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发了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再生催化剂的理化必需这到国外技术的水平,再生的ICR系列催化剂在胜利炼油厂的加氢裂化装置上进行了8个多月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良好,产品分布和产品质量满足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锦西炼油化工总厂润滑油加氢补充精制装置3673催化剂器内再生的过程以及再生后催化剂的评价和使用情况做了介绍。工业应用表明3673催化剂再生后的活性和选择性稳定,能满足生产要求,产品质量符合标准,3673催化剂再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厂60×10^4t/a加氢裂化装置使用美国标准公司加氢裂化系列催化剂,2007年大修进行了催化剂再生,再生后装置一次开车成功。通过与开工初期和末期进行操作条件、产品分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对比,可认为本次再生催化剂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加氢裂化装置使用的DHC-39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由温州市瑞博催化剂有限公司进行了器外再生。使用再生后的催化剂装置运行情况良好,床层平均反应温度为394.2℃;平均液收达到96.7%;目的产品的收率为72.34%;连续运行352天,床层平均温升系数仅为0.026℃/d,各产品质量稳定。数据表明,经过国内器外再生的催化剂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再生剂,说明该催化剂的首次国内器外再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S-12催化剂首次器外再生后,进行工业装置应用,表明S-12催化剂用于重整预加氢精制,其各项催化剂性能均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氢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和机理,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的机理和分类,国内外新型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加氢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影响再生效果的因素,以及工业装置催化剂再生时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7.
立式移动床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开发的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技术。该技术采用立式薄层移动床再生器,待生催化剂由上部进入薄层再生器,靠自身重力由上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分段进行再生,在同一再生器内一次通过各段即可实现完全再生。该技术具有工艺、设备简单,床层温度分布均匀,再生过程易于控制,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再生催化剂硫含量低于0.5%,碳含量低于0.3%,活性恢复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8.
甲烷无氧芳构化研究进展及其工业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最近20多年来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的制备、积炭失活和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分析了催化剂再生过程的工程化问题及反应器型式;还根据甲烷芳构化技术产业化的需要,分析了甲烷芳构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蒋衍钢 《胜炼科技》2003,25(4):34-39
对比精制催化剂的器外再生效果。说明目前催化剂器外再生技术。可以替代器内再生技术。为同类装置提供了精制催化剂器外再生预处理经验。并从侧面介绍了催化剂FH-98在本装置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D,XPS技术,配合比表面、孔结构测定和催化微反技术,研究了天然气和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剂失活机制和再生条件。发现催化剂失活主要是由于活性中心Ni0聚集并形成晶相,因而降低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其次是由于部分活性中心形成难还原的NiA12O4物种和催化剂比表面降低。找到了一种催化剂再生的最佳条件,通过使用晶相分散剂B可以使催化剂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器外再生催化剂HC -K在加氢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通过与新鲜催化剂、国外再生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应用的对比 ,对国内器外再生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国内器外再生催化剂HC -K具有良好的脱硫、脱氮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且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润滑油高压加氢催化剂经再生后,与新鲜催化剂相比,活性下降,为充分利用该催化剂,在实验室开展了中低压下替换工业润滑油中压加氢处理和加氢脱酸催化剂的实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可满足中压加氢处理和加氢脱酸工艺的要求,提高了再生催化剂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为其它炼油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1.8 Mt/a汽油加氢装置采用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PHG)成套技术,在加工负荷为100%,催化汽油原料含硫量为81.4 μg/g,轻重汽油质量比为34∶66,使用预加氢器外再生催化剂(简称再生剂)PHG-131、加氢脱硫器外再生剂PHG-111、加氢后处理器外再生剂PHG-151的条件下,对该装置进行了48 h标定,对比了新鲜催化剂(简称新鲜剂)、待生催化剂、再生剂的物化性质,并考察了调和汽油产品的性质。结果表明:PHG-131,PHG-111,PHG-151再生剂的脱碳率依次为95.24%,97.56%,96.12%,脱硫率依次为53.11%,69.04%,73.95%,其均满足质量指标要求;装填数据显示,再生剂装填堆积比比新鲜剂高;PHG-131再生剂选择性比新鲜剂低,PHG-111再生剂脱硫率为94.7%,烯烃损失仅减少4.2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损失1.7个单位,满足生产要求;与催化汽油原料相比,调和汽油产品含硫量降低70.5 μg/g,含硫醇硫量降低11.0 μg/g以上,RON损失1.1个单位,汽油诱导期延长310 min;装置能耗为745 MJ/t。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失活KF-848催化剂在江苏科创石化有限公司器外再生和再生催化剂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工业应用情况。中型装置评价试验和工业运转结果表明,再生活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芳烃加氢活性,活性恢复率可达到95%以上。再生-活化后的KF-848催化剂在工业装置的应用表明,再生剂使用性能与停工前、新剂相比,反应器平均温度降低7~10℃,反应器压差有所改善,精制油氮质量分数<10 mg/g,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叙述再生催化剂冷却新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的作用,降低再生剂温度可提高反应剂油比进而达到优化产品的目的。通过反应再生热平衡的模拟计算,着重分析了再生剂冷却技术对反应再生的不同型式的适应性,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on the deactivated catalyst and the regenerated catalyst for the 70 kt/a cyclohexanone ammonoximation commercial test unit had revealed that addition of a proper amount of silicon additive could suppress the solubilization-induced loss of silicon in catalyst while providing protection to the catalyst. Compared to the direct calcination method for catalyst regeneration, adoption of the regeneration method through pretreatment-calcination of catalyst c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o the restoration of catalyst channels and enhanc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generated catalyst, which could be repeatedly regenerated and utilized. The outcome of commercial scale testing of the catalyst had indicated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regenerated catalyst,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four times,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cost of cyclohexanone-oxime in big chunks.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合成 2 ,6二甲基苯酚催化剂的再生条件 ,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表面处理及不同气体等因素对催化剂再生的影响 ,测定了新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和再生催化剂的比表面、孔体积和碳含量 ,评定了再生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失活催化剂的碳含量较高 ,经过再生后催化剂的碳含量有所下降 ,催化活性有较大改善 ,再生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再生HC-K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实验评价,证明再生HC-K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精制功能和部分裂化功能,同时介绍了HC-K催化剂在镇海炼化公司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实现了减压蜡油加氢精制和减压蜡油部分裂化2种生产工况的切换操作。  相似文献   

19.
重叠式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的优化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延安炼油实业集团公司0.8 Mt/a重叠式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特点和优化运行经验。装置主风与催化剂在两个再生器之间逆流接触,增加了预提升段的长度,采用了提升管上部急冷技术,并在提升管上设有上下两组进料喷嘴。该装置的独特设计为操作者根据具体的原料性质选择合适的剂油比、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不断优化反应再生部分的工艺参数,即合理分配第一、二再生器主风风量,控制再生温度,优化油剂接触,根据原料性质灵活选择不同的进料方式、剂油比以及加强再生催化剂的脱气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地提高了液体收率,而主风、催化剂等的消耗降到最低,同时也指出了今后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