mass of the V-shaped cantilever has a significant moment of rotational inertia and a center of this mass gravity located beyond the constituent beam end. We show that considering these effects in using the kinetostatic model yields results for the ratios of the spring constants at higher modes of oscillation and their values at the first frequency natural vibration for a V-shaped cantilever which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rmomechanical noise amplitudes obtained by other researchers. This should prove helpful for the proper calibration of V-shaped cantilevers whose application with higher modes oscillation provides increased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