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着重安全技术保障,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之弊端,综合考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控制的各种要素,构建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集成控制模式。文章详细分析了该集成控制模式各要素,并根据各要素间的互异性、互补性,论述了各要素在集成控制模式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助力控制模式的控制器设计。在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控制,提出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助力控制模式;应用TruckSim和Simulink建立EPS联合仿真模型;采用常用的操纵稳定性开环和闭环两种评价方法进行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仿真对比试验,研究模糊PID助力控制模式对EPS性能及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开环评价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的助力性能较好,但操纵稳定性略差一些。闭环对比试验表明:EPS助力控制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转向系转向轻便性,模糊PID控制器作用下的操纵性和汽车行驶安全性较好。认为模糊PID控制器下的助力控制模式助力性能好于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更适合EPS助力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聚合物微结构超声波压印成形中工艺窗口窄、可控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能量控制模式控制超声波能量,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片为被成形材料,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能量控制模式与时间控制模式对基片成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能量控制模式下,当热辅助温度65℃,超声压力400 N,超声振幅11.4μm,超声能量为700~1 000 J时,均能获得92%以上的深度复制率.通过测量热影响区聚合物在超声波作用下的温升曲线知,在相似工艺参数下,能量控制模式下聚合物的温度峰值低,处于成形区的时间长,因此该控制模式下工艺窗口宽、可控性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间歇冻结模式土体冻胀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冻胀敏感性粉质粘土,进行了连续冻结、全间歇冻结、后间歇冻结模式下的冻胀试验,得出了土体冻胀量、冻结锋面、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冻结模式与冻胀控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连续冻结模式相比,全间歇冻结、后间歇冻结模式下的冻胀量分别减少了14.4%、43.6%.不同变温起始时间对冻土冻胀控制效果不同,后间歇冻结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冻胀量的发展.后间歇冻结模式下,土体内已冻区的温度梯度小,是造成后间歇冻结模式下土体冻胀量小于全间歇冻结模式下土体冻胀量的主要原因,可以考虑通过减小冻胀量快速增长阶段曲线的斜率更有效地进行冻胀控制.  相似文献   

5.
简介地铁环境控制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屏蔽门模式环境控制的特性及负荷模拟计算,对三种地铁环境控制模式进行经济分析比较,分析表明屏蔽门模式经济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PID控制器实现定速模式、模糊控制器实现跟车模式的自动巡航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使用不同的控制器控制两种巡航模式,保留了两种控制器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下降,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汽车纵向动力学、发动机和控制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地下岩土蓄能过程控制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均置模式、内聚模式、间歇模式和热屏模式等四种典型模式的温变特性和温度场变化特征实验研究,对其传热特性和蓄能效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温度场形态重整控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源负荷调控,分析蓄能体能位温度变化、分布规律、时间特性和蓄能效能等。建立了温度场形态主动控制新理念,并提出了热屏概念,为实现地下蓄能最佳效率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理论上找到喷水推进推力、喷口截面积、推进泵特性曲线的关系,使得通过泵控模式与阀控模式控制喷水推进推力得到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喷水推进器效率,促进喷水推进技术发展.方法 根据动量定理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通过对喷水推进的稳态机理进行数学推导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泵控与阀控两种泵喷推进控制方式.结果 在特定泵曲线情况下,阀控模式下喷口直径为12 mm时得到最大推力80N;泵控模式下若要得到阀控模式最大推力80N,喷水泵转速应达到1 500 r/min.在理论上进行分析与仿真,验证了其理论可行性,并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结论 通过控制喷水推进系统的泵工作状态与控制管道喷口阀理论上均可实现喷水推进推力控制,即泵控模式与阀控模式均可实现喷水推进控制.  相似文献   

9.
间歇冻结控制人工冻土冻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体冻胀容易引起地表产生不均匀变形,因此控制冻胀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人工冻结技术的重要课题.通过试验比较了人工冻土在连续冻结模式、控制时间的间歇冻结模式和控制深度的间歇冻结模式下,土体冻胀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冻胀控制与冻结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连续冻结和控制时间的试验相比,在冻结锋面趋于稳定和温度梯度趋于恒定前,采用控制冻深的间歇冻结模式能够有效地抑制人工冻土冻胀的发展,冻胀量仅为连续冻结模式的19.8%;不同的变温起始时间对冻土冻胀控制的效果不同,在冻结过程刚刚进入拟稳定阶段时,迅速改变冷端温度,将使土样内的温度场不能达到稳定状态,从而推迟起始冻胀的时间,抑制冻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Q-学习算法的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模式的在线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Q-学习算法实现了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模式的在线选择。首先,采用Q-学习算法训练多智能体,根据多智能体内部的推理得到不同交通状态下的最优协同模式,最终实现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模式的在线选择与转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Q-学习算法的协同模式选择方法在一般交通拥挤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协同控制效果,对比离线式模式选择方法更能适应交通状态的不断变化,从而达到有效避免严重交通拥堵、改善路网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